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QC2009C52)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何淼李强赵保成徐鹏飞张彦妮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胁迫
  • 3篇水分
  • 3篇水分胁迫
  • 3篇PEG胁迫
  • 2篇野菊
  • 2篇幼苗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神农
  • 2篇神农香菊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生理响应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水分胁迫
  • 2篇比叶重
  • 1篇地下茎
  • 1篇氧化酶
  • 1篇叶绿

机构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邵阳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何淼
  • 5篇李强
  • 2篇赵保成
  • 2篇冯博
  • 2篇张彦妮
  • 2篇徐鹏飞
  • 2篇路雪梅
  • 2篇李文鹤
  • 2篇李加鹏
  • 1篇张启翔
  • 1篇董春艳
  • 1篇吕明月
  • 1篇李海芯
  • 1篇卓丽环
  • 1篇王非
  • 1篇刘长乐
  • 1篇石林
  • 1篇王红庆
  • 1篇赵宝成

传媒

  • 6篇草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芒幼苗对PEG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8
2014年
以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对中国芒(Miscanthus sinensis)幼苗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PEG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浓度PEG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不同。低浓度PEG(≤10%)各指标都能基本维持与对照相似的水平;高浓度PEG(≥20%)下,各指标与对照均差异显著,这说明中国芒幼苗能忍受低于20%的PEG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浓度超过20%的PEG会对中国芒幼苗造成严重干旱胁迫,甚至导致其死亡。
何淼徐鹏飞赵保成李海芯李强张彦妮
关键词:PEG干旱胁迫生理特性
PEG胁迫对野菊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2012年
以产自辽宁本溪的野菊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对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酶谱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PEG胁迫下野菊幼苗保护酶系同工酶随时间的改变其谱带的表达程度不同。
何淼路雪梅李文鹤张彦妮
关键词:渗透胁迫野菊保护酶PEG-6000
辽宁省本溪地区不同生境下芒生长性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样方法调查了芒(Miscanthus sinensis)在辽宁省本溪地区的3个生境(阿家岭、九龙山、东湖风景区)中的生长状况,比较了不同生境下芒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利用R聚类分析阐述了芒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芒在本溪地区属点状分布,喜低海拔、土壤湿润、光照充足的生境;不同生境下芒的生长性状存在差异,芒的生长性状特征和生物量随着生境内土壤含水量的上升和光照条件的改善而发生变化,各生境间部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通过比较芒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芒的叶形指数(叶长/叶宽)、株高、地下茎粗、分布深度等表型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相对稳定;通过R聚类分析,芒的株高、茎粗等茎部性状与生物量显著相关。
李强李加鹏赵宝成徐鹏飞何淼
关键词:生境生长性状
荻实生苗生物构件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5
2013年
以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构件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荻的株高、茎粗、茎节间长度、叶面积、比叶重、地下茎茎粗、地下茎分布深度、地下茎节间长度、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冠根比均随之下降;荻可以适应轻度的水分胁迫,在轻度水分胁迫下,除了冠根比、茎粗、叶面积和比叶重等构件外,其余生物构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荻生物构件均受到严重抑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李强李加鹏何淼
关键词:生物量比叶重地下茎水分胁迫
PEG胁迫对芒和荻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以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对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的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PEG(10%)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对芒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根鲜质量以及荻种子胚芽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分数的PEG,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长度以及鲜质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荻种子的半致死PEG质量分数为15%,致死质量分数为20%,而芒种子的半致死质量分数为20%,致死质量分数高于20%;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升高,芒和荻的萌发抗旱指数逐渐下降,芒在20%PEG处理时表现为不抗旱,而荻在15%PEG处理时已表现为不抗旱,综上所述,芒比荻更抗旱。
何淼赵保成李强刘长乐
关键词:PEG胁迫种子萌发
神农香菊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4
2010年
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indicum var. aromaticum)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茎段萌发以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茎段萌发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1mg·L-1+NAA0.1mg·L-1,萌发率为90%;神农香菊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0.3mg·L-1+NAA0.1mg·L-1,增殖倍数为4.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3mg·L-1,生根率为100%。
何淼董春艳冯博张启翔
关键词:神农香菊外植体植株再生
土壤水分胁迫对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对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的实生苗进行了4种土壤水分胁迫[对照(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下同)、轻度水分胁迫(6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的盆栽试验,以研究不同程度土壤水分胁迫对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胁迫过程中,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比叶重(SLW)、叶绿素(Chl)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暗呼吸速率(R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呈下降趋势,各胁迫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气孔限制值(Ls)呈上升趋势,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水分利用效率(WUE)先上升后下降,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荻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与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较差,可塑性较低。
李强王非何淼路雪梅王红庆石林
关键词:叶绿素比叶重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
神农香菊愈伤组织诱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入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最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何淼冯博吕明月
关键词:神农香菊愈伤组织
^(60)Co-γ射线辐照对结缕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试验以3个结缕草(Zoysiaspp.)(品)种(兰引3号,马尼拉,青岛)的茎基作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观察出愈率,然后用不同剂量(5~40Gy)的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愈伤组织,观察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结果表明,较低剂量(15~20Gy)的辐照处理可以促进结缕草愈伤组织向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在这一剂量范围内,3个结缕草(品)种不但可以获得很高的出愈率,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临界剂量是20Gy,此时,兰引3号、马尼拉和青岛愈伤组织的胚性转化率均达到了峰值,分别为76.47%、63.64%和37.5%。3个结缕草品种愈伤组织辐照的半致死剂量为30Gy。
李三要朱晓花李科勇刘海洋汤佩芬
关键词:胚性愈伤组织辐照处理
野菊幼苗对自然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7
2011年
用盆栽法对原产于辽宁本溪的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幼苗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期间一直低于对照,后期开始上升并接近对照;可溶性糖与之相反,处理前期急剧上升后期开始下降;丙二醛与相对电导率在处理期间都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复水组逐渐接近对照;保护酶系统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本研究认为这种变化前期是植物自我的保护机制,后期的抗氧化酶含量上升可能是植物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在自然干旱胁迫下野菊有较好的忍耐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良好的园林植物材料应用。
何淼李文鹤卓丽环
关键词:野菊水分胁迫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