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6665)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程璘令刘雅雅刘君苏柱泉冉丕鑫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肺疾病
  • 4篇疾病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激素
  • 2篇急性加重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疾病患者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疾病患者

机构

  • 7篇广东食品药品...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程璘令
  • 7篇刘雅雅
  • 6篇刘君
  • 5篇苏柱泉
  • 4篇冉丕鑫
  • 2篇李冰
  • 2篇陈荣昌
  • 1篇程磷令
  • 1篇叶枫
  • 1篇钟南山
  • 1篇李时悦
  • 1篇刘升明
  • 1篇李晓燕
  • 1篇顾莹莹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6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22例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122例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2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病因以肺部感染后最常见,57例(46.7%);其他依次为特发性支气管扩张37例、(30.3%)、免疫功能缺陷19例(13.6%)、风湿免疫结缔组织疾病6例(4.9%)、黏液纤毛清除能力障碍5例(4.1%)、气管狭窄3例(2.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以既往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特发性支气管扩张、免疫缺陷。
江霜霜程璘令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病因免疫缺陷
药理剂量维生素C体内抗流感病毒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药理剂量维生素C(5~20mmoL/L)体内抗流感病毒A/CA/7/09(H1N12009)的作用及效果。方法BALB/c小鼠感染流感病毒A/CA/7/09后接受维生素C溶液皮下注射或经口灌胃,对照组为等量生理盐水,每组4~6只小鼠,每天2次,共14d。每天监测小鼠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在不同时间点取小鼠肺组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测定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1B、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干扰素-a(IFN—a)含量;将肺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炎症反应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和药理剂量维生素C治疗,第9天开始生理盐水组出现小鼠死亡,2周内有10%小鼠死亡或体重下降超过25%。而药理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2周内无小鼠死亡或体重下降超过25%。药理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小鼠肺内病毒滴度下降至对照组的1/10~1/100,且肺内病毒更早被清除。感染后第4天,药理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组织中IL-1含量分别为(0.41±0.13)和(1.06±0.27)ng/g(t=9.36,P〈0.05),IL-6含量分别为(2.17±0.47)和(1.07±0.16)ng/g(t=12.2,P〈0.05),IFN-a含量分别为(1.52±0.3)和(0.84±0.19)ng/g(t=6.82,P〈0.05)。肺组织炎症反应(包括坏死性支气管炎、血管周围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和肺泡炎等)较对照组轻。结论药理剂量维生素c能降低肺部流感病毒的滴度,降低肺部炎症反应及感染老鼠的死亡。
程磷令刘雅雅李冰叶枫冉丕鑫
关键词:抗坏血酸流感病毒A型动物
无症状性结节病的预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无症状和肺功能正常的胸内型结节病患者2年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诊的82例胸内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2年内临床症状、肺功能、炎症指标和病理学的改变,比较病情进展者和自愈者在临床和病理上的差异。结果 24个月观察期间,有26例(31.7%)结节病患者部分或全部自愈,32例(39.0%)病情进展恶化,24例(29.3%)病情稳定。自愈组和稳定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观察开始至结束期无明显差异,但进展组有17.1%出现FEV1下降,73.8%出现用力肺活量(FVC)下降,28.3%出现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观察开始时,进展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173.5±37.8)μg/mL比(102.6±82.7)μg/mL和(131.7±57.9)μg/mL,P<0.05],进展组患者在观察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高于观察开始时[(229.2±76.7)μg/mL比(173.5±37.8)μg/mL,P<0.05]。进展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自愈组[(10.6±4.6)%比(8.68±5.2)%,P<0.01]。进展组与自愈组患者的病变肺组织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进展组、稳定组和自愈组支气管黏膜非干酪样肉芽肿阳性率在观察开始时分别为63.6%、54.9%和58.4%,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结束时进展组明显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69.1%比12.7%和36.2%,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阳性率无论是观察开始时还是结束时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结节病患者部分病情进展,血TNF-α和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预示病情将进展。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顾莹莹钟南山
关键词:结节病预后CD8肿瘤坏死因子Α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预测因素的初探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吸入糖皮质醇激素(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预测指标。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COPD患者166例,对照组COPD患者73例,实验组所有COPD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1吸,2次/d),对照组吸入安慰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IL-8、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和肺功能的检测。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FEV1改善的可能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1吸,2次/d)治疗后FEV1改善值为(86±11)ml,而对照组FEV1改善值为(19±16)ml(t=6.205,P〈0.05)。我们对影响ICS+LABA改善FEV1值的可能因素,包括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炎性介质IL-8水平、反应气道炎症水平的FENO,基础肺功能FEV1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诱导痰中炎性介质IL-8水平、FENO基础水平和基础肺功能与FEV1改善无相关;而嗜酸粒细胞〉2.5%(χ^2=3.181,P〉0.05)及治疗后FeNO下降〉10bbp(χ^2=17.237,P〉0.05)与FEV1改善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itc分析显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2.5%和治疗后FeNO降低〉10ppb是影响ICS+LABA改善FEV1的重要因素。结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治疗后FENO下降的水平可成为ICS+LABA改善COPD患者FEV1的预测因素。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李时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甲基化而非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多态性和甲基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66例COPD患者为COPD组,同期与上述COPD患者相似的非COPD人群166例为对照组.使用基因测序法检测两组人群GCLC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各SNP位点的单倍体型与COPD发病的关系.使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芯片(MeDIP-chip)检测两组人群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两组人群GCLC mRNA表达水平和血谷胱甘肽(GSH)浓度的比较.结果 通过直接测序法在GCLC启动子区域鉴定出12个SNP,其中4个SNP,即-2137MT、-129C/T、+27591C/G和+37764MG在COPD组和对照组人群中的发生率超过10%.-129C/T与-2137MT、+27591C/G、+37764MG均处于连锁不平衡.COPD组和对照组人群上述4个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DIP-chip检测显示COPD组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PD组肺组织标本GCL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71±0.48比5.16±0.39,P<0.05),血谷胱甘肽(GSH)水平也低于对照组[109.72±32.38)mg/L比(179.87±46.23) mg/L,P<0.05].结论 中国人群GCL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而非GCLC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
程璘令刘雅雅刘君李晓燕刘升明李冰冉丕鑫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DNA甲基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差异研究被引量:38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ACO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哮喘)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ACOS、59例慢阻肺及53例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肺功能检查结果、诱导痰细胞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定和2年内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结果 ACOS组和慢阻肺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8.0±12.3)岁和(62.0±9.7)岁,均大于哮喘组(43.0±6.2)岁(P<0.05)。ACOS组和慢阻肺组吸烟指数分别为(387±127)年支和(472±91)年支(P<0.05),均大于哮喘组[(72±16)年支](P<0.05)。ACOS和慢阻肺患者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频繁者(每年≥1次)比例分别为21.3%和15.3%,而哮喘患者为7.5%。ACOS组患者2年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53.7±6.6)m L,下降较慢阻肺(42.8±10.4)m L和哮喘患者(24.2±7.9)m L明显。ACOS和慢阻肺患者一氧化氮肺泡弥散量占预计值(DLCO/VA%)分别为(58.4±9.2)%和(64.7±7.1)%,均低于哮喘患者(91.0±7.3)%(P<0.05)。ACOS和哮喘患者诱导痰EOS百分比分别为(11.3±3.9)%和(14.9±11.7)%,均高于慢阻肺组(1.4±0.8)%(P<0.05)。ACOS和哮喘患者FENO水平分别为(39.2±18.7)×10-9mol/L和(46.6±15.4)×10-9mol/L,均高于慢阻肺组(19.5±5.2)×10-9mol/L(P<0.05)。ACOS患者的SGRQ为69.5±9.2,高于慢阻肺组47.0±11.7和哮喘组(31.3±9.7)(P<0.05)。ACOS患者2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为(3.1±1.2)次,多于慢阻肺组(1.4±0.6)次(P<0.05);ACOS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为(2.83±0.96)次,多于慢阻肺组(1.10±0.72)次(P<0.05)。结论 ACOS常见于有特应症特征基础上常年吸烟的老年患者。ACOS临床上肺功能下降更快,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差,易于反复急性加重。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陈荣昌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6例由吸烟和81例生物燃料导致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评分和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肺功能和分级及急性加重的差异。结果 (1)一般情况的差异: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83.5%和16.5%,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14.8%和85.2%(χ2=27.2,P<0.05)。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男性,而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女性;性别矫正后,生物燃料所致的女性COPD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低于吸烟所致的女性COPD患者的BMI。其他指标如年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症状差异:生物燃料和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出现喘息症状多于吸烟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38.3%和11.1%(χ2=17.9,P<0.05)。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比例高于吸烟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43.2%和18%(χ2=16.1,P<0.05);而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合并肺癌比例高于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7.77%和3.7%(χ2=9.7,P<0.05)。(3)肺功能分级的差异:慢阻肺分级上,性别校正后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分级更多见于B级或D级,症状多。(4)急性加重的差异:生物燃料所致和吸烟所致的慢阻肺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的慢阻肺在临床特征上有很多差异: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女性,BMI低,临床症状较多,合并症以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较多,慢阻肺分级多见于B级或D级。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男性,合并症以肺癌较多。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陈荣昌冉丕鑫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生物燃料
糖皮质醇激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对影响糖皮质醇激素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鉴定出影响FEV1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 实验分两组,实验组AECOPD患者接受甲基泼尼松1mg· kg-1·d-1静脉滴注及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除激素以外的其他常规治疗,连续治疗1周.治疗前后对所有AECOPD患者进行诱导痰炎性细胞、炎性介质(IL-6和IL-8)、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和肺功能的检测.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筛选FEV1改善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AECOPD患者经激素治疗后FEV1改善值为(0.32±0.21) L[FEV1%pred改善率为(19.3±10.6)%],而对照组FEV1改善值为(0.13±0.09) L[FEV1%pred改善率为(6.8±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对影响激素改善FEV1值的可能因素,包括气道炎症指标(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IL-6、IL-8和治疗前FeNO水平)、年龄、基础肺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FeNO、IL-8与FEV1改善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0.62和0.54,进一步分析提示诱导痰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FeNO是影响FEV1改善值的主要因素,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比治疗前FeNO对FEV1改善值的影响意义更大.结论 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基础FeNO可作为激素改善COPD患者FEV1的预测因素.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冉丕鑫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