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50020)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普丽春蒋勇杨福梅肖李沈静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教育
  • 9篇传承
  • 5篇遗产
  • 5篇民族
  • 5篇教育传承
  • 4篇少数民族
  • 4篇少数民族非物...
  • 3篇彝族
  • 3篇文化
  • 2篇文化传承
  • 2篇教育功能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叙事
  • 1篇叙事长诗
  • 1篇院校
  • 1篇云南少数民族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解读
  • 1篇日语
  • 1篇日语专业

机构

  • 1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普丽春
  • 2篇杨福梅
  • 2篇肖李
  • 2篇蒋勇
  • 1篇沈静
  • 1篇董雅婷
  • 1篇李蕊
  • 1篇马慈君

传媒

  • 4篇红河学院学报
  • 3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文山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巍山回族“拜开斋”习俗的地方性知识解读被引量:2
2016年
巍山回族的"拜开斋",似汉族"拜年",是巍山回族在开斋节期间以家庭为主的探亲访友、互致问候、家庭聚餐、共享美食活动,是巍山回族独有的民俗文化。"拜开斋"是巍山回族伊斯兰文化吸纳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文化、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地方性实践,是巍山回族在特定生境下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创造。巍山回族特有的"拜开斋"习俗,表现出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的趋同与区隔、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和繁荣,为和谐民族关系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和谐社会建构功能、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
马慈君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彝族敘事长诗《阿诗玛》及其传承的教育功能
2014年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阿诗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根据其所改编的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其教育传承过程中对人的德智美方面产生着重要的有益影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肖李
关键词:阿诗玛文化传承教育功能
“坡芽情歌”的文学特点及教育功能
2014年
"坡芽情歌"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其对人的德、智、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肖李刘瑞萍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功能
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应顺应新形势,走专业特色建设之路,通过创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步伐,提升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为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蕊
关键词:民族院校日语专业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表现,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价值特征。
普丽春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跳菩萨”傩戏的教育意义与传承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沙包乡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贵州是中国傩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在贵州省毕节市沙包乡广泛流传着一种地方傩戏,被当地人称之为"跳菩萨"。文章以沙包乡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跳菩萨"傩戏所隐含的教育意义,旨在通过分析这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当地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来促进当地以更好的方式注重和传承这种文化,在传承此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当地各项事业的良好发展。
杨福梅
关键词:傩戏教育意义传承
彝族传统剪纸教育传承的价值及其对人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民族文化承载着先人创造和累积的文化财富及丰富经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传承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实现的,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文章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对彝族剪纸进行研究,从彝族传统剪纸的传承路径、特殊价值以及对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探析彝族传统剪纸文化传承对人的重要影响。
蒋勇
关键词:文化传承
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样,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所共同面临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调查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现状,研究其文化表现个性,分析其文化传承特点,归纳其艺术流行规律,对于有效实现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强国意义。
普丽春赵伦娜董雅婷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社会教育传承现状
彝族撮泰吉的功能及其教育传承方式探析
2016年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其最完整版本现在仅存在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裸嘎村,这种表演彝族先民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情景的傩戏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影响后人的教育价值,因此,探索针对这种稀有文化的教育传承方式可以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传承。
杨福梅蒋勇
关键词:教育传承
彝族海菜腔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被引量:6
2012年
海菜腔是云南彝族支系"三道红"的民歌,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开远、个旧等地。海菜腔演唱内容丰厚、音乐形式独特、民族特色鲜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菜腔扎根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之中,蕴涵着彝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其教育传承对人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特殊的功能。
普丽春李文杰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