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010)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6
相关作者:彭南生徐凯希马俊亚严鹏沈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手工业
  • 5篇乡村手工业
  • 2篇战时
  • 2篇织布
  • 2篇乡村
  • 2篇近代乡村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1篇典当
  • 1篇兴衰
  • 1篇盐业
  • 1篇战争
  • 1篇中国乡村
  • 1篇日本侵华
  • 1篇日本侵华战争
  • 1篇上半叶
  • 1篇手工业经济
  • 1篇衰变
  • 1篇丝织
  • 1篇丝织业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篇彭南生
  • 2篇徐凯希
  • 2篇马俊亚
  • 1篇严鹏
  • 1篇沈丹

传媒

  • 5篇江汉论坛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越“副业”——长江中下游农村手工业地位之嬗变(1910—1937)
2013年
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部分农村手工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商品经济的一环;部分手工业因农业的需求而成长为独立的行业,彻底脱离农村"副业"的范畴;部分手工业徘徊在脱离"副业"的边缘。当市场需求旺盛、生产繁荣之时,手工业生产为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并反哺农业,此时的手工业与农业,已经无法判断孰为主业,孰为"副业";当手工业生产不景气时,农民回归农业生产,手工业退守农村"副业"的地位。
沈丹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手工业农业
论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被引量:10
2007年
近代中国农村中存在着三种形态的手工业,即农民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匠手工业,其中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工场手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工匠手工业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三种形态互为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
彭南生
关键词:乡村手工业
两淮盐业中的垄断经营与手工生产者的困境被引量:2
2007年
清朝和民国前期,食盐手工业的生产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并实行高度垄断的专商制度。直接从事食盐生产的灶丁、盐民,由于国家政策造成的超经济强制和身份制的限制,无法分润盐业的任何利益,无法接近核心权力或找到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手工业生产者无法通过发展生产来改善自己的境遇,任何时候他们都是当然的被牺牲者。与盐业相关各阶层的形成,不是基于同等机遇的社会同一起步线,而是基于与国家核心权力的亲疏远近的关系。与核心权力越接近的集团,分润的利益也就越多。
马俊亚
关键词:盐业
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研究——以湖北、湖南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徐凯希
关键词:抗战时期手工业
欺诈行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的衰变被引量:8
2006年
欺诈行为是近代乡村手工业中广泛存在的丑恶现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全面梳理史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欺诈行为产生的根源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文章认为寻求短期利益动机的驱使、残酷的市场竞争与商人的过度剥削、有效管理的缺失是欺诈行为产生的显性原因,社会转型时期诚信意识的弱化与少数商人道德的败坏是其文化上的隐性根源。欺诈行为是造成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衰变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彭南生
关键词:欺诈行为衰变
20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金融与乡村手工业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20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村手工业极为发达。这一地区手工业的兴盛与来自传统金融界的强大支持密切相关。典当业通过抵押借款的形式为手工业者直接提供资金保证,并带动了相关手工行业的发展;钱庄则一方面为手工制品的贸易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还直接参与手工制品的市场开发。
马俊亚
关键词:手工业典当
抗战时期鄂西地区手工业的兴衰被引量:3
2006年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由于东部人口的大量涌入,日用工业品的短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而为内地手工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机遇。地处战区的鄂西手工业与省营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保证战时军需民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凯希
关键词:抗战时期手工业兴衰
清末民初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因素——兼与华北、江南地区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近代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阻碍湖北乡村棉织业半工业化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机器制造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外部推动力量的缺失。以湖北为典型的内陆农村手织业中传统生产方式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中国近代农村手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及其差异化格局。
彭南生严鹏
关键词:清末民初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经历了从学术性向功利性的转变,调查研究的实用性取向突出,既关注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又注重其差异性,将概况性调查与精细化调查结合起来,理论上具有超前性。这些调查为深入研究近代乡村手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不过,在运用调查材料时,应审慎地分析各项调查的背景、方法、时段、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
彭南生
关键词:乡村手工业
日本侵华战争与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中断——以近代乡村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讨论中心被引量:8
2007年
"九一八"事变前,以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手工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工具的改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村手工业产品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外市场迅速扩大。"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沦陷区市场丧失,生产基础遭到摧毁性破坏,乡村手工业从技术进步的、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半工业化生产向一般商品生产、甚至向自然经济退化,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被迫中断了。
彭南生
关键词:乡村手工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