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

作品数:541 被引量:2,981H指数:22
相关作者:甄汉深丘琴潘宇政吕军影林中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1篇医药卫生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2篇中医
  • 41篇壮医
  • 40篇细胞
  • 33篇色谱
  • 32篇疗效
  • 27篇液相色谱
  • 27篇相色谱
  • 27篇高效液相
  • 27篇高效液相色谱
  • 25篇中药
  • 24篇色谱法
  • 22篇血管
  • 22篇壮药
  • 22篇胶囊
  • 21篇中医药
  • 20篇药疗
  • 20篇药疗法
  • 20篇液相色谱法
  • 2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7篇活性

机构

  • 199篇广西中医药大...
  • 101篇广西中医药大...
  • 68篇广西中医药大...
  • 50篇广西医科大学...
  • 33篇柳州市中医院
  • 27篇桂林医学院附...
  • 2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7篇广西壮族自治...
  • 12篇钦州市中医医...
  • 11篇广西中医药研...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桂林市中医医...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9篇南宁市中医医...
  • 8篇广西中医学院
  • 7篇广西药用植物...
  • 6篇广西中医学院...
  • 6篇桂林医学院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24篇甄汉深
  • 22篇丘琴
  • 19篇潘宇政
  • 14篇吕军影
  • 13篇徐宏
  • 13篇林中
  • 10篇宾彬
  • 10篇田元春
  • 10篇贾微
  • 10篇甄丹丹
  • 9篇李小玲
  • 9篇黄瑾明
  • 9篇李林轩
  • 8篇卢昌均
  • 8篇刘国成
  • 8篇韦坤华
  • 7篇冯纬纭
  • 7篇周哲屹
  • 7篇韦冰心
  • 6篇岳桂华

传媒

  • 26篇时珍国医国药
  • 26篇广西中医药
  • 22篇中国民族民间...
  • 16篇广西医学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大众科技
  • 13篇中国药房
  • 10篇中国民族医药...
  • 10篇辽宁中医杂志
  • 10篇广西中医药大...
  • 9篇亚太传统医药
  • 8篇河北中医
  • 8篇河南中医
  • 8篇中医药导报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医药导报
  • 6篇中医杂志
  • 6篇中成药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6篇2020
  • 35篇2019
  • 47篇2018
  • 79篇2017
  • 71篇2016
  • 86篇2015
  • 92篇2014
  • 52篇2013
  • 32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5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岗松总黄酮提取工艺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优选岗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岗松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 min,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1.43%。结论: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邱宏聪刘布鸣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岗松
骨碎补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IL-2含量及Casepac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Casepase-3表达和血清IL-2含量变化的规律及骨碎补对其干预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参照Feeney自由落体冲击造模法复制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只给予切开头皮。于伤后4 h给药组灌食骨碎补水提取物,其余两组灌食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灌胃后24 h、72 h、168 h分别通过TUNEL法、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检测脑细胞凋亡、Casepase-3表达和血清IL-2含量。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后脑细胞随即出现显著凋亡并一直持续至168 h,凋亡程度于伤后24 h达到高峰,此后逐步下降。血清IL-2含量于伤后24 h明显降低,此后逐步回升。Casepase-3表达于伤后24 h明显升高,并一直持续至168 h,三个时段没有明显变化。服用骨碎补后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在伤后24 h血清IL-2含量下降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而Casepase-3表达未受影响。结论:骨碎补具有抑制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能对抗血清IL-2含量下降有关。
潘宇政王文竹韦锦斌黄李平李凯
关键词:骨碎补重型颅脑损伤TUNELCASEPASE-3
广西产中华芦荟指纹图谱研究
2019年
本文旨在建立广西产中华芦荟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以广西产中华芦荟为实验对象,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对广西不同产地的中华芦荟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0批中华芦荟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各批药材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平均值在0.9以上;HPLC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本法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初步为广西产中华芦荟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何玲甄丹丹莫缓恒何柳艳张淼甄汉深
关键词:中华芦荟HPLC指纹图谱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 Med、EMBASE、CBM、VIP、CNKI、万方数据库和ISI Proceedings、ICTRP、Chi CTR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10月1日。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profiler3.6软件基于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评级。结果共纳入2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1 518名试验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相比,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可降低患者病死率(OR=0.47,95%CI[0.33,0.65],P<0.000 1),提高有效生存率(RR=1.36,95%CI[1.01,1.82],P=0.04)及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GCS提高更明显(治疗后1周,MD=1.82,95%CI[1.15,2.49],P<0.000 01。治疗后2周,MD=1.88,95%CI[1.21,2.55],P<0.000 01),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皮肤过敏反应,OR=1.26,95%CI[0.33,4.76],P=0.74。肝肾功能异常,OR=0.32,95%CI[0.03,3.18],P=0.33。消化道溃疡出血,OR=12.71,95%CI[0.68,237.40],P=0.09)。基于GRADE系统,各结局指标的证据治疗从"极低质量"至"低质量",推荐等级为弱推荐。结论现有资料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能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但由于现有RCT的质量普遍偏低,故该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
刘培凤刘启华凌江红Akarayosapong Pichamon李东鑫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颅脑损伤
隔物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9年
隔物灸沿用历史悠长,既可通过灸法的作用起疏通经络的疗效,也可使用隔衬药物借灸法的导引作用将药力送达病灶,疗效肯定。近年来,隔物灸法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隔物灸的传统单方到组合方药的隔衬应用,到治疗选穴及形式的灵活多变,均有文献报道,临床获效显著。文章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隔物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以掌握该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为隔物灸法的后续研究及规范化进程提供指导。
方誉罗莎李瑞胜吴敏罗刘军
关键词:隔物灸功能性便秘
中医药调控IL-1治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炎症已成为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第七大因素,而白细胞介素-1(IL-1)是炎性微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时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同时炎性微环境致病特点与现代中医学"癌毒"的理论相吻合。查阅近年中医药调控IL-1家族分子治疗肿瘤机制的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并做出概括及评价,从中医药主要调控IL-1α、IL-1β和IL-18因子治疗肿瘤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更系统化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应杉荣震莫春梅陈亚栋莫媛郑伟平王同彪
关键词:中医药IL-1肿瘤
生姜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动物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物(ginger root extract)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beta,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rner's disease,AD)大鼠大脑海马区内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生姜提取物对AD的可能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健康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假手术(SOP)组和手术(OP)组,分别为10只和50只,SOP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OP组侧脑室注射Aβ25~35。造模成功后,再将OP组随机分成生姜提取物低剂量组(OP+LGRE组)、生姜提取物中剂量组(OP+MGRE组)、生姜提取物高剂量组(OP+HGRE组)、石杉碱甲组(OP+HPA组)及空白对照组(OP+BC组)。各组大鼠予灌胃相应药物(OP+B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以NF-κB、IL-1β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大鼠大脑炎症系统指标及病理的变化。结果 OP+HGRE组、OP+HPA组NF-κB、IL-1β的阳性表达活性明显升高;在OP+LGRE组、OP+MGRE组干预效果不显著。结论生姜提取物在高剂量时对AD大鼠具有提高NF-κB、IL-1β阳性表达活性的作用。
曾高峰张志勇鲁力肖德强宗少晖何建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大鼠动物模型炎症反应
中医针刺及推拿对抽动障碍合并寰枢关节错位临床疗效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及推拿对抽动障碍合并寰枢关节错位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康复专科门诊符合儿童抽动障碍及寰枢关节错位诊断的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推拿的治疗,比例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两组患儿抽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YGTS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及推拿治疗抽动障碍合并寰枢关节错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覃中华黄任秀胡怡佳曾懿懿宋奕勇
关键词:中医针刺推拿抽动障碍寰枢关节错位临床疗效
地枫皮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培养地枫皮种苗,为人工栽培提供优良地枫皮种苗。以地枫皮的茎段、顶芽作为外植体,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丛生芽,进而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地枫皮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MS+2.0 mg/L 6-BA+1.0 mg/L KT+0.3 mg/L NAA较有利于丛生芽继代增殖,增殖系数为3.2;培养基1/2MS+1.0 mg/L IAA较适宜诱导地枫皮无菌芽的生根;在适宜的基质上移栽,地枫皮种苗成活率为70%。得出的方法具有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繁殖系数较高等优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将为地枫皮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李小泉韦坤华王艳石云平李林轩
关键词:地枫皮丛生芽
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辅舒良鼻喷雾剂以及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并对背廊拔罐法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序列的生成方法,将200例AR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组(试验组)、辅舒良组(对照A组)、西替利嗪组(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壮医莲花针叩刺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A组给予辅舒良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B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各组疗程均为10 d,停1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特异性Ig E(S-Ig E)、白三烯(LT)、白细胞介素-4(IL-4)、IL-9 m RNA、干扰素-γ(IFN-γ)、Thl/Th2细胞、Th17细胞因子(IL-17)等的影响。【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治疗组的S-Ig E、LT、IL-9 m RNA、IL-4、IL-17水平降低,IFN-γ、Th1/Th2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Ig E、LT、IFN-γ、Th1/Th2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5)。(3)在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AR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S-Ig E、LT、IL-9 m RNA、IL-17的表达,并通过降低Th2、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调节Th1/Th2失衡而发挥作用。
信楠杨培培黄瑾明黄贵华叶辉信黄卓燕李婕冯纬纭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白三烯IL-9MRNATH1/TH2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