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3042)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相关作者:晏仁义杨滨邵爱娟刘红亮郭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材
  • 2篇发汗
  • 1篇电子鼻
  • 1篇学成
  • 1篇药材质量
  • 1篇药效
  • 1篇色差
  • 1篇色差仪
  • 1篇水分
  • 1篇气味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材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厚朴

机构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刘红亮
  • 2篇邵爱娟
  • 2篇杨滨
  • 2篇晏仁义
  • 1篇艾伦强
  • 1篇郭健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的数值化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采用色差仪及电子鼻对厚朴"发汗"所产生的性状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方法:以"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差仪和电子鼻测量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并最终建立判别模型。结果:在药材颜色方面,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发汗"与未"发汗"厚朴颜色特征参数模型,"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52.22~59.42),a*(5.36~7.68),b*(22.04~27.05);未"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38.42~47.31),a*(9.63~11.85),b*(18.48~25.53);在药材气味方面,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均可根据色差仪和电子鼻测得的厚朴颜色和气味特征参数以数值的形式表述。
刘红亮晏仁义郭健邵爱娟杨滨
关键词:厚朴色差仪电子鼻
中药材“发汗”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发汗"是一种独特的产地初加工技术,传统认为,"发汗"有利于药材干燥,易于药材贮藏,能提升药材的质量。通过查阅古代书籍和现代文献对"发汗"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归纳了"发汗"方法,分析总结了"发汗"对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效活性、毒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汗"这一产地加工的方法是近代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有直接堆积法和加热法两种,"发汗"过程易对药材中的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皂苷/苷类成分及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上,"发汗"药材在颜色上的改变也多是源于这些成分含量上的变化;"发汗"对药材药效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还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发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供试验依据。
刘红亮晏仁义邵爱娟杨滨艾伦强
关键词:发汗中药材水分化学成分药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