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333105)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赵今程春于倩袁静雯连冰洁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低龄
  • 2篇学龄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婴幼儿龋
  • 2篇龋均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口腔
  • 2篇患龋
  • 2篇患龋率
  • 1篇低龄儿童
  • 1篇性感染性疾病
  • 1篇性疾病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牙齿变色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赵今
  • 2篇程春
  • 1篇马丽
  • 1篇连冰洁
  • 1篇张仑
  • 1篇李艳
  • 1篇于倩
  • 1篇彭成星
  • 1篇刘媛
  • 1篇袁静雯
  • 1篇张婉婷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标准预防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职业防护的执行现状,旨在提高实习医师的防范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103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维吾尔族83名、哈萨克族11名、塔吉克族6名、塔塔尔族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表对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实习医师实习1周和1个月各发放问卷1次,对比两个时间段实习医师的标准预防认知水平及职业防护执行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名实习医师中实习1周的实习医师标准预防认知得分最高项目为标准预防既能保护患者又能保护医务工作者,正确率为79.6%;得分最低项目为针头使用后必须回套时需以单手回套,正确率为25.2%;实习1个月标准预防认知情况各项得分均显著提高;实习1周的实习医师防护行为平均得分最高为接触化学溶剂时是否会戴手套或口罩,得分为(2.86±0.94)分,得分最低为针头使用后是否会回套针帽,得分为(2.01±0.83)分,实习1个月防护行为各项得分均有所提高;实习1个月的标准预防认知水平及职业防护执行情况与实习1周比较,得分均有所提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103名少数民族实习医师临床实习1周与1个月后比较,标准预防认知及职业防护的执行情况均有提高,说明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通过不断学习,职业感染防护知识、防护措施能得以不断提高,对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很有必要。
程春彭成星赵今
关键词:少数民族实习医师
喀什市3~5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患龋情况及风险性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喀什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患龋情况及患龋风险因素的相关资料,建立儿童个体龋风险评估(caries risk assessment,CRA)模型,为当地儿童龋病风险性评估和制定综合防控计划提供样本及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喀什市3所幼儿园397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和龋风险评估。分别应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龋风险评估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喀什市3~5岁汉族与维吾尔族儿童分布在CAR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5,P=0.018)。(2)汉族与维吾尔族儿童的龋在不同CAR分度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46,P=0.000;F2=74.5,P=0.000)。(3)汉族和维吾尔族在龋风险评估各组之间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1=98.21,P=0.000;χ~2_2=154.89,P=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评估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更大[OR=1.769,P=0.001]、母亲患有龋齿[OR=2.274,P=0.004]、经常用奶瓶和牛奶或果汁[OR=0.705,P=0.000]、经常吃零食[OR=4.825,P=0.000]是婴幼儿龋的危险因素;刷牙[OR=0.319,P=0.019]、辅助儿童刷牙[OR=0.305,P=0.002]是婴幼儿龋的保护因素。结论喀什市3~5岁儿童患龋情况严重,龋风险评估高的儿童占大多数,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多种防龋措施。
张婉婷李艳刘媛刘媛
关键词:患龋率龋均
喀什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婴幼儿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喀什市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的婴幼儿龋患病状况,为两民族乳牙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随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喀什市城乡10所幼儿园1019名3~5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等指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喀什市1019名儿童婴幼儿龋患龋率为74.58%,龋均为4.04±3.83,患龋率和龋均在年龄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婴幼儿龋患龋率为38.47%,龋均为7.97±2.94,城乡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重型幼儿龋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龋齿的充填率为0.73%,在民族和城乡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中所有儿童患龋率最高的牙位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结论喀什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早,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龋均较高,充填率低。建议早期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加强维汉双语口腔卫生宣教工作。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马丽连冰洁
关键词:婴幼儿龋患龋率龋均流行病学调查
喀什市维吾尔族和汉族重度婴幼儿龋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调查新疆喀什市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重度婴幼儿龋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技术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喀什市城乡10所双语幼儿园共893名3,5岁汉、维族儿童进行口腔筛查,并采用问卷调查家长对儿童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等。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4.69%,重度婴幼儿龋的患病率为39.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婴幼儿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低年龄[OR=1.537,95%CI(1.132,2.086),P=0.006]、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OR=1.448,95%CI(1.008,2.080),P=0.045]、进食水果[OR=1.840,95%CI(1.347,2.512),P=0.000]、饮用牛奶等奶制品[OR=1.794,95%CI(1.311,2.456),P=0.000]的频率更高,刷牙后/睡前进食次数更多[OR=1.833,95%CI(1.199,2.802),P=0.005]和开始刷牙的年龄更晚[OR=2.053,95%CI(1.448,2.910),P=0.000]。保护因素为刷牙频率更高[OR=0.612,95%CI(o.445,0.844),P=0.003]和家庭收入更高[OR=0.526,95%CI(0.423,0.654),P=0.000]。结论喀什市3~5岁儿童重度婴幼儿龋的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宣教活动,早期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
鲍雪俐吉别克.乌拉儿汗于倩赵今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被引量:3
2014年
龋病是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且突发,不易控制,儿童的口腔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起疼痛,饮食不适,牙齿变色,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甚至牙齿过早脱落等,可能会造成恒牙异常萌出,发音迟缓,影响全身发育和心理健康。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慢性感染性疾病牙齿变色根尖周疾病全身健康
开展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促进学龄儿童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实施口腔保健行为的效果。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向1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讲解口腔保健知识2次,每次1课时,分2周完成。在每次授课前后由不参与讲课的老师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在第2周授课前后由非讲课的口腔专业医师检查、记录学生刷牙前后的菌斑牙面数,比较第2周授课前后的菌斑清除率。结果经第1次授课后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授课前明显提高(P<0.05):甜软食物对牙齿有害的知晓率由70.8%上升为97.5%,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的知晓率由73.3%上升为95.0%。第2次授课后每3个月应更换1次牙刷的知晓率由25.8%上升为100%,每次刷牙都在饭后的知晓率由55.0%上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授课前后菌斑清除率分别为51.6%,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口腔专业医师讲授口腔保健知识课程可以使学龄儿童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改正以往错误的口腔保健行为。
程春张仑赵今
关键词:口腔保健知识学龄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卫生教育牙菌斑
伊宁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3~5岁儿童重度龋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伊宁地区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重度龋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当地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伊宁地区城乡16所幼儿园的3~5岁维、汉两族儿童808名,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向家长发放问卷,对儿童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伊宁地区儿童龋病的患病率为81.93%,龋均为4.45,重度婴幼儿龋的患病率为3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更大[OR=2.235,P〈0.001]、刷牙后/睡前进食情况频率更高[OR=1.742,P=0.011]、吃饼干、蛋糕更频繁[OR=1.698,P〈0.001]、孩子看电视时间更长[OR=1.365,P=0.021]是重度婴幼儿龋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更多[OR=0.590,P=0.001]、帮助孩子刷牙[OR=0.724,P=0.003]是重度婴幼儿龋的保护因素。结论伊宁地区3~5岁维、汉两族儿童重度龋的患病率较高,应引起父母、幼儿园幼师、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开展婴幼儿龋的早期防治工作,以期降低当地儿童龋病的患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袁静雯侯鑫山李林海赵今
关键词:龋齿低龄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