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Z1-E141)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明玉任刚彭素芬宋琳石雷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微污染
  • 4篇污染
  • 3篇可见光
  • 3篇光催化
  • 3篇光催化还原
  • 3篇沸石
  • 3篇改性沸石
  • 3篇催化
  • 3篇TIO2
  • 2篇电子给体
  • 2篇水源水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离子
  • 2篇聚合氯化铝
  • 2篇混凝
  • 2篇混凝去除
  • 2篇给体
  • 1篇等温线
  • 1篇电荷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 3篇广东省食品药...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8篇李明玉
  • 6篇任刚
  • 3篇彭素芬
  • 2篇宋琳
  • 1篇杜耀民
  • 1篇袁西鑫
  • 1篇孙玉君
  • 1篇张鑫
  • 1篇朱丰华
  • 1篇刘丽娟
  • 1篇潘倩
  • 1篇曹刚
  • 1篇汪琳
  • 1篇孙帅
  • 1篇曾小龙
  • 1篇陆钢
  • 1篇石雷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FC-PDM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去除水库源水中的藻类被引量:12
2014年
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合制备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AFC-PDMDAAC (PAFC-PDM),对含藻的水库原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研究.研究对比了PAFC-PDM,PAFC与预氯化工艺的除藻效果,并对其混凝除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藻细胞数为7.98×10^6-1.17×10^7cells/L和浊度为2.56-3.59NTU的水库原水,当PAFC-PDM投加量为1.0mg/L时(以Al2O3计),藻类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5%和81.7%,显著优于PAFC的混凝处理效果;对藻细胞进行扫描电镜和预氯化副产物分析表明,预氯化杀藻除藻方法,不仅破坏了藻细胞结构,而且产生了三卤甲烷类氯化消毒副产物,影响饮水水质;采用PAFC-PDM强化混凝工艺除藻,不破坏藻细胞,无消毒副产物.
李明玉孙玉君刘丽娟潘倩汪琳任刚
关键词:强化混凝聚合氯化铝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氟被引量:9
2013年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袁西鑫李明玉薛永强谭铭卓
关键词:混凝沉淀除氟硫酸铝氯化铁饮用水
改性沸石粉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镉(Ⅱ)的试验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重金属离子浓度限值规定了更严格的标准,其中镉(Ⅱ)浓度的限值由10μg·L降至了5μ...
李明玉朱枭强林达红
文献传递
可见光下电子给体对TiO2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本文以TiO2(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以可见光为激发光源,选择甲醇、甲醛、甲酸作为电子给体,考察其对TiO2光催化还原Cr6+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甲醛、甲酸对Cr6+的还原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
张鑫宋琳曾小龙李明玉
关键词:TIO2电子给体可见光光催化还原
文献传递
改性沸石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铊(Tl)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地表水的铊(Tl)污染问题已经对饮用水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改性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小试方法对'沸石吸附-混凝沉淀'工艺除Tl可行性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经壳聚糖改性后的沸石表面孔道增多,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其吸附交换能力的提高.延长吸附时间和增加投加量,有利于去除效果的改善。对于Tl浓度不超过0.25μg/L的微污染原水,采用预先吸附10 min后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改性沸石的吸附速度明显快于天然沸石。相对于单纯的混凝沉淀工艺而言,p H对'沸石吸附-混凝沉淀'工艺的影响更大。沸石除Tl最佳p H范围为8~9.5。综合考虑除Tl效果和对混凝沉淀的影响,改性沸石投加量宜控制在100~300 mg/L范围内。投加沸石对混凝除浊影响不大,低投加量下可以提高TOC去除率。
任刚余燕李明玉彭素芬
关键词:改性沸石微污染原水
HA-MBR-臭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实践被引量:3
2015年
佛山市某印染企业废水产生量约为2 000 m^3/d,采用HA-MBR-臭氧的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HA段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54%-65%、48%-58%;MBR段对废水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分为2个不同阶段,16-45 d为Ⅰ阶段,46-70 d为Ⅱ阶段,相对于Ⅰ阶段,Ⅱ阶段的COD、色度和氨氮去除率明显上升,至此阶段,COD、色度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78%-84%和88%-92%;臭氧对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8%-78.1%和25%-46%,出水色度为27-43倍。出水水质满足相关排放标准和回用水水质要求。直接运行成本为4.03元/m^3。
任刚余燕李明玉彭素芬
关键词: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印染废水
沸石和改性沸石对孔雀绿(MG)和磺化若丹明(LR)的吸附特性被引量:12
2015年
以斜发沸石为原料制取壳聚糖改性沸石,并对改性沸石进行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表征.改性沸石的表面附着壳聚糖并形成覆盖性多孔状结构,改性前后沸石BET比表面积变化不大,但改性沸石的总孔容积和平均孔径分别增大1.62倍和1.71倍.相对而言,初始浓度变化对天然沸石去除率的影响较小,而改性沸石所受影响较大.沸石对MG的吸附速率明显低于LR,吸附容量明显大于后者,这可能是范德华力和静电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p H值在2.0—9.0范围内MG的吸附随p H呈上升趋势,p H值超过9.0后又略有下降,LR在p H 4.0—11.0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反应温度从20℃上升至60℃,天然沸石对LR和MG的吸附容量有所提高.相对于准一级和准二级方程,孔内扩散方程可以更好地描述MG、LR在沸石和改性沸石上的吸附动力学,说明吸附反应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微孔中,孔内扩散为影响吸附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描述吸附等温过程,两种沸石均易于与MG和LR发生吸附反应,但改性沸石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前者.热力学分析表明,MG和LR在沸石和改性沸石上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反应是自发的过程,且属于物理吸附为主的反应类型.
任刚余燕彭素芬杜耀民石雷陆钢李明玉
关键词:改性沸石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孔雀绿
有机物/TiO_2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
2012年
以TiO2(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可见光为激发光源,分别对甲醇/TiO2、甲醛/TiO2、甲酸/TiO2体系中光催化还原Cr6+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醇和羧酸能与TiO2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其吸收400 nm以上的可见光,并通过LMCT(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机制引发光催化还原反应.不同的有机物/TiO2体系中,Cr6+的光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与有机物结构密切相关.当体系中不存在有机物时,可见光下TiO2几乎不能将Cr6+还原;当加入甲酸,经光照80 min后,Cr6+的还原率即可达100%;而在甲醛/TiO2和甲醇/TiO2体系中,光照6 h后,Cr6+的还原率分别可达93.63%和22.69%.体系的pH影响Cr6+的光催化还原反应.有机物/TiO2体系中,光催化还原Cr6+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张鑫宋琳李明玉曾小龙于奇志
关键词:TIO2电荷转移复合物可见光光催化还原
可见光下电子给体对TiO2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本文以TiO2(DegussaP25)为光催化剂,以可见光为激发光源,选择甲醇、甲醛、甲酸作为电子给体,考察其对TiO2光催化还原Cr6+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甲醛、甲酸对Cr6+的还原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
张鑫宋琳曾小龙李明玉
关键词:TIO2电子给体可见光光催化还原
文献传递
改性沸石粉吸附去除微污染水中Ni(II)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用壳聚糖改性天然沸石粉,制备了改性沸石粉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微量镍(II)的吸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沸石粉投加量、镍(II)初始浓度以及原水pH值等因素对镍(I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粉对镍(II)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天然沸石粉;当镍(II)初始浓度低于0.2 mg/L时,投加1.5 g/L壳聚糖改性沸石粉,经20 min吸附后,水中镍(II)的剩余浓度低于0.02 mg/L,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要求;提高水的pH值有利于两种沸石粉对镍(II)的去除。另外,两种沸石粉对镍(II)的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改性沸石粉的吸附指数更小,其吸附能力更强。
孙帅李明玉任刚曹刚宋琳谭铭卓
关键词:微污染水壳聚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