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433)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萍陈万涛武和明王丽珍邓荣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口腔
  • 5篇口腔鳞
  • 4篇细胞癌
  • 4篇鳞癌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口腔鳞癌
  • 2篇预后
  • 2篇替尼泊甙
  • 2篇口腔鳞状细胞...
  • 2篇化疗
  • 2篇干细胞
  • 2篇PTP
  • 1篇移植瘤
  • 1篇人口腔鳞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意义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萍
  • 5篇陈万涛
  • 2篇王丽珍
  • 2篇武和明
  • 2篇邓荣欣
  • 2篇严明
  • 1篇叶冬霞
  • 1篇杨筱
  • 1篇周晓健
  • 1篇伍师鹏
  • 1篇徐骎
  • 1篇杨菲
  • 1篇杨细虎
  • 1篇季彤
  • 1篇贾国栋
  • 1篇张燕
  • 1篇王丽君
  • 1篇冯芝恩
  • 1篇张洪瑞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oPoⅡα在口腔鳞癌PTP方案化疗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ToPoⅡ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PTP方案(顺铂+替尼泊甙+平阳霉素/博莱霉素)化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评价其表达水平是否可以指导临床PTP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测了46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化疗前ToPoⅡα与p53表达情况,评价其与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对比分析其中18例标本化疗前后ToPoⅡα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8种口腔鳞癌细胞系内ToPoⅡα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替尼泊甙的半数抑制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口腔鳞癌患者中ToPoⅡα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呈显著正相关;体外实验也证实8种细胞系中ToPoⅡα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细胞系对替尼泊甙的敏感性显著相关。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口腔鳞癌标本中ToPoⅡα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有继发性耐药产生的可能性。p53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性,也与ToPoⅡα的表达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ToPoⅡα的表达水平能够指导临床应用PTP化疗方案治疗口腔鳞癌,而p53的表达水平对临床化疗效果提示作用不明显。
伍师鹏杨菲杨筱武和明王丽珍周晓健陈万涛张萍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替尼泊甙
侧群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口腔鳞癌中的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具有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且有一些特定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SP细胞相关分子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口腔上皮制备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相关分子CD44、CK19、ABCG2和MDR1的表达,对染色结果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进行评分,采用SPSS15.0软件包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D44、CK19、ABCG2和MDR1在大部分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CK19表达升高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ABCG2表达升高与口腔鳞癌TNM分期、病理分级和肿瘤体积相关。MDR1表达升高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SP相关分子CD44、CK19、ABCG2和MDR1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关系密切。
邓荣欣严明徐骎陈万涛张萍
关键词:SP细胞CD44CK19ABCG2
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样微球体的体外培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特定的干细胞标志物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微球体培养方式,富集口腔鳞癌干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MEM/F12+bFGF+EGF培养液培养口腔鳞癌细胞,诱导口腔鳞癌干细胞样微球体生长。随后对该微球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包括采用10%FBS+DMEM培养法检测其诱导分化能力;采用体外连续克隆法检测该微球体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及反转录酶链反应(RT-PCR)检测微球体内干细胞相关的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在DMEM/F12+bFGF+EGF中培养1周左右,即见典型的干细胞样微球体形成。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微球体直径逐渐增大,3周左右可达到1mm左右,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形成新的微球体。微球体在10%FBS+DMEM中迅速贴壁生长,7~10d后完全贴壁,单层样生长。体外连续克隆实验表明,微球体有很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干细胞相关分子Shh及Gli2在口腔鳞癌微球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微球体培养法成功富集了口腔鳞癌中一些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王丽君严明叶冬霞陈万涛张萍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微球体克隆形成
人口腔鳞癌手术标本组织块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口腔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建立与人类口腔癌相似的动物模型,对进一步探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新鲜的口腔鳞癌手术标本,制备成1mm^3组织块,植入BALB/c nu-nu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并对移植瘤的生长特性、组织形态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进行检测。结果:收集了27例临床标本,成功建立了15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率为56%。所建立的口腔鳞癌移植瘤模型能够在裸鼠体内连续成瘤。与细胞系建立的移植瘤模型相比,其组织学特征与人口腔鳞癌标本极为相似。其中,20%(2/10)的移植瘤模型对传统化疗药物顺铂敏感。结论:成功建立了人口腔鳞癌手术标本组织块移植瘤模型。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提供了基础。
张燕张萍陈万涛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顺铂
肿瘤干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2012年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癌症,随着各项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HNSCC的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但近30年来HNSCC患者的生存率并未明显提高。有学者提出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内部存在一小群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研究表明,它是肿瘤的起源,也是造成肿瘤复发、转移、放化疗耐受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这群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肿瘤的最终治愈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目前HNSCC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的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贾国栋张萍
关键词:头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干细胞预后靶向治疗
口腔鳞癌组织中CIAP1表达水平与PTP化疗方案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究口腔鳞癌细胞CIA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PTP(顺铂+替尼泊甙+平阳霉素/博莱霉素)方案化疗效果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初步评价其表达水平是否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测了42例原发晚期口腔鳞癌标本化疗前后CIAP1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化疗前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比分析化疗前后CIAP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42例口腔鳞癌标本中CIAP1在胞质及胞核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胞质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及预后显著相关。化疗前后口腔鳞癌标本中CIAP1的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胞质CIAP1表达水平是临床PTP方案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预测因子。
杨细虎邓荣欣王丽珍冯芝恩陈万涛张萍
口腔鳞癌中Shh/Gli1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明确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分子Shh及Gli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生物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5例正常口腔黏膜及35例口腔鳞癌中Shh和Gli1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Shh、Gli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应用生存表法分析Shh及Gli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hh及Gli1在35例正常黏膜中均无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Shh的阳性率为60%,Gli1胞质、胞核阳性率分别为54.3%及42.9%,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显著(P<0.05)。非参数分析显示,Shh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Shh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相关,高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预后较差(P<0.05)。Gli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不相关。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主要配体Shh及核转录因子Gli1在口腔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Shh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提示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口腔鳞癌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张洪瑞武和明张萍季彤
关键词:SHHGLI1口腔鳞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