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业海杜谋选寇盛斌洪怡瑜姜晓丹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素
  • 1篇软骨素酶
  • 1篇神经再生
  • 1篇瘢痕
  • 1篇硫酸软骨素
  • 1篇硫酸软骨素酶...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后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瘢痕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分化
  • 1篇干细胞
  • 1篇成骨
  • 1篇成骨分化

机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姜晓丹
  • 1篇马义
  • 1篇张桂娟
  • 1篇洪怡瑜
  • 1篇马民
  • 1篇寇盛斌
  • 1篇杜谋选
  • 1篇吕志刚
  • 1篇杜以宽
  • 1篇李业海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脑损伤后胶质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脑损伤后胶质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3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2)、模型组(n=9)、1.0U/mLchABC治疗组m=9)、2.5U/mLchABC治疗组(n=9)、5.0U/mLchABC治疗组(n=9),后4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造模后即刻在后3组大鼠局部脑皮层下1mm处注射不同浓度chABC2μL,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1、2、4周取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硫酸软骨素多聚蛋白糖(CSPGs)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损伤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皮层大量星形胶质细胞聚集.不同浓度chABC治疗组损伤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聚集较模型组减少,以5.0U/mL chABC治疗组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1.0、2.5、5.0U/mLchABC治疗组损伤后2周大鼠脑组织CSPGs分泌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0.05);与模型组比较,5.0U/mLchABC治疗组大鼠脑组织CSPGs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ting检测显示造模后1、2、4周不同浓度chABC治疗组CSPGs表达均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2.5、5.0U/mLchABC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CSPGs的表达在造模后1、2、4周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ABC能降解胶质瘢痕中主要抑制分子CSPGs,改善脑损伤后局部轴突再生的抑制性微环境.且高浓度(5.0U/mL)chABC表现最明显。
洪怡瑜李业海寇盛斌杜谋选姜晓丹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酶ABC颅脑损伤神经再生
BMSCs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持续、稳定的可多向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方法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1月龄新西兰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离细胞群所处细胞周期和细胞活力,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特定诱导液将分离的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利用ALP和油红O进行染色鉴定。结果所分离的BMSCs细胞在形态学观察与生长动力学上均符合BMSCs特征,分离培养的BMSCs细胞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在成骨、成脂肪的诱导培养条件下,分别出现成骨、成脂肪表型特征,可进一步定向分化,结论所收获的细胞具有BMSCs的特异性。
马民吕志刚杜以宽张桂娟马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