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17)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韦小丽于秀晶胡轶鑫张晨琛谢今范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气候中心南京大学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长白山地区采暖度日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1961—2014年长白山区域29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RegCM4模式模拟的2010—205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长白山地区采暖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4年长白山地区年平均采暖度日较大,为4311.8—5723.7℃·d之间,其分布特点为北部地区采暖度日高、南部地区采暖度日低。1961—2014年长白山年采暖度日呈显著下降的趋势,1985年为采暖度日突变年,1989—2009年采暖度日减少最明显,2010年后采暖度日略增加。长白山地区年采暖度日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预估RCP 4.5和RCP 8.5情景下2010—2059年长白山地区气温升高,采暖度日将趋于减少。
- 胡轶鑫刘玉英张晨琛于秀晶韦小丽
- 吉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成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雾日统计资料,对吉林省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析了雾日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来,吉林省年和四季雾日的空间分布均呈东南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分布特征;雾日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8-9月多,10月至次年5月少,西部和中部地区雾日数月季变化呈现双峰型,东南部和东部地区呈现单峰型;雾大多数开始于夜间21时至次日早晨09时,结束于夜间22时至次日午后13时,持续时间多在6 h以下。近50 a来,除了春季雾日没有明显变化外,全省平均及各区域年和四季雾日均呈减少趋势;在2000年前后雾日数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雾日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雾日趋于减少有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气溶胶密度加大等原因,也有气候趋于暖干化的自然原因。
- 刘玉英李宇凡张婷徐洁
- 关键词:气候特征
- 气候变化对青岛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青岛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青岛市胶州农业气象观测站1982—2014年冬小麦、1986—2014年夏玉米的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这2种作物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岛市冬小麦从播种到返青各生育期均延迟,其中以分蘖期延迟最明显;起身至孕穗各生育期提前;生育期内平均气温的上升是导致冬小麦全生育期缩短的主要原因。夏玉米播种到七叶各生育期均提前,拔节到成熟各生育期均延迟,成熟期延迟的程度最大;6月降水减少是导致夏玉米成熟期延迟、全生育期延长的主要原因。未来10年,气候变化会导致冬小麦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缩短;夏玉米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
- 刘学刚张金艳薛允传郭丽娜张凯静綦东菊
-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
- RCPs情景下长白山区气候变化预估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全球模式(BCC_CSM1.1)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模拟分析了RCP 4.5和RCP 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2010—2099年长白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eg CM4模式对长白山区气候特征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未来RCPs情景下长白山区气温明显升高。与参照时段(1986—2005年)相比,RCP 4.5和RCP 8.5情景下长白山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1世纪20年代分别增加了0.7℃和1.0℃,21世纪50年代年平均气温分别增加了1.6℃和2.2℃,21世纪80年代年平均气温分别增加了1.9℃和3.8℃。RCP 4.5和RCP 8.5情景下,未来长白山区降水均呈略增多的趋势,21世纪20年代降水分别增加了6.5%和2.8%,21世纪50年代降水分别增加了6.6%和7.9%,21世纪80年代降水分别增加了11.0%和6.7%。此外,两种排放情景下未来长白山区日平均气温的统计特征发生改变,偏度系数的负值减小,峰度系数的负值增加,说明未来高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中雨以上级别降水的发生频率增加,说明未来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 于秀晶刘玉英杜尧东韦小丽
- 关键词:气候变化预估区域气候模式
- 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3年
- 根据1971—2012年气象、水文资料和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反距离加权(IDW)插值、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 a)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435.99 mm,1971—2012年实际蒸散发量以11.82mm·10 a-1的速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与流域潜在蒸散发的下降存在互补关系,春夏秋季实际蒸散发的上升对年际尺度实际蒸散发的上升具有明显的贡献;流域南部河源区以及北部流域下游存在两个高值中心,年实际蒸散发量分别为540.7和461.1 mm,低值中心在中部的吉林,年实际蒸散发量为223.0 mm;整个流域实际蒸散发量均呈一致的上升趋势,但其北部置信度较南部高;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压、实际水汽压的上升造成辐射能量项的上升,是造成实际蒸散发上升的主要原因;风速下降和实际水汽压的上升使空气动力学项呈现减少趋势,空气动力学项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贡献于实际蒸散发的增加。
- 谢今范韦小丽张晨琛于秀晶胡轶鑫
- 关键词:影响因素第二松花江流域
- 基于实测风场和CFD的城市建筑风能资源模拟评估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2012年吉林省气象局两栋办公楼之间的风场观测资料,与2012年长春气象站风场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两栋楼办公楼之间通道处存在狭管效应,对风具有汇集作用。利用CFD技术(Fluent软件)对两栋办公楼周围风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Fluent模拟的风场与实测风场基本吻合。由模拟风场计算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知,办公楼中间风口顶部40 m高度为建筑物周围风速最大的区域,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39.0 W·m-2,具备一定风能资源的可开发性,同时证明了利用实测风场结合CFD模拟风场计算已建成建筑物周围的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许晖张亮
- 关键词:建筑一体化CFD风能资源
- 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与检验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 李德萍张凯静耿敏郭丽娜张璐
- 关键词:气候背景韵律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