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计划(11ZCKFSF01200)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赵乐军金星龙郭超宋连朋姜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水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营养级
  • 2篇生物毒性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生物安全性评...
  • 1篇生物毒性测试
  • 1篇湿地公园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生物
  • 1篇污染
  • 1篇物种敏感度分...
  • 1篇聚合氯化铝
  • 1篇混凝
  • 1篇混凝处理
  • 1篇加载
  • 1篇公园
  • 1篇安全性
  • 1篇测试法
  • 1篇磁粉

机构

  • 3篇天津市市政工...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市赛英工...
  • 1篇天津中水有限...

作者

  • 3篇赵乐军
  • 2篇金星龙
  • 1篇魏连雨
  • 1篇姜威
  • 1篇宋连朋
  • 1篇郭超

传媒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建设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营养级生物毒性方法评价某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风险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小球藻、发光菌、大型蚤等不同营养级受试生物测试某人工湿地公园各功能区水体的生物毒性,并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曲线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人工湿地公园进水对三种受试生物的Hg^(2+)当量浓度分别为44.37、8.85和0.67μg/L,出水的Hg^(2+)当量浓度分别下降到了7.55、2.55μg/L和未检出,水质生物毒性改善明显;生产者和消费者PAF值均有明显降低,分解者PAF值保持在HC5之下;综合生态风险由进水的33.15%下降到出水的10.92%.表明水体经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植物根系等深度净化后,水质生物毒性明显降低,生态风险也明显下降.
李绪鹏丛佳赵乐军金星龙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物毒性物种敏感度分布生态风险评价
磁加载混凝处理受污染景观河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浊度、色度、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为参考指标,采用磁加载混凝的方法处理天津市卫津河河水。确定混凝剂投加量、试剂投加顺序、搅拌条件及静沉时间等最佳参数并考察这些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分析其去除机理。试验结果显示:磁加载混凝对水样中浊度、色度、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27%、90.6%、72.45%、30.85%和91.00%,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采用投加磁粉的方法提高了混凝效果,减少了混凝剂的投加量,缩短了絮凝和沉降的时间。
郭超魏连雨宋连朋赵乐军姜威
关键词:混凝磁粉聚合氯化铝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在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质安全受到了人们的严重关注.相比传统水质检测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利用受试物某些特定指标的变化,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性影响.不同生物对有毒污染物具有不同的致毒机理和反应敏感度,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组合应用,发展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完整地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生物毒性特征,更有效地评价水体的生物安全性.本文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总结了无脊椎动物、藻类和细菌等受试生物,对比分析了由不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致突变试验等组成的测试方法,综述了潜在生物毒性效应指数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水质安全分级法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及其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在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信息.
丛佳张肖赵乐军金星龙
关键词:生物毒性测试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营养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