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426)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富强李静孙健张保卫傅远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质干细胞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干细...
  • 2篇干细胞
  • 2篇成骨
  • 1篇增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基质干...
  • 1篇细胞
  • 1篇磷酸三钙
  • 1篇骨细胞
  • 1篇分化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 1篇超微结构变化
  • 1篇成骨能力
  • 1篇成骨细胞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2篇傅远飞
  • 2篇张保卫
  • 2篇张富强
  • 2篇孙健
  • 2篇李静
  • 1篇曹谊林
  • 1篇朱平
  • 1篇阎俏梅
  • 1篇崔磊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不同支架材料复合异位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不同支架材料复合后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成年犬骨髓基质干细胞,以1×106/cm2的密度接种到冻干骨基质(fdDBM)、磷酸三钙(TCP)、孔径分别为200μm及500μm的珊瑚羟磷灰石(CH200、CH500)等支架材料上,分别于体外培养的第4 ̄7天进行扫描电镜及石蜡切片HE染色,了解细胞在不同支架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并于1周后将大小为10mm×5mm×2mm的上述细胞支架复合物(fdDBM、TCP、CH200、CH500)分别植入裸鼠(n=8)背部皮下,每只裸鼠均植入4个实验组及1组无细胞的fdDBM空白支架对照组。9周后,取材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以IMAGER-PROPLUS软件测量每组的新生骨小梁量,并采用SAS软件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犬BMSCs与4种支架材料均黏附良好,TCP、CH200及CH5003组各样本均能观察到新骨形成,fdDBM及fdDBM空白对照组分别有75%、25%的样本有新骨形成;其中,TCP组的TBV值(28.2%±2.86%)显著高于CH200组(24.1%±4.12%)及CH500组(18.1%±4.66%)(P<0.01)。结论:BMSCs与4种材料的相容性良好。TCP与BMSCs复合后异位成骨效果显著,是很有希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阎俏梅张富强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
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代次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的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方法将临床自愿捐献骨髓的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骨髓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别在原代,1代,2代,3代细胞达到融合后,2.5%戊二醛4℃原位固定1h后,送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内细胞器、细胞间质及钙盐沉积状况,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Kossa染色,放免法测定骨钙素分泌情况。结果透射电镜显示,1代、2代、3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第1代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溶酶体;第2代细胞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增多;第3代细胞外基质中出现排列规律的胶原纤维以及初期和成熟的钙化基质。免疫组化I型胶原表达第3代细胞达到最强;碱性磷酸酶染色第2、3代ALP染色蓝紫色颗粒加深、增多;放免法测定骨钙素分泌第3代细胞达到最强。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过体外培养诱导从原代到第3代逐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具备成骨细胞的特征。由透射电镜反映出的细胞器及细胞外间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李静朱平张保卫傅远飞胥春孙健张富强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超微结构
异种脱钙骨兔体内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猪脱钙骨,将兔骨髓间质干细胞与猪脱钙骨支架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回植入兔皮下观察该材料体内成骨能力。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培养。将猪颅骨用氯仿丙酮及过氧化氢处理后冻干保存,钴60照射消毒待用。制备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后植入兔皮下,分别在4w,8w,12w取材,同期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测,切片HE染色。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细胞在材料孔隙间大量生长增殖、交叠覆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并向孔隙内生长。组织学检测4w实验组见多数骨小梁表面有细胞被覆,有较多小血管形成。8w、12w实验组见新生骨小梁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并存。结论兔骨髓间质干细胞与猪脱钙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该支架材料上细胞增殖分化并具有一定的体内成骨能力。
张保卫李静胥春孙健傅远飞
关键词:成骨能力增殖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