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30)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胡晋红李超周曙金海蓉薛潇春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第82医院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姜黄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活化受...
  • 2篇低分子
  • 2篇炎症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受体
  • 2篇瘢痕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活化
  • 2篇活化受体
  • 2篇成纤维细胞
  • 2篇成纤维细胞凋...
  • 1篇氮酮
  • 1篇低分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2...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8篇胡晋红
  • 4篇李超
  • 3篇金海蓉
  • 3篇周曙
  • 2篇薛潇春
  • 1篇阳凌燕
  • 1篇李红
  • 1篇刘芳
  • 1篇何秀芝
  • 1篇王绪国
  • 1篇田芳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Journa...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1通路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免疫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小鼠免疫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的作用。方法:1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小鼠涂抹咪喹莫特乳膏以诱导银屑病。造模成功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脾脏与外周血免疫细胞中PD-1与PD-L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脾脏明显增大。在增加的脾脏细胞中,PD-1与PD-L1表达均增加,且与银屑病相关的辅助性T细胞中PD-1,及树突状细胞(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PD-L1的表达均上调。在外周血中,PD-1与PD-L1总的表达也均增加。DC中PD-L1的表达上调,但是辅助性T细胞中PD-1及pDC中PD-L1的表达均下调。结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中PD-1及pDC中PD-L1表达的下调,可能引起银屑病小鼠免疫细胞的失衡,从而导致或加重银屑病。
薛潇春刘芳胡晋红
关键词:银屑病免疫细胞炎症
姜黄素在皮肤外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属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显著抗炎、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抗凝、抗感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其一直作为草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病、糖尿病病足、咳嗽和鼻窦炎。姜黄素还被证明有显著地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它可以作用于伤口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从而加速愈合。
周曙金海蓉胡晋红
关键词:姜黄素伤口愈合皮肤自由基抗氧化
姜黄素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10、20、40μmol/L姜黄素(对照组0μmol/L)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24 h,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姜黄素浓度增加而上升(P<0.05);Annexin V-FITC/PI双标法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凋亡率随姜黄素浓度增加而上升(P<0.05);经姜黄素作用,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随姜黄素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Bax/Bcl-2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升高Caspase-9、Caspase-3活性有关。
周曙田芳金海蓉王绪国李超胡晋红
关键词:姜黄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AXCASPASE-9CASPASE-3
姜黄素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以期为姜黄素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Bs)作为工具细胞,分别通过MTT细胞毒性试验、细胞生长曲线和蛋白印记法分析姜黄素对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姜黄素能够抑制HSFBs细胞的增殖而姜黄素对NSFBs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在姜黄素处理后NSFBs细胞p-JNK蛋白表达上调,使用JNK抑制剂后,能阻断JNK蛋白的磷酸化,并且降低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姜黄素能够选择性的抑制HSFBs细胞的增殖,或可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
周曙何秀芝薛潇春阳凌燕胡晋红
关键词:姜黄素细胞增殖细胞凋亡C-JUN氨基末端激酶
以蛋白酶活化受体2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是蛋白酶活化受体的成员之一,分布在许多组织和细胞中(如皮肤、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胰腺等),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形成(如机械性疼痛、哮喘、胰腺癌疼痛、炎症和瘙痒等)。调节PAR2活性的相关药物研究有助于发现PAR2在疾病机制中的作用,研发出新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PAR2激动剂、拮抗剂及pepducin的研究进展。
李超胡晋红
关键词:激动剂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26研究进展
2018年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6最初被认为由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17产生。最近的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也产生IL-26。研究显示,IL-26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靶细胞的IL-10R2/IL-20R1受体复合物上,产生特定的胞内信号。除此以外,IL-26还可直接杀灭胞外细菌,并能与死亡细菌DNA或死亡细胞DNA片段结合形成IL-26-DNA复合物,激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分泌Ⅰ型干扰素IFN-α,在宿主防御和慢性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IL-26的结构、来源、受体和功能等进行综述。
薛潇春胡晋红
关键词:TH17细胞慢性炎症性疾病宿主防御细菌
低分子肝素凝胶处方优化及对瘙痒模型小鼠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凝胶处方,并观察其对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激动剂SLIGRL-NH2引起小鼠瘙痒的作用。方法:选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LMWH凝胶处方。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乳膏组和LMWH凝胶组,每组8只。分别在脱毛部位给予空白凝胶、空白凝胶、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和LMWH凝胶各0.1g,2次/d×3d。最后一次给药后2h,除对照组小鼠用药局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3组小鼠皮内注射PAR-2激动剂SLIGRL-NH2。观察皮内注射后30min内小鼠的搔抓次数。结果:最佳处方是LMWH 3%、月桂氮酮5%、卡波姆1.5%。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小鼠搔抓次数比模型组小鼠显著减少(P<0.05);LMWH凝胶组小鼠搔抓次数比模型组和地塞米松乳胶组小鼠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LMWH凝胶能减轻PAR-2激动剂SLIGRL-NH2引起的瘙痒,其作用可能优于地塞米松乳膏。
李超金海蓉胡晋红
关键词:处方优化透皮吸收瘙痒
在体微透析技术研究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凝胶经皮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考察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凝胶经皮给药后大鼠皮肤和血液中低分子量肝素含量,评价其透皮药动学特征。方法SD大鼠腹部脱毛后经皮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凝胶,应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比色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低分子量肝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通过剪尾取血和Coatest Heparin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液中低分子量肝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低分子量肝素凝胶经皮给药后,大鼠皮肤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270 min、皮下最大药物浓度(cmax)是(4.40±0.54)IU·m L-1、t1/2为(137.04±87.98)min、AUC0-t为(911.76±330.69)IU·m L-1·min-1、MRT0-t为(322.67±40.94)min;大鼠血液内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540 min、血液内最大药物浓度(cmax)是(2.23±0.40)IU·m L-1、t1/2为(294.99±183.74)min、AUC0-t为(110.59±212.41)IU·m L-1·min、MRT0-t为(422.48±52.96)min。结论在体微透析技术结合比色法可用于低分子量肝素凝胶透皮吸收药动学特征,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低分子量肝素凝胶经皮给药后具有缓慢透皮、浓度稳定的特点。
李超胡晋红
关键词:经皮给药微透析药代动力学
银屑病相关基因动物模型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银屑病是一种受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和多种环境因素诱导所产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为了阐明银屑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开展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关键。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构建各种银屑病相关的基因动物模型成为热点。本文就现存的银屑病致病相关基因的动物模型产生银屑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李红胡晋红
关键词:银屑病动物模型转基因
Comparison in vitro permeation of curcumin from topical gel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2013年
Objective: To find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of topical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curcumin. Methods: We prepared curcumin carbopol(CRB) 974P and 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 ge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menthol or Azone as permeation enhancers. In this study, negative mod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nd a triple quadruple LC/MS/MS instrument operated in multiple reaction mode was used for curcumin detection. The assay was linear over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 ng/mL to 400 ng/mL for curcumin(average R2= 0.997 2). Excised nude mouse dorsal side skin was used in an in vitro skin permeation study performed using the method of Franz. Resul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topical gel formulations we developed were free from skin irritation. The percutaneous flux and enhancement ratio of curcumin across nude mouse epidermis were enhanced markedly by the addition of menthol or Azone to both types of gel formulations. We found that the HPC gels containing quantities of Azone showed an enhanced permeation effect as compared to gels containing menthol. In the case of HPC gels containing Azone, the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was significant(P<0.05) as compared to the gels containing menthol. Conclusion: Azone shows a significantly more remarkable permeation effect than menthol. As such, this novel delivery strategy offers significant promise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in attempts to enhance the medicinal application of curcumin.
SUN JunHAN JinzhaoCHENG YaqinLI ZhenHU Jinhong
关键词:渗透促进剂串联质谱法月桂氮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