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5DKA21000)

作品数:105 被引量:930H指数:17
相关作者:郭巧生房海灵申海进罗夫来俞艳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3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种质
  • 10篇野菊花
  • 10篇种质资源
  • 10篇菊花
  • 9篇植物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甘薯
  • 7篇性状
  • 7篇百蕊草
  • 5篇选育
  • 5篇液相
  • 5篇种子
  • 5篇挥发油
  • 4篇多糖
  • 4篇皮素
  • 4篇槲皮素

机构

  • 27篇中国热带农业...
  • 19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海南大学
  • 8篇云南省农业科...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贵州大学
  • 5篇常州卫生高等...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江西省林业科...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昆明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篇郭巧生
  • 10篇申海进
  • 10篇房海灵
  • 8篇罗夫来
  • 7篇尼章光
  • 7篇张丽霞
  • 7篇洪建基
  • 7篇俞艳春
  • 7篇曾日秋
  • 7篇刘国道
  • 6篇白昌军
  • 6篇石晋丽
  • 5篇黄洁
  • 5篇马洁
  • 5篇解德宏
  • 5篇甘学德
  • 5篇王美存
  • 5篇陈华蕊
  • 4篇耿晓萍
  • 4篇陈于福

传媒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热带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中药材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作物杂志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23篇2009
  • 26篇2008
  • 6篇200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贝母水提物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观察平贝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平贝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平贝母水提物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能减轻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平贝母水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黄丽晶高文远李霞张艳军
关键词:平贝母水提物抗炎作用
10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简报)被引量:27
2009年
采用苗期、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对引进的10份香蕉种质(台蕉1号、台蕉3号、台蕉4号、台蕉7号、GCTCV-106、GCTCV-119、GCTCV-247、FHIA-03、FHIA-18、FHIA-25)进行枯萎病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份香蕉种质中,GCTCV-119、FHIA-18、FHIA-25抗性为高抗;台蕉1号、台蕉4号、GCTCV-247、FHIA-03抗性为抗;台蕉3号、台蕉7号、GCTCV-106抗性为中抗。
谢子四张欣陈业渊罗石荣魏守兴
关键词:香蕉种质枯萎病抗性评价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被引量:36
2010年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nm。蒙花苷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nm,柱温25℃;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5~50μg(r=0.998),2.5~25μg(r=0.998),4.97~41.47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6.2%,103.7%,RSD分别为2.1%,2.3%,1.8%。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庆丰都产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232%,咖啡酸含量整体偏低,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基本达到药典规定水平。
郭巧生房海灵申海进
关键词:野菊花绿原酸咖啡酸蒙花苷
两种甘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匙叶甘松和甘松两个品种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以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和匙叶甘松地下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匙叶甘松挥发油得率不足0.5%,从中鉴定出21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5.83%;甘松挥发油得率为2%,从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8.02%;两者共有成分11个。结论不同品种甘松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存在差异,但共有主要成分均为水菖蒲烯(Calarene)、β-马里烯(β-Maaliene)。
耿晓萍石晋丽刘勇赵仁肖培根
关键词:挥发油GC-MS化学成分
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将百蕊草种子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不同部位的浸提液用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百蕊草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32 g.mL-1时,小麦种子萌发率为0。随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种壳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本研究首次证明了百蕊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
罗夫来郭巧生
关键词:粗提物抑制活性
不同颜色光对野菊花色素溶液稳定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在黑暗(对照)、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和白光条件下,对来源于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inn.)Des.Moul.]头状花序乙醚提取物的色素溶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色价和色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色价和色差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颜色光照条件下,随贮藏时间(0—50d)的延长,溶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412、436和468nm特征波长下溶液的色价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溶液的色彩参数(L*、n*和b*)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贮藏前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在贮藏至50d时,在红光、蓝光、白光、黄光、绿光和黑暗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依次为98.97%、98.33%、95.10%、92.30%、80.38%和17.02%。贮藏10—50d溶液色价均显著小于起始色价(P〈0.05),其中,在黑暗条件下色价的变化均最小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在红光照射下色价降幅最大。在黑暗条件下,溶液亮度增加、色彩变化不明显;而在其他颜色光照条件下,色素溶液均由绿转红、由黄向蓝转变,且与对照相比a*值显著增大、b*值显著降低(P〈0.05),但溶液亮度总体上无显著差异(P〉O.05)。在0—50d的贮藏期内,溶液的色价和色差与储藏时间均呈线形关系,溶液的褪色规律均符合一次降解曲线。研究结果显示:野菊花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对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和白光均较敏感,光照时间越长分解越激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类色素应避光保存。
申海进郭巧生李育川房海灵
关键词:野菊花类胡萝卜素含量光照处理色价色差
百蕊草药材内在品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百蕊草药材内在品质。方法:以总黄酮、山柰酚、甘露醇、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不同居群、不同生长期、不同储存时间百蕊草药材内在品质。结果:百蕊草药材总黄酮质量分数3.38%,山柰酚0.984 7 mg.g-1,甘露醇6.12%,多糖14.08%,水溶性浸出物30.28%。不同居群百蕊草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含量存在差异或显著差异;除多糖外,不同生长期百蕊草各化学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储存时间的延长,百蕊草药材总黄酮、山柰酚、甘露醇、多糖及浸出物等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制定百蕊草质量标准时,应以总黄酮、山柰酚、甘露醇、多糖和浸出物等含量为主要成分指标。
罗夫来郭巧生
关键词:百蕊草总黄酮山柰酚甘露醇多糖
野菊花中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野菊花中无机元素的特征,从元素组学的角度为野菊花药材建立无机元素的特征图谱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硼(B),钠(Na),镁(Mg),磷(P),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锶(Sr),硒(Se),钡(Ba)和铅(Pb)共14种元素的含量,应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产地野菊花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元素谱排列,表现为上下起伏的波浪状分布,不同产地的野菊花中各元素的绝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元素间存在相关性;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437%,第一、二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0.09%,故所对应的P,K,Ca,Mn,Fe,Cu,Sr,B,Na和Se是野菊花的特征元素。结论:野菊花中元素含量呈现特征性上下起伏的波动折线元素谱,各产地野菊花中元素的绝对含量呈现显著差异,云南昆明和湖南株洲野菊花中元素含量较其他产地高。
房海灵郭巧生邵清松
关键词:野菊花主成分分析
野葛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野葛RAPD分子标记技术并对野葛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葛根素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1个产地野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葛根素含量在3.26% ~7.10%,8条引物共扩增出45条带,其中37条呈多态性,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82.22%,证明在野葛种质资源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我国野葛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野葛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
纪宝玉裴莉昕陈随清董诚明冯卫生
关键词:野葛葛根素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米口袋属药用植物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对米口袋属药用植物的本草学、资源学、植物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及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6篇。
段旭静李佳张永清
关键词:药用植物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