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06013)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甘智华陈国邦蒋彦龙邱利民程章展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吉森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制冷
  • 8篇脉管制冷
  • 6篇制冷机
  • 6篇脉管制冷机
  • 6篇管制冷机
  • 5篇单级脉管制冷...
  • 3篇温区
  • 2篇低温制冷
  • 2篇低温制冷机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双向进气
  • 2篇稳定性
  • 2篇工质
  • 1篇蓄冷
  • 1篇蓄冷材料
  • 1篇液化器
  • 1篇液化系统
  • 1篇抑制方法
  • 1篇预冷
  • 1篇直流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3篇吉森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甘智华
  • 6篇陈国邦
  • 4篇蒋彦龙
  • 3篇邱利民
  • 2篇程章展
  • 2篇黄永华
  • 2篇刘华钊
  • 1篇孙爱国
  • 1篇郁焕礼
  • 1篇陈波
  • 1篇包锐
  • 1篇沈永年
  • 1篇蒋珍华

传媒

  • 7篇低温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氢氦混合工质脉管制冷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由于氢气具有优越的传热和流动特性,有望减少脉管制冷机回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损失,从而可获得高于纯氦工质的制冷性能。从氢组分对循环热力学性能、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等因素的影响角度出发,开展了氢一氦混合工质脉管制冷性能研究,并在30K温区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了比纯氦更好的制冷性能。
蒋彦龙陈国邦黄永华甘智华包锐
关键词:脉管制冷机回热器传热特性流动特性
20K以下温区单级脉管制冷机直流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开展了 2 0K以下温区单级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研究 ,考察了直流流动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估算了不同制冷温度下制冷机循环的需气量 ,在对直流进行控制的情况下 ,采用 2kW (RW2 )和 4kW (CP4 )压缩机分别获得了 1 8 7K和1 4 7K的最低制冷温度 ,对应的在 30K的制冷量分别为 1 0W和 2 9 5W。
蒋彦龙陈国邦G.Thummes甘智华邱利民
关键词:脉管制冷机直流控制直流制冷性能抑制方法
20K温区单级脉管制冷机漏热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漏热冷损是影响低温制冷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1台工作在20K温区的单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漏热计算,并对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总漏热中,脉管和回热器的壁面轴向导热所占的比例最大。
蒋珍华甘智华刘华钊程章展
关键词:脉管制冷机温区低温制冷机轴向导热热计算
氦氢混合工质G-M单级脉管制冷机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采用氦氢混合工质在30 K温区进行实验研究,从制冷量、COP、压降特性、压缩机耗功、制冷温度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同时给出了在最优状态下加载热负荷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配比的氦氢混合工质有助于提高脉管制冷性能。
甘智华郁焕礼刘华钊邱利民陈国邦
关键词:氦氢混合工质脉管制冷机
氦氢混合制冷工质的爆炸极限试验被引量:2
2003年
在微型低温制冷机中 ,为了提高制冷机的热力学效率 ,越来越多地使用氢氦二元混合工质。由于氦气是惰性气体 ,具有阻燃作用 ,因此 ,在使用时容易产生麻痹思想而引发事故。为此对不同配比的氦氢混合气进行爆炸试验 ,分别得到了它们的爆炸极限。结果表明 :氦气对氢气虽然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但当样气中氦的摩尔百分含量小于 5 0 %时 ,氦氢混合气的爆炸上、下限随氦的百分含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 ,但其爆炸区间的绝对值几乎与纯氢相近 ;只有当样气中氦的摩尔百分含量大于 5 0 %后 ,样气的爆炸下限随氢的百分含量的减少迅速递升 ;直至氦气和氢气摩尔比例大于 10时 ,样气与任何比例的空气混合都不会爆炸 ,且较氢氮混合气更安全。
孙爱国沈永年陈波甘智华
关键词:氦气氢气混合制冷工质阻燃作用
脉管制冷氮液化器性能实验研究
2003年
为了满足许多应用场合对少量低温液体的使用要求 ,将一台高性能的单级G M型脉管制冷机改造为一小型氮液化器 ,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对液化系统的液化速率、降温和复温特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给出了有意义的结果。
蒋彦龙陈国邦G.Thummes黄永华甘智华
关键词:脉管制冷液化系统复温预冷
高性能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从直流抑制角度出发 ,开展了高性能 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的研究。在对各种直流抑制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利用双向进气阀流量系数的方向性 ,采用两个并联排列、指示箭头方向相反的阀门 ,称之为并联逆向双阀双向进气结构对直流进行抑制 ,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单阀双向进气结构脉管制冷机的直流问题。在 2 k W( RW2 )和 4k W( CP40 0 0 )压缩机驱动时分别获得了 1 8.4K和 1 4.7K的最低制冷温度 ,对应在 3 0 K的制冷量为 1 1 .5 W和 2 9.5 W,这些都是目前单级脉管制冷机公开报道的最好结果。
蒋彦龙陈国邦Thummes Guenter
关键词:单级脉管制冷机制冷温度制冷量进气阀
温度回路-小孔脉管制冷中的新现象
2005年
一台可工作在双向进气模式和小孔模式下的单级脉管制冷机,当双向进气方式采用并联双阀双向进气时,最低制冷温度为19.3K,50K以下的制冷量变化约为2W/K;当双向进气阀门关闭时,制冷机就工作在小孔模式下,最近的研究工作发现,当制冷机工作在小孔模式下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脉管冷端温度存在温度回路,该特点与脉管冷端的热负荷及小孔开度的调节方法有关,该现象的发现对于理解双向进气模式下温度不稳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甘智华
关键词:脉管制冷双向进气稳定性
20K温区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初步实验被引量:4
2004年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台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 ,其回热器蓄冷材料采用 2 4 7目磷青铜丝网和不锈钢丝网 ,双向进气方式采用两个方向相反的精密针阀并行布置。在输入功率仅为 2kW的条件下 ,该制冷机获得了 2 2 4K的最低制冷温度 ,80K温度时的制冷量为 5 6 5W。在长达 2 4h的连续运行中 ,该机的无负荷制冷温度波动小于 0 3K。
程章展甘智华邱利民陈国邦
关键词:单级脉管制冷机双向进气稳定性蓄冷材料低温制冷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