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1038-4)

作品数:6 被引量:215H指数:4
相关作者:申丽霞王璞李婷黄彦凯张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3篇籽粒
  • 3篇籽粒发育
  • 2篇氮肥
  • 2篇氮效率
  • 2篇施氮
  • 2篇土壤
  • 2篇可见分光光度...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分光光度法
  • 1篇氮代谢
  • 1篇地膜
  • 1篇玉米生长
  • 1篇玉米生长发育
  • 1篇玉米籽粒
  • 1篇玉米籽粒灌浆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理指标

机构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申丽霞
  • 4篇王璞
  • 2篇黄彦凯
  • 2篇李婷
  • 1篇张丽丽
  • 1篇孙西欢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籽粒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揭示不同氮效率玉米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籽粒发育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差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3个氮素供应水平N0、N1、N2(施纯氮量分别为0、140、210 kg/hm2)下,对6个不同玉米品种(‘屯玉99’(A),‘并单390’(B)、‘郑单958’(C)、‘晋单65’(D)、‘先玉335’(E)、‘潞玉19’(F))干物质的积累变化和籽粒发育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品种可以分为3种不同氮效率类型:高氮高效型(‘屯玉99’和‘并单390’);双高效型(‘晋单65’和‘先玉335’);低氮高效型(‘潞玉19’和‘郑单958’)。在N1(140 kg/hm2)水平下氮素能够明显促进玉米营养体干物质的积累,促进籽粒产量的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高氮高效型和双高效型品种光合碳量增加,为籽粒提供了充足的碳源;高氮高效性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增加大于籽粒干物质的积累的增加,而双高效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较快。同时,施氮还可以促进这2种类型玉米顶部籽粒发育,增加产量。而低氮高效品种在氮素作用下,营养体干物质有明显增加,籽粒没有明显变化;施氮会促进营养体干物质的转移;同时过高(N2)或过低(N0)的施氮量都会造成其顶部籽粒发育不完善,影响产量。
李婷申丽霞黄彦凯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效率干物质籽粒发育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吸收利用氮效率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确定不同品种玉米的氮效率很有必要。玉米施氮后的生长效果可以在籽粒灌浆期表现出来。很多学者在对于相同的施氮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间的灌浆特性差异方面做出了不少研究,然而对于不同施氮条件下的灌浆特性差异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通过观察玉米灌浆动态,旨在确定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差异的基础上,比较品种间的灌浆特性差异。试验于2013年5月1日—10月7日进行,在大田条件下,以‘屯玉99’、‘潞玉19’、‘先玉335’为材料,对不同供氮水平N0、N1、N2(施纯氮量分别为0、140、210 kg/hm2)下春玉米顶部、中下部籽粒的灌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屯玉99’籽粒鲜重、干重表现为N2>N1>N0,‘潞玉19’表现为N1>N2>N0,‘先玉335’表现为施氮(N1、N2)>无氮(N0),其中N1、N2间差别不大。N1条件下的‘潞玉19’发育优势最为显著,其次是N2条件下的‘屯玉99’,N1、N2条件下的‘先玉335’优势最不明显。施氮对顶部籽粒发育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下部籽粒。
黄彦凯申丽霞李婷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效率籽粒灌浆籽粒发育
玉米穗位叶碳氮代谢的关键指标测定被引量:19
2009年
碳、氮代谢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两大代谢过程,玉米一生中碳、氮代谢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量结果。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穗位叶的碳氮代谢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施氮量在120~180kg/hm2间明显促进玉米穗位叶蔗糖的积累,在120~240kg/hm2间明显促进碳代谢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氮代谢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增强。说明适宜的施氮量可明显促进玉米穗位叶碳氮代谢能力的增强,从而积累较多的同化产物满足籽粒灌浆的需求。
申丽霞王璞
关键词:玉米穗位叶碳氮代谢可见分光光度法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利于保护土壤、水等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并防止土壤和水资源退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中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状况、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分和温度几个方面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减轻土壤水蚀、风蚀的作用,总结了目前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申丽霞王璞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综合特性水蚀风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米不同部位籽粒早期发育的生理指标被引量:3
2009年
为测定玉米不同部位籽粒早期发育的差异及氮素对籽粒发育的影响,实验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施氮水平下(O,120,180,240kg·hm^-2)玉米顶部和中下部籽粒在授粉后5~20d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施氮可明显促进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增加,促进蔗糖分解转化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增强。当施氮量为180kg·hm^-2时,顶部籽粒的体积、干重及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在授粉后20d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酸性蔗糖转化酶AI、中性蔗糖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及淀粉合成酶活性在授粉后5~20d处于较高水平,使顶部籽粒的蔗糖利用能力及淀粉合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促进顶部籽粒发育,减少败育,提高产量。
申丽霞王璞孙西欢
关键词:玉米籽粒发育生理指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69
2011年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现象,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玉米播种后2个月的地表和地下10cm的土壤温度,增加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0~20cm、>20~40cm的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生育进程加快,出苗率和拔节期节根层数及条数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玉米穗粒数增加9.6%,千粒质量增加20.9%,产量增加35.1%。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可行的。
申丽霞王璞张丽丽
关键词: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可降解地膜生长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