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100)
- 作品数:8 被引量:144H指数:8
- 相关作者:胡维平张发兵胡志新杨龙元钱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25
- 2008年
- 在野外实际调查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旅行费用等方法对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约为13.97亿元,占泗洪县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82%。重要物种栖息地、水分调节以及大气调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7.49%、25.27%、19.33%,是该保护区的主要核心服务功能。泗洪湿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8 299元.hm-2.a-1,分别为全球和中国湿地平均单位价值的4.09倍、4.85倍。在发展当地经济过程中,必须从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出发,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湿地资源。
- 翟水晶胡维平钱谊
- 关键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对定常风条件下,几种典型湖底地形浅水湖泊的风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几种典型地形的风生流的垂向平均流场与各分层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风场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湖底地形将决定湖泊风生流场的基本形态和环流流速,碟形底和斜形底的湖泊所形成的垂向平均流场有明显差异。湖底地形的变化对稳定状态的湖泊次表层、中间层和次底层流场有较大影响,而对表层流场影响不大。湖中有无岛屿将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生流场。
- 张发兵胡维平秦伯强
- 关键词:湖泊地形流场
- 引江济太对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2003年7~9月引江济太期间太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以及总磷、总氮、正磷酸盐和叶绿素等其它水化学因子的同步监测,初步探讨了太湖水体在引入长江水之后,其碱性磷酸酶活性、营养盐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营养盐、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调水期间,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降低,而米氏常数(Km)值普遍增高,表明引入长江水后,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的总催化效率降低;(2)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的Vmax Km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叶绿素含量随着酶活性的降低而降低。
- 李香华胡维平翟淑华逄勇
- 关键词:调水碱性磷酸酶活性太湖
- 太湖梅梁湾冬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应用静态箱式法对太湖梅梁湖区冬季(2003年12月23日8:00~26日6:00)的水气界面CO2通量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共测得60组数据,分析了梅梁湾湖区CO2通量的冬季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较好,风速较小情况下,白天梅梁湾湖区为CO2的汇,极大值出现在14:00时,其平均CO2通量为-3.01 mg·m-2·h-1;夜间梅梁湾湖区CO2通量值为-0.897~1.006 mg·m-2·h-1,其平均通量为-0.02 mg·m-2·h-1;在阴天、风速较大时,湖区CO2通量日变化与前面有较大差异,表现为CO2的强源,最大CO2通量达到76.53 mg·m-2·h-1.
- 李香华胡维平杨龙元张发兵胡志新
- 关键词:水-气界面CO2通量日变化
-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基于长期的监测资料,计算了表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系统能(Ex)、系统能结构(Exst)和生态缓冲容量(|β|)指标,以及湖泊营养状态指数(Its)。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差异明显,1998—2001年太湖典型湖区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相对顺序为:东太湖、贡湖和湖心区、梅梁湾、五里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阈值和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IEx)及其健康状况分级。经2002、2003年太湖不同湖区实测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及其健康状况分级适用于评价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区域分异状况。
- 胡志新胡维平陈永根蔡焕兴
-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太湖
- 太湖梅梁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周年变化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学和环境管理方面一个新兴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领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和湖泊生态系统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湖泊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调控的基础。运用Exergy、结构exergy和生态缓冲容量等指标来评价太湖梅梁湾湖区2001年生态系统健康的周年变化,其健康状况由好到坏依次为3~4>1~2>11~12>9~10>5~6>7~8月份。这和分别应用营养状态指数(TSI)和生物多样性指数(DI)进行评价的结果相似,表明运用Exergy、结构exergy和生态缓冲容量指标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可行的。
- 胡志新胡维平张发兵钟春妮
-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 火电厂温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以江苏射阳港电厂为例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对电厂周围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多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维温度场和水动力场耦合求解的温排水模型预测电厂温排水的影响范围,结果是:电厂温排水将引起排放口附近海域最大影响面积为6.69 km2,最小为0.16 km2。分析发现,电厂温排水的温升对滩地植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相反在水温较低的季节,会提高海洋生物的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为保护区鸟类及其它物种提供丰富的饵料。但余氯对排放海域中的浮游生物有致命的威胁,对其他物种无明显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本文研究可以为电厂温排水的环境影响评价、温排水排放的有效管理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翟水晶李缇来胡维平钱谊
- 关键词:电厂温排水湿地生态系统
- 太湖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被引量:25
- 2004年
- 利用静态箱观测法对春季太湖不同生态类型(藻型、草型)的湖区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水-气界面碳通量存在显著日变化规律,其极值均出现在凌晨5:00和下午2:00左右,但不同湖区碳通量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梅梁湾湖区,昼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汇,其平均碳通量为-7.74 mg/(m2h),夜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源,其碳通量为5.32 mg/(m2h);湖心区域,夜间为大气CO2的源,日间在源和汇间波动。而在水质较好的东太湖区域,昼夜均为大气CO2的源,其平均碳通量为11.63 mg/(m2h)。
- 张发兵胡维平杨龙元
- 关键词:太湖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