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25003)

作品数:23 被引量:229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学军张巍胡丹胡俊栋沈亚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多环芳烃
  • 6篇土壤
  • 4篇PAHS
  • 3篇离子
  • 3篇离子强度
  • 2篇荧光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水体
  • 2篇天津表土
  • 2篇通量
  • 2篇土壤胶体
  • 2篇污染
  • 2篇粒径
  • 2篇胡敏酸
  • 2篇表土
  • 2篇巢湖
  • 2篇巢湖水体
  • 2篇城市大气
  • 2篇PH
  • 1篇点源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作者

  • 22篇王学军
  • 11篇张巍
  • 6篇胡丹
  • 5篇叶友斌
  • 5篇胡俊栋
  • 5篇沈亚婷
  • 4篇李爱民
  • 4篇欧浪波
  • 3篇张树才
  • 3篇童银栋
  • 2篇李素菊
  • 2篇李文慧
  • 2篇刘瑞民
  • 2篇戴永宁
  • 1篇郭明
  • 1篇周丰
  • 1篇罗定贵
  • 1篇赵靖宇
  • 1篇魏文
  • 1篇沈琼

传媒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程度不同的土壤对芘的吸附作用
2011年
将北京东灵山和云南曲靖采集的山地土壤样品分别用芬顿试剂和次氯酸钠梯度氧化后,进行芘的批量吸附实验.用O/C极性指数和TOC覆盖指数并辅助电镜扫描图对吸附系数进行拟合和解释.次氯酸钠氧化后云南土壤的O/C指数在高平衡浓度下(c=0.1cs,c=0.5cs)与lgKOC显著相关,R2达到0.752 7和0.859 9.次氯酸钠氧化的东灵山和云南土壤以及芬顿试剂氧化的云南土壤的TOC覆盖指数在高平衡浓度下对lgKOC也有很好的预测能力,R2介于0.221 5~0.887 8之间.芬顿试剂和次氯酸钠对土壤的氧化效果存在差异,芬顿试剂趋于将土壤表面的疏松结构氧化消减,使颗粒外表面更平滑,次氯酸钠溶液趋于将土壤表面氧化成更疏松的表观形态,增加表面积.土壤母质、有机质含量、组成和分布以及土壤氧化导致的疏松有机质的裸露等原因都可能成为影响土壤吸附芘的原因.
沈亚婷李爱民胡俊栋王学军
关键词:土壤化学氧化芬顿试剂次氯酸钠
北京城区大气多环芳烃的沉降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从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采集了北京市区的降尘和大气TSP,分析了其中的PAHs和降尘的粒度。降尘颗粒大部分在100μm以下,体积平均径和中位径D50的范围分别为18.89-53.117μm和11.59-28.98μm。全年降尘平均沉降通量为0.451 9 t/(km2.d),冬季高,夏秋季低;∑16PAHs的沉降通量平均为4.76 g/(km2.d),冬季高,夏季低,与同期的大气SO2的API指数显著相关。TSP中的∑16PAHs与降尘中的∑16PAHs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成分谱一致。PAHs的沉降速率变化范围为0.004-5.46 cm/s,夏季高、冬季低。交通沿线∑16PAHs的沉降通量远远高于非交通线的沉降通量。
叶友斌张巍胡丹欧浪波王学军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尘沉降通量沉降速率
北京城市道路积尘多环芳烃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09年
对北京城市不同道路类型的道路积尘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采样,分别分析了道路尘的粒径、多环芳烃及TOC。道路积尘的粒径呈三峰态分布,<75μm部分的颗粒所占体积最大,>214μm部分颗粒所占体积最小。>214μm这部分颗粒中的多环芳烃质量分数最低,<75μm和75~214μm这两部分颗粒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但由于<75μm部分颗粒所占的体积和质量比例最大,这部分颗粒的多环芳烃累积量所占比例最高。不同道路的积尘粒径存在差异,海淀路和成府路机动车道的积尘颗粒相比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颗粒更粗。由于粒径分布的差异和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的差异,不同类型道路的多环芳烃累积量的粒径分布呈现差异。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和累积量的粒度分布也呈现季节差异,冬春季<75μm颗粒中的多环芳烃质量分数最高,多环芳烃的累积量所占比例也较夏秋季高。在三个粒级中,TOC与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高比例的细颗粒及细颗粒中的多环芳烃使得道路积尘再悬浮进入大气以及随湿沉降进入地表径流的环境风险加大。
叶友斌张巍王学军
关键词:粒径分布多环芳烃累积量TOC
几种物理因素对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持留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近些年来,环境研究者对纳米颗粒的迁移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环境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工程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行为的系统探讨还很不足,尤其是对其在有机质(NOM)存在条件下迁移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本研究选用四氧化三铁磁纳米颗粒(MENP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填充柱淋溶实验法,对其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行为展开探讨,其目的是考察几种主要介质环境物理因素对其在天然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纵向淋溶过程及其在介质中持留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利吸附条件下的MENPs集聚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持留及迁移性能取决于多种合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孔隙水流速增大时,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性增强,持留性减弱,持留MENPs在介质中的逐层分布随孔隙水流速改变而变化;而且,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性与介质颗粒的表面物理性质也有关,天然有机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石英砂表面的异质性。另外,介质颗粒粒径大小也是影响MENP-介质间持留机制的重要因子。当多孔介质颗粒粒径大小改变时,MENPs穿透曲线及持留分布曲线随之变化明显,MENPs的吸附沉积机制也相应有所不同。
胡俊栋鞠莉寇小明王学军金妍
关键词:饱和多孔介质迁移物理因子有机质
基于高光谱特征提取的藻类叶绿素a反演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选取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的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藻类光谱试验,同步测定其ρ(叶绿素a),并分别建立基于混合高斯函数的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高光谱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模型的非线性参数拟合,提取这2种藻的高光谱特征,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反演得到分解后的高光谱信息模型的峰高(hi)与ρ(叶绿素a)的定量模型,实现对水体中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ρ(叶绿素a)的预测.结果表明:藻类高光谱特征提取算法能有效揭示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光谱本质特征,并得出相应的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反演模型.
魏文高艳周丰张巍张树才王学军
关键词: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
土壤腐殖酸的光谱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研究土壤中腐殖酸的光谱特性.结果显示,富里酸在0—45mg·l-1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正相关,浓度大于45mg·l-1时,二者的线性关系趋弱,非线性关系明显.pH值对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影响,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强,pH值在4.5—10之间的变化不显著,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当pH值超过10以后有所减弱.荧光光谱在酸性条件下呈现一定程度的蓝移,碱性条件下则呈现红移.
李文慧李爱民张树才王学军
关键词:土壤富里酸胡敏酸荧光强度
北京地区表土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采集了北京地区161个表土样品,测定了其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利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解析出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3种来源,并定量计算了3种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特征污染源为煤炭燃烧/交通排放、焦炉及石油,3种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贡献率分别为48%、28%和24%,对15种PAHs总量的贡献量均值分别为16.36、4.63和3.70μg·kg-1。燃煤/交通源表现为市中心源强高于郊区,焦炉源在大部分区县中存在单一高值点,石油源在市中心及五环外环带呈点状分布。据此推断,北京地区PAHs的源贡献与北京地区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划有关,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划的改善是控制北京地区表土中多环芳烃的有效途径。
沈亚婷王开颜张树才叶友斌沈琼胡俊栋王学军
关键词:多环芳烃表土多元线性回归
北京城市道路积尘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从2006年4月至2007年7月,对北京市不同类型道路的路面积尘进行了16个月的连续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交通道路路面积尘的3种粒径中∑16PAHs范围为123.71~18489.5ng/g,其16个月的几何均值为2378.28~4834.68ng/g,其中以3、4环为主。冬春季路面积尘中的多环芳烃含量高于夏秋季;交通道路路面积尘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均比对照点高,不同类型的道路也呈现出差异,在同一条道路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叶友斌张巍王学军
关键词:多环芳烃
离子强度、pH对土壤胶体释放、分配沉积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采用重力沉降法,根据司笃克斯(Stokes,1945)定律结合分速离心法提取两种粒径等级的自然土壤胶体样品。利用美国EPA批处理实验方法,进行一系列实验室静态吸附、解吸实验,并获取相应的动力学解离/沉积曲线以及热力学等温平衡解吸/吸附曲线。通过对土壤胶体释放/沉积速率、解离效率和解吸因数等行为因子的定量解析,描述自然土壤胶体的释放、稳定、沉积/分配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考察土壤水溶液pH/离子强度、胶体粒径因素对土壤胶体释放、分配沉积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溶液pH的增大及离子强度的减小对土壤胶体的稳定和释放起促进作用,但对胶体向土壤颗粒中的沉积过程是不利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能够改变土壤胶体表面带电荷状态,改变土壤胶体与土壤介质表面吸附排斥作用力的大小,提高或降低土壤胶体与介质表面的碰撞接触效率,从而表现出土壤胶体在土壤介质中的沉积分配行为上的变化。粒径大小对土壤胶体的释放沉积行为影响明显。大粒径土壤胶体颗粒较小粒径颗粒更容易向土壤介质表面分配沉积。由此可知,土壤介质对土壤胶体持有和吸附的能力是与胶体颗粒粒径大小密切相关的,这主要是因为颗粒粒径大小能够有效的影响胶体颗粒与介质表面间的反应能量。土壤胶体沉积分配动力学曲线揭示,土壤胶体向土壤介质的分配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土壤介质对土壤胶体的持留吸纳能力随时间而逐渐减弱。分配系数被证实是表征和分析土壤胶体沉积分配过程受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的有效过程因子。
胡俊栋沈亚婷王学军
关键词:土壤胶体离子强度PH粒径浊度
天津地区表层土壤PAHs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在空间尺度划分和区域化分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天津地区表层土壤PAHs不同空间尺度上区域化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形成分布特征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块金尺度上,16种PAHs的区域化分量的空间分布都比较零散,表现出局部小块的形式;与块金尺度相比,虽然在小尺度上PAHs区域化分量的空间分布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分布特征却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空间递变规律较好;与块金尺度和小尺度空间相比,天津地区PAHs在大尺度空间上的区域化分量基本上均匀分布。在成因上,大气运移可能是决定土壤PAHs浓度空间递变方向和梯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河流是另外一个主要环境因素。
刘瑞民王学军张巍
关键词:天津表土多环芳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