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4072)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俞炜周持兴刘春艳林珊珊尤金秀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支链
  • 3篇聚碳酸
  • 3篇长支链
  • 2篇酸酯
  • 2篇碳酸酯
  • 2篇聚乳酸
  • 2篇聚碳酸酯
  • 2篇共混
  • 1篇亚甲基
  • 1篇熔融
  • 1篇熔融共混
  • 1篇山梨醇
  • 1篇钛酸
  • 1篇钛酸四丁酯
  • 1篇酯交换
  • 1篇酯交换反应
  • 1篇拓扑
  • 1篇拓扑结构
  • 1篇流变学
  • 1篇流场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周持兴
  • 4篇俞炜
  • 2篇林珊珊
  • 1篇王俊
  • 1篇尤金秀
  • 1篇刘春艳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流场中聚乳酸/聚碳酸酯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及其形态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选用钛酸四丁酯作为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研究了流场中不同组分比的PLA/PC共混体系酯交换反应机理及酯交换反应对不同组分比的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PLA/PC共混体系中是否含有催化剂,酯交换反应次数、参与酯交换反应的PC的含量、生成的共聚物中PC链段的含量及生成的共聚物的总质量和总摩尔数均随组分中P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催化剂的加入更拉大了这种差距.主要原因是与PC作为连续相相比,当PLA作为连续相时PLA链段沿界面的取向程度更高,从而导致进行多次酯交换反应的几率增加.添加催化剂后,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导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导致PLA/PC 30/70体系界面反应的机理发生改变.钛酸四丁酯有效地促进了PLA/PC体系的酯交换反应,使分散相的尺寸都得到不同程度降低,尤其当PLA为连续相时催化产生的共聚物的总摩尔数更多,从而使PLA为连续相时的分散相粒径较PC为连续相时降低的更多.
刘春艳周持兴俞炜
关键词:聚乳酸聚碳酸酯钛酸四丁酯酯交换反应
长支链聚乳酸与凝胶成核剂共混物的结晶行为被引量:1
2013年
在聚乳酸中引入长支链结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并与成核剂1,3∶2,4-二苯亚甲基山梨醇(DBS)/聚乙二醇(PEG)凝胶混合,研究了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后长支链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加快,在熔体降温过程中即发生结晶,起始结晶温度高于130℃,在升温过程中的冷结晶消失,于125℃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小于1 min.结晶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成核密度的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DBS纳米纤维的成核作用、产生长支链的PETA与DBS纤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PEG增塑作用相互协同的结果.
尤金秀俞炜周持兴
关键词:熔融共混成核剂
长支链聚碳酸酯丁二酯的制备及表征
<正>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PBC)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存在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材料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于此,本文对聚碳酸酯丁二酯进行反应共混改性,通过官能团反应的方法...
林珊珊王俊俞炜周持兴
文献传递
长支链聚碳酸丁二酯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14年
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丁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系内加入多官能团单体的方法来制备长支化的聚碳酸丁二酯。探索出了一种用酸酐类和环氧类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高支化度、高分子量的聚碳酸丁二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长支化结构的产生,并推测了制备长支化聚碳酸丁二酯的官能团反应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支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聚碳酸丁二酯相比,改性后的样品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长支化样品的力学性能最优。
林珊珊俞炜周持兴
关键词:长支链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