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0JK243)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郝际平陈东兆刘立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后张
  • 2篇后张拉
  • 1篇穹顶
  • 1篇网壳
  • 1篇鞍形

机构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郝际平
  • 1篇陈东兆
  • 1篇刘立杰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间结构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穹顶后张拉整体成形过程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基于后张拉整体成形穹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组成形式的单弦杆平板网架张拉模型,通过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穹顶的张拉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采用节点增设梁单元方法,研究了鸭嘴半刚性连接和上弦节点域大小对穹顶成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可以很好地预测穹顶的成形形状;鸭嘴半刚性连接对穹顶成形过程中的后张拉力和成形初应力影响很大,应准确模拟其抗弯刚度;铰连或刚接处理方法均会带来很大误差.
郝际平刘立杰
关键词:后张拉穹顶
后张拉预应力成形鞍形网壳的成形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预应力网壳——后张拉预应力成形网壳,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单弦杆网架,由单层弦杆和平面外腹杆组成.试验网架在地面拼装,预应力索布置于下弦层,张拉得到鞍形网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网架模型进行了预应力成形试验研究,测试了应力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施加较小的预应力,网架即由平面成为马鞍形曲面.马鞍形的形成主要是上弦杆的弯曲变形所致.
郝际平陈东兆
关键词:网壳后张拉鞍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