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212)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米红任正委周伟杨明旭张田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人口
  • 2篇区域人口
  • 2篇家庭
  • 2篇家庭户
  • 1篇低龄
  • 1篇电力
  • 1篇电力消费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性别比
  • 1篇性别模式
  • 1篇人口城镇化
  • 1篇人口结构
  • 1篇人口普查
  • 1篇生育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投入-产出模...
  • 1篇能耗
  • 1篇能耗研究
  • 1篇年龄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米红
  • 3篇任正委
  • 2篇周伟
  • 2篇杨明旭
  • 1篇余潇枫
  • 1篇封宁
  • 1篇张田田

传媒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CO_2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使用IPCC推荐的方法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中国家庭直接与间接CO_2排放.从家庭户城镇化的视角,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家庭CO_2排放分解为户数效应、城镇化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生活方式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2年,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分别减少0.37人/户、0.6人/户,城镇家庭CO_2排放增加17.4亿t,而农村家庭CO_2排放减少了0.79亿t;收入水平和城乡家庭户数分别对家庭CO_2排放增长贡献24.9亿t、4.64亿t;家庭户城镇化水平拉动3.14亿t间接CO_2排放;城乡家庭消费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高碳化特征,对间接CO_2排放的累计贡献度分别为10.3%、12.8%;能源强度效应累计抑制21.1亿t CO_2排放.
米红张田田任正委周伟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
含迁移要素的区域人口随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以宁波市为例,基于宁波市"六普"与"五普"数据,首先利用年龄别死亡率对同批次队列人口进行年龄移算,即人口留存分析,对比2010年的实际人口数和无迁移模式下的封闭人口数之差,进一步测算两次普查期间分性别、年龄别人口的净迁移量和净迁移率。然后,将迁移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整合,构建多要素随机人口预测模型,预测宁波市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并评估迁移、死亡、出生三要素对人口变动的弹性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人口净迁入对宁波市人口总量变化影响最大,而低死亡率和低出生率是未来50年加剧宁波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未来50年内,劳动力人口净迁入对降低宁波市人口老年负担系数的作用有限。鼓励夫妇生育二孩,优化人才引进与落户机制,尽快建立起应对高龄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长期照护体系,应是宁波市人口政策改革的当务之急。
米红杨明旭
关键词:区域人口
家庭户电力消费的年龄性别模式与节电减排的政策选择被引量:8
2014年
电力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使用最为频繁的二次能源,也是对家庭户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最为敏感的能源。中国家庭户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多元化变动,势必会影响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居民电力消费。文章利用包含家庭户所有成员年龄和性别的CFPS基线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解模型来估算分年龄性别人口的用电量,构建家庭户电力消费的年龄性别模式。结果发现:家庭户中不同年龄性别人口的增加对人均用电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呈现“倒U型”的年龄别模式和“女高男低”的性别模式;25~34岁的女性人口增加对人均用电量具有特殊的正向效应,是家庭户电力消费最重要的行为主体。阶梯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居民电力消费的预测和规划都应充分考虑家庭户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及其变动的影响。
米红任正委
关键词:家庭户电力消费
区域人口城镇化多维特征对居民电力消费的驱动影响--基于浙江省分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人口城镇化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也是居民电力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以往的研究仅考虑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忽略了人口城镇化的异质性模式的影响,且对低层次空间单元的关注不够。文章集成浙江省2000年和2010年分县数据,将区域人口城镇化特征分解为水平、形态、结构和阶段,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对居民电力消费的驱动影响。结果发现: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形态紧凑化、结构本地化、发展阶段高端化、平均家庭户规模缩小、劳动参与率降低对居民电力消费有着显著的驱动影响,而户均房间数减少则有抑制作用。未来新型城镇化应规范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统计标准,提倡紧凑型人口城镇化形态,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加强电力配套保障。
任正委米红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总和生育率、出生性别比的修正与评估研究——基于1982—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1%抽样调查数据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1982—2010年间的四次人口普查、三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人口留存分析法,重构出我国1982—2005年间各年的单岁组人口数;提出一种自修正迭代算法对0岁组的死亡概率和人口数进行了二次修正;进一步测算出各次调查时点的低龄组(0~5岁)人口漏报率。基于以上结果,对1982—2005的总和生育率(TFR)和出生性别比(SRB)进行了修正。"五普"低龄组漏报率最高,合计约10%,女童漏报大于男童漏报;"四普"低龄组总漏报率约为8%,"三普"约为4%。历年的TFR受漏报影响被低估,2000年以来TFR渐趋平稳并缓慢回升。SRB在19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通过对TFR和SRB估算值的线性拟合,认为2010年"六普"时期我国的SRB为118,TFR的下限值为1.595。
米红杨明旭
关键词: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出生性别比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下的城镇建筑能耗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从人口的家庭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城镇建筑能耗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测算,2010~2030年,中国20~39岁的人口从4.46亿下降到3.28亿,减少约1.181亿;2030年全国的平均家庭规模从3.10人下降到2.48人,全国家庭数量将突破5.5亿户;按照现有模式发展,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4.2%.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下,2020年的城镇建筑需求总面积为3.14×10^10m^2,人均住宅面积为37m2,建筑能耗达到1.72×10^9tcetce;2030年的建筑需求总面积为3.84×10^10m^2,人均住宅面积为42m^2,能耗为2.13×10^9tce.从需求角度看,未来建筑规模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未来会出现较大规模的住宅空置和资源浪费.
周伟米红余潇枫封宁
关键词: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