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999)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薇俞海燕由德勃陈雪沈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7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5篇分化
  • 4篇体外
  • 4篇胚胎
  • 3篇诱导分化
  • 3篇人胚
  • 3篇人胚胎
  • 3篇免疫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染色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视网膜干细胞
  • 2篇视网膜光
  • 2篇视网膜光损伤
  • 2篇体外培养
  • 2篇体外诱导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哥本哈根大学

作者

  • 10篇王薇
  • 6篇俞海燕
  • 5篇由德勃
  • 4篇沈丽
  • 4篇陈雪
  • 3篇陈晓勇
  • 3篇张纯
  • 2篇陈春生
  • 1篇吴文涛
  • 1篇由德博
  • 1篇李凌松
  • 1篇李炳震
  • 1篇杨静
  • 1篇李学民
  • 1篇郭彤
  • 1篇张君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前、后视觉介导的行为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视细胞光损伤模型的视觉运动行为,评价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死亡和视功能的对应关系,以期建立评估动物视功能的方法。方法21只SD大鼠分为3组,暗适应24h后选用(950±50)流明绿色光分别照射3、12、24h,光照后暗适应24h,暗适应完成48h后摘除眼球,冷冻切片分别行HE、rhodopsin免疫荧光染色;以大鼠视觉意识障碍反应、前置刺激反应作为视功能的判断指标,分别于光损伤前、后2d测定大鼠的视觉运动行为,对SD大鼠光损伤前、后的平均运动速度作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为7只双眼球摘除术后的大鼠。结果视觉意识障碍反应、前置刺激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动物的视觉意识障碍反应逐渐丧失,前置刺激反应逐渐增强。统计学结果显示,SD大鼠的视觉运动行为变化是与视功能相关的。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SD大鼠视觉运动的平均运动速度出现渐进性下降的变化。结论随着视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SD大鼠的视功能呈现渐进性的下降,其视觉运动的平均运动速度亦出现相应的变化。视觉运动行为测试可以用于对SD大鼠的视功能进行定量的评估。
李学民陈晓勇沈丽张纯由德勃陈雪俞海燕王薇
关键词:光感受器视觉障碍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移植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异种神经干细胞注射到玻璃体腔后迁移到视网膜的存活及分化,为进一步研究重建视觉传导通路奠定基础。方法在近SD大鼠眼球后壁夹住视神经根部5min,造成视神经损伤,将起源于人胚胎大脑海马的神经干细胞悬浮液注射到SD大鼠的玻璃体腔中。移植的神经干细胞预先用荧光染料Hoechst标记。分别于手术后不同的时间处死,剥离出视网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结果宿主视网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oechst标记阳性的移植细胞,移植前移植细胞神经胶质原纤维酸蛋白(GFAP)阳性表达的,移植后为阴性表达。结论视神经损伤大鼠的玻璃体腔内注射起源于人胚胎大脑海马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细胞可以迁移到视网膜组织中存活。
陈春生由德勃王薇
关键词:海马神经干细胞视神经
人胚胎视网膜来源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尝试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从人胚胎视网膜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方法人16~20周胚胎视网膜制备的单细胞悬液,分别在无血清和有血清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培养的细胞对nestin和视网膜终末细胞抗原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nestin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可从人胚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表达nestin,经不同条件诱导后细胞表达视网膜视杆细胞、无长突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和米勒细胞等标志。诱导后细胞nestin基因表达量较诱导前细胞明显降低。结论人胚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俞海燕沈丽王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分化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视网膜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取材于成人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分化。方法成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细胞,根据其高黏附特性体外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在体外诱导使其向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并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结果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贴壁生长,表型相对均一,表面标志为CD90、CD44、CD147阳性;而CD34、CD38、CD45、CD14、HLA-DR阴性。体外诱导后可以得到表达nestin(神经干细胞标志物)、GFAP(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和Rhodopsin(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标志物)阳性的细胞。结论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
俞海燕吴文涛王薇张纯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体外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RHODOPSIN
异种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存活与分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异种神经干细胞注射到玻璃体腔后迁移到视网膜的存活及分化。方法将起源于人胚胎大脑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悬浮液注射到SD大鼠的玻璃体腔中。分别于手术后4周和6周处死并剥离出视网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结果术后4周和6周均可见有移植细胞存活,术后6周时移植前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阴性表达的移植细胞,移植后为阳性表达。结论起源于人胚胎大脑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可以迁移到视网膜组织中存活,并且可以进一步分化。
陈春生由德勃王薇
关键词:脑室下区干细胞移植微管相关蛋白
永生化胚胎视网膜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R718B2永生化视网膜干细胞系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方法 :对R718B2细胞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 ,利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及白血病抑制因子 (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对第 4 3代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鉴定诱导后细胞的抗原表达。结果 :诱导后的R718B2细胞系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细胞表达微管相关蛋白 2 (micro 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2 ,MAP2 )、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protein ,GFAP)、蛋白激酶C α(proteinkinaseC α ,PKC α)、Thy1 1及Calretinin ,同时部分细胞仍表达巢蛋白 (Nestin) ,但未见视紫红质 (Rhodopsin)表达。结论 :R718B2细胞是一种多能视网膜干细胞。在EGF及bF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该细胞系中部分细胞仍能表达未分化细胞标记物Nestin ,部分细胞开始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等视网膜终末细胞方向分化。
由德勃俞海燕王薇
关键词:视网膜干细胞分化细胞培养
大鼠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免疫荧光及3HThymidine分析对大鼠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性质及其体外增殖进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来源于19d胚胎大鼠视网膜的视网膜前体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及免疫荧光技术从数量及形态上对细胞性质进行鉴定。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通过3HThymidine分析、形态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研究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从胚胎大鼠全层视网膜分离出的原代视网膜前体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培养0d时,22.23%的细胞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呈阳性表达,16.04%的细胞Sox2呈阳性表达,19.66%的细胞钙结合蛋白呈阳性表达,其余终末视网膜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CD90、视紫红质、C反应蛋白、突触前膜列阵蛋白)均呈极微量阳性或阴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大部分细胞及细胞球(>90%)Nestin呈阳性表达。培养6d后,流式细胞分析显示43.36%的细胞Nestin阳性,免疫荧光显示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阳性。连续4d3HThymidine分析及形态学观察、统计学分析原代视网膜前体细胞初期增殖良好。结论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及3HThymidine等免疫学技术可很好的对视网膜前体细胞性质及其增殖情况进行鉴定。大鼠胚胎原代视网膜前体细胞表现出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根据检测手段不同,阳性结果不同,其原代视网膜前体细胞体外培养初期增殖良好。
杨静Mogens Holst Nissen王薇
关键词:视网膜干细胞细胞分裂流式细胞术
体外培养人胚胎来源视网膜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探讨培养的人胚胎来源视网膜干细胞向视网膜终末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来自16-20周人胚胎的视网膜干细胞进行无血清体外培养,并分别进行有血清条件下体外诱导和用含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眼杯模拟体内条件诱导的观察,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干细胞和视网膜终末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nestin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从人胚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分离出的视网膜干细胞,在体外诱导的条件下,可表达视网膜终末细胞标记PKCα、GFAP、Thy1,少数细胞表达nestin和MAP2;在模拟体内环境诱导后,则不仅表达上述细胞标记,而且rhodopsin和syntaxin表达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诱导后细胞nestin基因表达量较诱导前细胞明显降低。结论RPE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干细胞向视杆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分化。(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48-452)
俞海燕沈丽陈雪由德博陈晓勇王薇
关键词:体外培养胚胎视网膜干细胞细胞分化视网膜疾病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行为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进行可见光照射所致大鼠视网膜光性损伤后的行为测试 ,探讨动物视功能与行为的关系。方法  2 1只SD大鼠在 (95 0± 5 0 )lx绿色光损伤仪光照 3、12、2 4h ,实验前及实验后暗适应 2 4h ,光损伤前 2d及光损伤后 2d测定大鼠的头部视动跟踪反应、前置刺激反应。光损伤后 72h摘除眼球 ,冰冻切片后行HE、Rhodopsin免疫荧光染色 ,光镜观察。实验对照组为 7只双眼球摘除术后的大鼠。结果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动物的头部视动跟踪反应逐渐丧失 ,对照组反应最弱 ,前置刺激反应逐渐增强 ,对照组反应最强。结论 不同程度的视细胞损伤后的动物行为是不同的 ,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 。
陈晓勇沈丽张纯由德勃陈雪俞海燕王薇
关键词:视网膜光损伤免疫荧光染色动物光照时间摘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害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移植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后,干细胞的成活、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NaOH溶液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1个月后将培养有hMSCs的羊膜缝合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以羊膜作为对照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临床改变。术后1个月,摘除眼球,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抗人核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2(CK12)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MSCs的分布和分化情况。结果兔眼碱烧伤1个月后,角膜表面和基质层均可见大量血管,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粗糙干燥,出现大量杯状细胞。hMSCs移植1个月后,角膜表面粗糙程度减轻,新生血管略有减少,但是角膜混浊未见明显改善,角膜表面杯状细胞消失;角膜表面和基质浅层存在抗人核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角膜表面细胞CK12染色阳性,而基质层未见CK12阳性细胞。对照组在羊膜移植1个月后,角膜状况较移植前无明显改善,角膜表面仍可见杯状细胞,角膜各层均未见抗人核抗体和CK12染色阳性的细胞。结论hMSCs移植到碱烧伤兔角膜表面后,能够成活并向角膜基质迁移,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hMSCs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可以在周围组织的诱导下向不同方向发生分化,角膜表面的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而基质层中的细胞未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后角膜表面结膜化程度有所减轻。(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46-250)
郭彤王薇张君陈雪李炳震李凌松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角膜眼烧伤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