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505001-004)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佩佩高苏涛吕建军林志杨艳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标志物
  • 1篇新药
  • 1篇新药研究
  • 1篇新药研究开发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注射
  • 1篇中药注射剂
  • 1篇注射剂
  • 1篇临床前
  • 1篇临床前安全性...
  • 1篇类过敏
  • 1篇类过敏反应
  • 1篇过敏
  • 1篇过敏反应
  • 1篇过敏性
  • 1篇过敏性反应
  • 1篇肝毒

机构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李波
  • 1篇苗玉发
  • 1篇张硕
  • 1篇张頔
  • 1篇黄芝瑛
  • 1篇霍艳
  • 1篇屈哲
  • 1篇霍桂桃
  • 1篇杨艳伟
  • 1篇林志
  • 1篇康慧君
  • 1篇吕建军
  • 1篇高苏涛
  • 1篇李佩佩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2017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发现和验证潜在毒性生物标志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筛选和确立一批临床前研究候选生物标志物,推进其在药物临床前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也为将来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尽早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新药毒性
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性反应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民族医药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品,具有起效快、生物学利用度高等优势,在危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目前上市的一些中药注射剂品种频频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死亡。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地打击了人们对中医药治病的信心,也制约了中医药民族产业的发展。就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类型、中药注射剂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现状、临床前评价的动物模型与方法等进行阐述,为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
张頔屈哲霍桂桃吕建军杨艳伟张硕高苏涛李佩佩林志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安全性评价
肝毒性microRNA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药物性肝毒性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肝毒性生物标志物能早期预测肝毒性的发生和避免肝毒性的发展,其种类有蛋白质、细胞因子、酶类以及RNA等。外周循环血中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表达的非编码RN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高度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有望成为替代传统酶学标志物的新型肝毒性生物标志物。
康慧君苗玉发霍艳黄芝瑛李波
关键词:肝毒性生物标志物MI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