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659)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 相关作者:郑玉新段化伟牛勇戴宇飞宾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基因重组细胞模型研究苯并[a]芘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损伤效应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利用经基因重组构建的具有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代谢活性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为体外模型,研究苯并[a]芘[B(a)P]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效应改变。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的CYP1A1和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EH)的mRNA水平。细胞分0、1、5、10、20μmol/LB(a)P处理组,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技术综合评价B(a)P的有害生物效应,其中核分裂指数、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坏死率等指标评价B(a)P的细胞毒性,微核、核质桥和核芽的发生率检测B(a)P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CYP1A1和mEtI在16tlBE—CYP1A1细胞中有较高表达,mRNA相对含量分别是7.8×10^-4和0.030。B(a)P作用后,16HBE—CYP1A1细胞1、5、10、20μmol/L处理组核分裂指数分别为1.92±0.04,1.71±0.0l,1.61±0.04,1.41±0.01,低于对照组(2.08±0.03);双核细胞率分别为(76.33±3.51)%、(66.33±0.58)%、(51.67±1.53)%、(39.00±1.00)%,低于对照组的(82.67±6.66)%;细胞坏死率分别为(1.93±0.42)%、(2.20±0.53)%、(8.07±0.90)%、(15.27±2.80)%,高于对照组的(0.4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99.94、303.33、240.87,P值均〈0.01)。而凋亡细胞随着B(a)P作用剂量的增加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1.20±0.53)%、(2.00±0.20)%、(1.47±0.12)%、(1.20±0.00)%、(1.20±0.00)%。遗传损伤效应分析中发现,随B(a)P作用浓度的增加,核质桥发生率随之增加,分别为(4.67±2.89)‰、(7.33±1.53)‰、(10.67±2.08)‰、(11.00±1.00)‰;核芽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分别为(2.334-0.58)‰、(4.00±1.00)%。、(5.00±1.00)‰、(7.67±1.16)‰,均有剂量-效应关系(F值分
- 段化伟宾萍刘清君王亚东牛勇刘庆戴宇飞陈雯郑玉新
- 关键词:毒性试验细胞核分裂
- 焦炉逸散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高甲基化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通过观察细胞遗传损伤指标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改变,探讨焦炉逸散物暴露诱导的损伤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1 μmol/L苯并[a]芘[B(a)P]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48 h后,分别用1‰二甲基亚砜(DMSO)和2.5、5.0、10.0、20.0 μg/ml浓度的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对16HBE细胞连续染毒5 d,构建细胞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PCR)检测细胞MGMT甲基化改变,并用RT-PCR检测细胞MGMT mRNA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MGMT蛋白改变;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 与DMSO组相比,MGMT基因在各处理组均有高甲基化改变,并随剂量的增加,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呈下降趋势.DMSO组及2.5、5.0、10.0、20.0μg/ml各剂量组MGMT mRNA及其蛋白的灰度比值分别为1.0、0.96、0.96、0.85、0.32和1.0、1.0、1.1、0.41、0.52.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处理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DNA损伤,DMSO组及2.5、5.0、10.0、20.0μg/ml各剂量组彗星Olive尾距分别为(2.98±1.43)、(4.76±1.79)、(10.09±1.75)、(11.38±1.77)、(11.67±1.88),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F=41.2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细胞的遗传损伤指数与MGM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焦炉逸散物引起的DNA损伤与MGMT高甲基化所致的MGM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 马俊香段化伟黄传峰杨海军戴宇飞牛勇宾萍刘庆郑玉新
- 关键词:焦炉逸散物MGMT基因甲基化彗星实验DNA修复
- 基于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的细胞组学进展和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微核试验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取材,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培养方法,现已有多种试验种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是最常用的试验细胞。也有使用上皮组织脱落细胞、人发毛囊细胞、鱼红细胞、软体动物细胞、蚕豆根尖、紫露草等微核试验报道。
- 段化伟郑玉新
- 关键词:微核试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试验哺乳动物
-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酶,它催化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的代谢。根据基因结构、组织表达和底物特异性可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分为肝外和肝内表达酶。研究表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存在大量多态性位点,一些位点改变将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对化学致癌物的代谢。因此,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多态性最终影响机体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近端消化道肿瘤、肝癌和前列腺癌。本文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遗传易感性关系作一综述。
- 王亚东郑玉新
- 关键词:肿瘤基因多态性
- 多环芳烃暴露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质桥和核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寻找评价多环芳烃致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新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集158名焦炉工和69名非多环芳烃暴露者肘静脉血1ml,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制备涂片,计数核质桥和核芽发生率,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水平;收集研究对象的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结果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质桥率为(9.41±3.73)‰,高于对照组的(1.88±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P〈0.01);其核芽率为(7.13±4.01)%。,与对照组[(2.20±1.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01)。发现核质桥和核芽率与多环芳烃暴露等级具有剂量一效应关系。与男性焦炉工相比,女性焦炉工具有较少的核质桥[(7.14±3.04)%。比(9.63±3.73)‰,t=-2.62,P=0.01]和核芽[(4.71±2.73)‰比(7.36±4.05)%。,t=-2.33,P=0.02]发生率。未发现年龄、吸烟和饮酒等对焦炉工的核质桥和核芽率的影响。结论多环芳烃可致暴露工人染色体损伤增加,核质桥和核芽可以作为焦炉工染色体损伤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
- 段化伟冷曙光潘祖飞牛勇宾萍戴宇飞郑玉新
- 关键词: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