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1-CXB-24)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林焱斌李仁斌庄研熊圣仁熊国胜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加长型
  • 2篇股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变化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有效性
  • 1篇愈合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分析
  • 1篇术式
  • 1篇术式治疗
  • 1篇双重建钢板
  • 1篇髓内
  • 1篇锁定板
  • 1篇同侧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林焱斌
  • 4篇李仁斌
  • 3篇熊国胜
  • 3篇熊圣仁
  • 3篇庄研
  • 2篇余光书
  • 2篇张怡元
  • 1篇林伟
  • 1篇王卢林
  • 1篇蔡崇旺
  • 1篇林提金
  • 1篇杨荣源
  • 1篇林任
  • 1篇罗艺
  • 1篇郑亚才
  • 1篇柯顺忠
  • 1篇严康宁
  • 1篇黄显贵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前路双重建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难复性Tile 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固定植骨治疗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取髂骨松质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8(8—24)个月的随访,骶髂关节在解剖位或功能位融合。3例术前合并腰骶丛不完全损伤者,在3-4个月内完全恢复。按照Tornetta和Matta复位评定标准:优24例,良8例,可7例,优良率82.1%。根据Majeed功能评分系统:优22例,良9例,可8例。优良率79.5%。结论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固定与植骨治疗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复位、固定可靠、稳定性好。有利于骶髂关节融合、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柯顺忠林焱斌严康宁郑亚才杨荣源罗艺王卢林林提金
关键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难复性前路
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18根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根。制作成股骨颈完全无移位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下内侧皮质缺损5 cm的骨折模型。依据标准技术分别予以PFLP、加长型PFNA、加长型PFN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轴向压缩破坏试验。结果加长型PFNA组轴向抗压刚度最高,为(130.61±5.51)N/mm;加长型PFN组其次,为(56.25±4.07)N/mm;PFLP组最低,为(3.59±2.52)N/m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37.77,P<0.001)。PFLP组扭转刚度最高,为(1.30±0.23)Nm/°;加长型PFNA组其次,为(0.86±0.28)Nm/°;加长型PFN组最低,为(0.38±0.07)N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05,P<0.001)。加长型PFNA组破坏载荷最大,为(3 072.72±216.81)N;加长型PFN组其次,为(2 726.94±182.78)N;PFLP组最小,为(1 877.61±284.87)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31,P<0.001)。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时,加长型PFNA较PFLP、PFN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李仁斌林焱斌庄研熊国胜熊圣仁张怡元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板生物力学
定量评价骨折愈合的有效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骨痂的数量、质量及力学性能均可随骨折愈合过程而发生改变,通过骨痂影像学寻找量化指标监测骨折愈合过程是目前研究热点。通过X线平片、双能X线、定量CT与定量超声等可对骨折愈合进行有效性评价。本文就骨痂的生成量测定、骨痂的矿化率改变、骨痂的力学性能变化等方面对定量评价骨折愈合的有效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余光书林焱斌
关键词:骨折骨痂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加长型PFNA闭合复位微创穿钉固定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加长型PFNA(320~380 mm)微创经皮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139例患者资料,男104例,女35例;年龄18~86岁,平均48.8岁;ⅠA型58例(41.73%,58/139),ⅠB型25例(17.99%,25/139),ⅠC型4例(2.88%,4/139),Ⅱ型28例(20.14%,28/139),ⅢA型12例(8.63%,12/139),ⅢB型5例(3.60%,5/139),Ⅳ型7例(5.04%,7/1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h至12 d,平均4.2 d。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疗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骨折术后疼痛。结果139例患者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78.6 ml;除16例(ⅠC、ⅢB、Ⅳ型)严重长段粉碎骨折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在术后4~10 d下地扶拐行走。139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4例于术后2~4个月发生断钉,6例于术后1~10 d出现内旋畸形,均给予二次手术;5例于术后3天至6个月出现轻度外旋;8例于术后3~6个月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均未进一步治疗。13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6.8个月,平均3.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5~98分,平均92分,其中优108例、良22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93.53%(130/139)。术后VAS评分为0~6分,平均0.8分;其中不痛93例,轻度疼痛33例,中度疼痛13例,25例偶尔需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结论加长型PFNA微创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的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有效固定。
林焱斌李仁斌熊国胜庄研熊圣仁黄显贵张怡元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
改良组合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探讨改良膝关节侧方小切口微创内固定辅以同期关节镜下修复、重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组合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改良组合术式治疗的21例单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17~68岁,平均39.7岁;左侧10例,右侧11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4例,V型6例,Ⅵ型2例.合并伤: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髁间嵴撕脱4例),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半月板损伤19例,内侧副韧带4例,外侧副韧带2例.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asmussen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5~14.6周,平均14.2周.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8~92分,平均87.6分;依据Rasmussen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0.5%.术后无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膝关节侧方小切口微创内固定辅以同期关节镜下修复、重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组合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损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林焱斌林伟林任李仁斌熊国胜庄研熊圣仁蔡崇旺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微创性
骨性关节炎与软骨细胞蛋白质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多发于膝关节,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是造成老年人疼痛、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显示,膝骨性关节炎的总发病率为11.7%,女性为14.7%,男性为8.9%;40~49岁的发病率为18.6%,
余光书林焱斌李仁斌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