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516A01) 作品数:20 被引量:430 H指数:13 相关作者: 万方浩 李顺鹏 刘万学 周洪旭 韩召军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环境中污染物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HGT)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05年 水平基因转移是不同于垂直基因转移的遗传物质的交流方式。在污染环境这一特异生态环境中,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有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环境中污染物降解基因在微生物间的水平转移,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种群适应污染环境的机理,对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毒理、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污染环境的可修复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污染物生物修复实践中,可以通过调控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增强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更有效地发挥生物修复作用。文章将对环境中细菌间基因交流的机制,污染物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对微生物适应污染环境的机理、水平基因转移对代谢途径的进化及其对污染物生物修复作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瑞福 蒋建东 代先祝 顾立锋 李顺鹏关键词:水平基因转移 降解基因 降解菌 生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 江苏省水稻螟虫发生的新特点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5 2004年 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江苏省水稻螟虫发生的新特点 ,总结了各地螟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提出了螟虫区域性治理对策。 杨荣明 方继朝 朱叶芹 刁春友关键词:水稻螟虫 药剂 抗药性 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间作苜蓿对苹果园生态系统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在苹果园种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可为各类果园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活动的场所,使得虫口密度比对照区提高了1.8倍,生物种类比对照区提高了0.8倍,益害比较对照区提高了1.06倍,达到了招引天敌,恢复果园生态结构、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目的。 翟玉柱 张宝玲 梁凤芹 金忠梅 闫旭东关键词:苜蓿 生态结构 生态系统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时空动态 被引量:42 2002年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增加 5 2 .8%和 1 76 .3% ,棉铃虫幼虫寄生蜂数量分别降低 4 2 .9%和 5 2 .9%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分别增加1 0 .1 %和 2 4 .1 %。常规棉棉田二代、三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为 1 1 .1 %~ 6 5 .0 %和 4 .1 %~ 6 6 .2 % ,Bt棉田为 0 .0 %~ 5 .0 %。就不同类型天敌功能团来说 ,Bt棉田瓢虫和草蛉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减少 8.4 %和 5 .8%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 34 .1 %和 2 0 6 .3% ;Bt棉田食虫蝽和蜘蛛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增加 1 80 .6 %和 71 .2 %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2 9.1 %和 4 83.7%。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发生动态在各类棉田相似。分析认为 :Bt棉田有利于保护瓢虫和草蛉 ,有利于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的增殖 ;Bt棉田棉铃虫天敌群落依次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稳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天敌功能团数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6月下旬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存在“空缺”,7月下旬化防棉田出现天敌控制“空缺”。不同时期捕食性天敌功能团恢复能力? 万方浩 刘万学 郭建英关键词:棉田 BT棉 多样性 丰富度 群落重建 黑膜覆盖控制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效果 被引量:18 2004年 从土壤线虫含量、根结级别和黄瓜生长与产量等方面分析了黑膜覆盖控制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结果显示,黑膜覆盖消毒并经过一个黄瓜生长季以后,土壤5、10、15、20、30cm线虫数量比对照减少26.9%、13.9%、2.9%、1.9%和0.9%。控制效果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同时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减少5%。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占总量的97.7%~98.5%。从对根系的危害来看,覆黑膜后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病程度比对照明显下降,为害为 级,而对常规药剂消毒的植株根系为害达到 级。黑膜覆盖消毒不仅使黄瓜产量提高6%,畸形瓜率下降(黑膜覆盖下畸形率为10%,对照为60%),而且成本比药剂消毒低57%。尽管黑膜覆盖消毒对土壤线虫含量的控制效果不太理想,但从黄瓜生长和产量以及根结着生来看,其控制效果仍然优于药剂消毒。这说明黑膜覆盖主要以降低线虫活性和侵染能力、推迟侵染时间为特征。初步得出结论,经过40d黑膜覆盖消毒可有效控制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生及危害。 刘晓英 杨修 马春森关键词:根结线虫 黑膜覆盖 黄瓜 一株三唑磷降解菌mp-4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6 2005年 从长期经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mp-4,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 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mp-4菌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对三唑磷的降解率为98.3%.在25~37℃、pH值为6.6时生长较好,27~32℃、pH7.5~8.8时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在水稻大田试验中,米壳的三唑磷残留去除率为91.9%,糙米的三唑磷残留去除率为100%. 戴青华 张瑞福 蒋建东 顾立锋 李顺鹏关键词:三唑磷 大田试验 生理生化 去除率 降解特性 降解菌 敌敌畏烟剂防治大棚黄瓜瓜蚜的物理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大棚黄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虫害-蚜虫(瓜蚜)的烟剂防治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温度、湿度和烟剂剂量3因子的不同水平与敌敌畏烟剂防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大棚温度和湿度能够达到减少敌敌畏烟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其最优方案为:防治时大棚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为55%~75%,施用有效成分70g/667m^2的敌敌畏烟剂,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瓜蚜致死率可达到96.88%以上。 任娜 杨修 刘晓英 马春森关键词:黄瓜 瓜蚜 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被引量:42 2005年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对2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田绿盲蝽LyguslucorumMayre的发生与为害进行的系统调查表明,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4次,Bt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为害较为严重,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种群密度为7.2头10株,显著高于防治指标,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19.4%;采用当地棉农化学防治方法施用农药7次,Bt棉田绿盲蝽发生为害较轻,发生高峰期(8月中旬)种群密度为2.0头10株,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4.8%。讨论指出绿盲蝽已成为转Bt基因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应加快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田的生态调控研究。 郭建英 周洪旭 周洪旭 万方浩 刘小京关键词:转BT基因棉 绿盲蝽 转BT基因 发生为害 BT棉田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3 2003年 评述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 .其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目标害虫的抗性和对非目标生物群落的变化 .目标害虫与转基因抗虫棉的互相作用和抗虫棉杀虫毒素的时空表达方式是目标害虫抗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转基因抗虫棉田中 ,虽然对目标害虫的防治次数大为减少 ,但害虫和天敌群落的稳定性仍不如常规棉田 ,某种次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 马骏 高必达 万方浩 郭建英关键词:BT抗虫棉 生态风险 抗虫性 害虫综合治理 安全性评价 污染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2 2005年 采用添加有机磷农药的选择性培养基,在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7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mp-1鉴定为Pseudaminobactersp.,菌株mp-2为Alcaligenessp.,菌株mp-7为Brucellasp.,其他菌株为Ochrobactrumsp.。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系统发育分析和染色体ERIC-PCR指纹图谱扩增表明有机磷农药长期污染的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张瑞福 吴旭平 樊奔 何健 蒋建东 李顺鹏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降解菌 系统发育 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