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667)

作品数:1 被引量:4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志强关宝树何本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岩体
  • 1篇隧道
  • 1篇隧道围岩
  • 1篇隧道围岩稳定...
  • 1篇隧道稳定
  • 1篇隧道稳定性
  • 1篇围岩
  • 1篇围岩稳定
  • 1篇围岩稳定性
  • 1篇节理
  • 1篇节理岩体
  • 1篇UDEC

机构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何本国
  • 1篇关宝树
  • 1篇张志强

传媒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被引量:45
2012年
隧道围岩失稳模式和稳定性判据一直是工程界争论的焦点,迄今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常以洞周位移或塑性区经验值作为稳定性判定指标。洞周位移受围岩弹模、隧道形状等因素影响,而且不同部位变形值差异很大,很难找到统一标准;以塑性区作为稳定性判据优于以位移作为判据,围岩塑性化反映连续介质宏观塑性流动力学动态,而不能用于量化判定由优势结构面控制节理岩体破坏的隧道稳定性。文章结合细观节理形态和变化,通过UDEC离散元程序,研究节理岩体隧道失稳模式及量化的稳定性判定指标,探讨了细观结构机制和宏观力学行为关系。结果表明:(1)结构面极大地削弱岩体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对于隧道稳定性起着关键控制性作用;(2)节理岩体隧道扰动区可划分为脱落区、张开区和剪切滑移区,其中脱落区表征围岩失稳模式,张开区围岩处于脱落临界状态,即塌方潜在区域;(3)剪切滑移区是诱发围岩发生渐进性破坏主因,提出将剪切滑移区作为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判定指标具有严格力学依据,可以定量化评价围岩稳定程度。最后,以在建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为例,对比了锚杆支护前后力学效应,验证了以剪切滑移区作为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判定指标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现实性。
张志强何本国关宝树
关键词: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UDE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