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4067)

作品数:9 被引量:143H指数:6
相关作者:康建荣胡晋山韩奎峰何宗宜张庆利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沉陷
  • 5篇开采沉陷
  • 3篇土地复垦
  • 3篇复垦
  • 3篇概率积分
  • 3篇概率积分法
  • 2篇开采沉陷预计
  • 2篇基于GIS
  • 2篇沉陷预计
  • 1篇地表塌陷
  • 1篇地表移动
  • 1篇地表移动变形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预测
  • 1篇实测数据
  • 1篇数据挖掘
  • 1篇数据挖掘技术

机构

  • 6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8篇康建荣
  • 4篇胡晋山
  • 3篇韩奎峰
  • 2篇何宗宜
  • 1篇渠立权
  • 1篇刘鹏程
  • 1篇陈洁
  • 1篇王文福
  • 1篇张庆利

传媒

  • 2篇金属矿山
  • 2篇测绘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山区地下开采坡体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预报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3
2009年
山区地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情况十分复杂,采动坡体的稳定性不仅跟地质采矿条件及覆盖岩性质有关,还跟采动程度、地形地貌、坡体形态、岩(土)性质、浅层构造等因素有关,因而,山区采动坡体稳定性的预测难度很大。本文在分析山区采动滑坡诱因、现有的山区采动坡体监测技术及坡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GIS的山区采动滑坡预报系统,从而实现矿区绿色开采及灾害及早防治。
胡晋山何宗宜康建荣袁西亚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滑坡预报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随着数字矿山的不断深入与开展,矿区的历史与现实数据量会越积累越多,数据处理会越困难。如何及时有效地分析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从这些数据背后挖掘出隐藏着的重要信息,为矿区的安全生产起到决策与支持作用,数据挖掘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就是在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矿区错综复杂的大量数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矿山作了探讨。
胡晋山何宗宜康建荣刘鹏程
关键词:空间数据挖掘数字矿山灾害预测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2
2010年
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给地面造成很大的损害,不仅破坏了大量耕地,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进程,给矿区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GIS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对矿区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复垦规划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ArcGIS Engine的基础上,实现了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开发,并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胡晋山康建荣王文福
关键词:组件GISARCGISENGINE开采沉陷土地复垦
山区采动裂缝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9
2008年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地表产生采动裂缝的4个阶段及其形成过程机制,揭示采动裂缝对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1)地表采动裂缝使得地表下沉呈现出非连续性移动特性,并在凹形地貌部位,地表下沉值减小;在凸形地貌部位,地表下沉值增大。(2)采动裂缝会使山区地表沿坡体下坡方向的水平移动值增大,增大的量值与坡体形态及与采空区相对位置、表土层特性有关。(3)采动裂缝的产生会改变水平变形的性质:在拉伸变形区域出现拉伸变形值减小或转变为压缩变形值;或在压缩变形区域出现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值减小情形,并且会使拉伸变形区域的拉伸变形值增大,压缩变形区域的压缩变形值增大。
康建荣
关键词:采矿工程沉陷地表移动变形
厚冲积层矿区概率积分法预计修正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淮南新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为基础,揭示了概率积分法在厚冲积层矿区应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的修正方法,并求得修正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经实例验证该修正模型克服了边界拟合差的缺点,使误差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概率积分法在厚冲积层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的准确率。
韩奎峰康建荣
关键词:厚冲积层开采沉陷实测数据概率积分法
基于DEM空间分析的矿区塌陷地动态复垦辅助设计被引量:5
2008年
首先运用开采沉陷预计和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生成描述塌陷区的一系列DEM(数字高程模型),然后运用DEM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塌陷区在不同时间段的土地破坏类型、范围和位置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动态土地复垦方案的辅助设计,满足了动态土地复垦方案设计的需要,更好地贯彻了新土地管理法的"占补平衡"的精神。
韩奎峰康建荣
关键词:概率积分法开采沉陷预计DEM
基于GIS的矿区地表塌陷预计及规划治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GIS技术的发展为矿区开采沉陷计算可视化及矿区土地复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阐述基于ArcObjects组件的矿区采动而引起地表沉陷的可视化及矿区规划系统的开发,并在实践中验证软件的可行性,从而为矿业部门提供开采沉陷预计及矿区规划治理方案,为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胡晋山康建荣吴志强刘向阳
关键词:GIS开采沉陷环境治理土地复垦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被引量:30
2013年
运用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利用江苏省各市2000—2011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从业人员增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江苏省各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空间分异现象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在2000—2011年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不能盲目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对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渠立权张庆利陈洁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动态矿区DEM生成方法及其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首先根据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提出"动态土地复垦"的概念,并确定了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制定的数据基础——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应该包含煤矿生产对地表的累积影响结果数据和地表的原始地形信息,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可以提供前者,地面测量可以提供后者,经过数据处理可以按时间间隔生成描述塌陷区的一系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准动态),然后运用DEM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塌陷区在不同时间段的土地破坏类型、范围和位置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决策数据的提取,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
韩奎峰康建荣
关键词:概率积分法开采沉陷预计数字高程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