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JA08202S)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巫洪亮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夹缝生存中的艰难“言说”——1957:《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微观透视被引量:1
- 2010年
- 1957年《诗刊》的"编者"采取"投其所好"、"放大描摹"和"谨小慎微"话语方式,建构应对国家意识形态、顺应国家权利主体和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的文学文本——"编后记"。《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的时代特性,展现了1950年代政治—文化语境与文学话语讲述方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文学期刊"言说"的艰难。
- 巫洪亮
- 关键词:话语方式
- “文化翻身”的可能及限度——1958年“新民歌运动”中“工农创作”现象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工农"诗人的"文化翻身",既有"真实"的一面,又有"虚幻"的一面;既是一种"解放",又不是真正的"解放";既存在"翻身"的"可能",又是有"限度"的"翻身"。"工农"诗人经历了"无权说"到"有权说",从"无法说"到"学会说",从"不敢说"到"大胆说"的"文化翻身"的过程。而"新民歌"的生产方式、创作主体对"解放"的短视以及意识形态的伦理诉求,则是规限"工农"实现真正"文化翻身"的显性或隐蔽因素。
- 巫洪亮
- 论超越审美的“工农兵”形象符号——《诗刊》(1957-1964)“工农兵诗歌”研究
- 2009年
- "工农兵"是《诗刊》(1957-1964)"工农兵诗歌"中极为重要的意象。创作主体以超越审美的方式对它进行重构与想象,并最终完成了合乎时代理性诉求的完美化"工农兵"形象的建构。符号化的"工农兵"形象,有效地参与到"十七年"民族文化和时代理性的重构过程之中。它既激发了人们对新的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又锻造了一种新的民族国家精神;既确证了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又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既简化了人们对时代精神的认知与接受,又让人们在虚拟的镜像中收获激情与快感。
- 巫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