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463)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建军姚忠祥蔡文琴杨辉陈建芳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神经干
  • 4篇神经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2篇神经干细胞迁...
  • 2篇迁移
  • 2篇中药
  • 2篇细胞迁移
  • 2篇发育
  • 2篇干细胞迁移
  • 2篇SVZA
  • 2篇成年
  • 2篇成年大鼠
  • 1篇蛋白
  • 1篇神经发育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中药黄芪
  • 1篇中药注射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刘建军
  • 5篇姚忠祥
  • 4篇蔡文琴
  • 3篇杨辉
  • 2篇秦茂林
  • 2篇陈建芳
  • 1篇张艳
  • 1篇刘运来
  • 1篇谢睿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味黄芪红花丹参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寻找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分化和存活有促进作用的单味中药成分,进而确定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有影响的中药有效成分。方法本研究筛选了黄芪、红花、丹参3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刺激培养的NSCs,观察NSCs的分化状态。结果发现黄芪、红花有明显的促进NSCs分化的作用,其中黄芪效果最佳,而丹参却有促进NSCs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加强。结论黄芪、红花对NSCs的分化起积极作用,丹参对NSCs的分化有毒性作用,也可能促进NSCs的凋亡,为进一步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NSCs的分化机制提供了依据。
刘建军姚忠祥秦茂林陈兴书陈建芳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神经干细胞分化
Mash-1在大鼠SVZa神经干细胞迁移流的发育学表达
2006年
目的了解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mash-1在SVZa神经干细胞迁移流通路中三个不同脑区内的表达模式。方法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在胚胎14d(E14),出生后0d(P0),生后7d(P7)3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SVZa、RMS、OB3个区域mash-1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显示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SVZa、RMS、OB三个区域mash-1的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出生前后(P0)表达最高;免疫组化显示在大鼠脑发育成熟过程中,mash-1表达水平呈现复杂的时空表达模式,在胚胎期SVZa神经干细胞迁移流通路中表达密集,P0时期在嗅球有较高的表达,P7以后mash-1的表达水平普遍下降。结论mash-1可能主要参与调节大鼠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对其迁移和增殖也可能具有积极影响。
刘建军陈兴书姚忠祥蔡文琴杨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室下区
Dbn1在小鼠脑发育过程中表达与定位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小鼠发育调节脑蛋白Dbn1在脑发育中的功能,检测在小鼠脑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和定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脑发育不同阶段(E14,P1和P7d)以及成年(adult),Dbn1蛋白的表达模式和细胞内定位。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各发育阶段全脑的Dbn1蛋白表达模式为:在胚胎14d时即有很高的表达,P1有所降低,P7期又有增加,成年时最低。免疫组化进一步显示:在E14时,Dbn1主要表达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室管膜区域,阳性信号弥散分布在细胞内;在P1期,Dbn1主要表达在海马,室管膜两侧,阳性信号在细胞内定位趋向于细胞周围及突起;P7期,Dbn1主要表达在大脑皮层,海马和神经元核团,阳性信号在细胞内的定位集中在细胞的突起;在成年2个月期,Dbn1的表达明显减弱,仅少量表达在某些神经核团,细胞内定位不十分明显。结论在小鼠发育过程中,Dbn1蛋白在脑内的表达为胚胎期最高随后降低,成年后表达甚微;而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其在胞内的定位呈现出从细胞质向细胞突起集中的趋势,提示Dbn1在调节神经系统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神经元的发育和迁移以及神经网络的建立的调节。
刘建军蔡文琴刘运来秦茂林
关键词: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及中药黄芪对其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谢睿张艳刘建军姚忠祥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中药神经损伤神经发育
BMP-2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通路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明确BMP-2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3个不同区域内的表达模式。方法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SVZa、RMS、OB3个区域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检测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3个区域BMP-2的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OB区表达最高;免疫组化显示BMP-2蛋白在OB区表达也最高,但在SVZa区表达次之,RMS区表达最低。结论确立BMP-2在成年大鼠SVZa、RMS、OB3个区域的表达模式,提示BMP-2可能对成年SVZa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刘建军姚忠祥陈兴书蔡文琴杨辉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
Id2在成年大鼠喙侧神经干细胞迁移流通道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明确Id2在成年大鼠脑内室管膜前下区(SVZa)、喙侧迁移流(RMS)、嗅脑(OB) 3个不同区域内的表达模式。方法 用RT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SVZa、RMS、OB 3个区域Id2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 3个区域Id2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在这3个部位中Id2在OB区表达最弱,在SVZa表达较强,在RMS表达最强。结论 确立Id2在成年大鼠SVZa、RMS、OB 3个区域的表达模式,提示Id2可能对成年SVZa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陈兴书姚忠祥刘建军陈建芳杨辉蔡文琴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ID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