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27)

作品数:11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星敏董自鹏陈闯彭艳董妍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浙江省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气溶胶
  • 4篇气候
  • 3篇黑碳
  • 3篇边界层
  • 2篇气溶胶光学
  • 2篇气溶胶光学厚...
  • 2篇气温
  • 2篇消光
  • 2篇消光系数
  • 2篇光学厚度
  • 1篇东部山地
  • 1篇亚热带
  • 1篇中国气候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森林植被
  • 1篇沙地
  • 1篇山地森林
  • 1篇太阳高度
  • 1篇太阳高度角

机构

  • 7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浙江省气候中...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 1篇陕西省气象科...
  • 1篇浙江省气象服...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董妍
  • 5篇董自鹏
  • 5篇李星敏
  • 4篇杜川利
  • 4篇彭艳
  • 4篇陈闯
  • 3篇余兴
  • 2篇马浩
  • 2篇王繁强
  • 2篇李正泉
  • 1篇蔡寿强
  • 1篇张青
  • 1篇戴进
  • 1篇杨艳超
  • 1篇王钊
  • 1篇肖晶晶
  • 1篇柳婧
  • 1篇张力

传媒

  • 5篇高原气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半球环状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南半球环状模是南半球大气环流年际变异的主导模态。按照逻辑脉络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南半球环状模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南北半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南半球环流能够通过越赤道气流调控东亚夏季风、进一步影响到中国气候。近年来,对南半球环状模遥相关效应的研究愈加深入,已有工作侧重于从太平洋通道和印度洋通道两个角度剖析环状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环状模变异能够引发太平洋大气经圈环流调整、激发经向遥相关波列,从而引起西太平洋暖池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最终导致中国气候变异,从而构建了太平洋路径;另一方面,环状模异常也能够借助"海洋桥"传播到热带印度洋和南海地区、再通过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调控中国气候,从而构建了印度洋路径。两大路径之间存在相互调制。除此之外,南半球环状模对中国区域气候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以期推动南半球环状模遥相关效应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马浩李正泉张力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秋季西安地区紫外太阳辐射特征及模拟
利用太阳高度角和NCAR的TUV模式模拟西安地区晴天紫外辐射强度日变化,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地表观测紫外辐射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对西安市2012年秋季(9.26-11.30)地面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
董妍杨艳超李星敏陈闯赵娜彭艳
关键词:太阳高度角臭氧总量
文献传递
西安郊区泾河秋、冬季大气黑碳变化及粒径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西安郊区泾河大气成分站ρ(BC)(BC为黑碳)、粒子数浓度资料和观象台自动站、探空站数据,对西安郊区秋、冬季ρ(BC)变化特征、粒径分布特征和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泾河郊区ρ(BC)比城区的低.城区ρ(BC)日变化呈三峰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02:00、清晨07:00和傍晚20:00,分别为17.0、12.5和21.5μgm3.泾河郊区ρ(BC)日变化呈双峰特征,峰值出现在上午09:00和晚上23:00,数值分别为5.5和6.1μgm3;谷值出现在清晨06:00和下午16:00,数值分别为4.9和2.6μgm3.②ρ(BC)与不同粒径颗粒物数浓度关系不同,其中与粒径<4.0μm粒子的数浓度成正比,与粒径≥4.0μm粒子(如沙尘)的数浓度成反比;波长指数分析表明,沙尘可致ρ(BC)实测值偏大.③ρ(BC)与近地面逆温强度有密切相关性,R(相关系数)达到0.412 5(P<0.000 1);风速小于1.5 ms时BC易堆积,大于1.5 ms时则相反;连续降水对BC清除效果显著.
杜川利余兴李星敏陈闯王繁强彭艳董妍董自鹏
关键词:BC日变化
西安泾河夏季黑碳气溶胶及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为研究西安泾河夏季黑碳气溶胶及其吸收特性,利用2011年夏季西安远郊泾河大气成分站观测的黑碳气溶胶浓度、颗粒物质量浓度、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资料,计算边界层顶高度、气溶胶吸收系数、大气消光系数,导出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西安夏季黑碳气溶胶浓度为6.07μg/m3;黑碳气溶胶占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比值为21.9%,黑碳气溶胶与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PM2.5、PM10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85、0.91;黑碳气溶胶浓度受城市边界层顶高度影响,风向、风速对泾河黑碳气溶胶的堆积输送有不同作用;气溶胶吸收系数和大气消光系数日变化显著,气溶胶吸收系数占大气消光系数比值范围在12%~30%;季单次散射反照率平均值为0.76,变化范围在0.70~0.84.
杜川利余兴李星敏陈闯王繁强彭艳董妍董自鹏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消光系数边界层
城市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与颗粒物浓度影响分析被引量:49
2014年
利用2007年以来西安郊区泾河观象台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和气象自动站资料以及探空资料,采用国标法、罗氏法和位温法三种不同方法计算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日变化分布一致,可以用于分析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边界层高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秋和冬季边界层高度分别是1300,1200,820和800 m。边界层日变化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冬季边界层顶高度低,三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高,夏季则相反。PM2.5、PM1.0、PM1.0分别在PM10、PM2.5、PM10含量中有明显月变化,表明西安除了本地污染源之外,春季易受上游风沙天气影响。
杜川利唐晓李星敏陈闯彭燕董研董自鹏
关键词:边界层高度大气层结
我国亚热带东部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气候界限研究——以浙西南山地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山地垂直带谱研究是当前全球变化的前沿课题。利用浙西南山地自动气象站和全国基本气象站资料,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提取影响浙西南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的主要气候因子,并选取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亚热带东部39个山地探讨带谱的气候界限问题。结果表明:气温、季节强度和风是形成浙西南山地垂直带谱的主要气候因子;最冷月均温与落叶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低海拔分界线最为相关,最优区间分别为-0.8℃^-1.2℃和2.1℃~2.9℃,在浙西南山地高程1 600~1 700m和1 200~1 300m附近;年均温与暖性、温性针叶林带的分界最相关,分界区间为13.3℃~13.6℃,在浙西南山地高程800m附近;风对森林上界有影响,但程度尚不能定量。
胡淳焓柳婧蔡寿强李正泉
关键词:气候特征
陕西省榆林市秋冬季黑碳观测研究
2014年
利用2011年秋冬季榆林大气成分站黑碳浓度、颗粒物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地面气象资料,计算边界层高度、气溶胶吸收系数、大气消光系数,导出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榆林秋冬季平均黑碳浓度为2.6μg·m-3。(2)黑碳占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比值为10.6%,黑碳与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PM2.5、PM10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91、0.72。(3)黑碳浓度受边界层高度影响,沙漠风场对黑碳的堆积输送起主导作用。(4)榆林地区气溶胶吸收系数与大气消光系数比值为16.8%。(5)单次散射反照率平均值为0.72。
杜川利李星敏陈闯王繁强彭艳董妍董自鹏
关键词:黑碳消光系数边界层毛乌素沙地
1960-2012年陕西降水变化特征及可能成因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利用陕西82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的2.5°×2.5°再分析资料以及MODIS卫星的气溶胶产品,分析了1960-2012年陕西雨季和全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大气可降水量和气溶胶对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陕西雨季、全年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呈南多北少分布,年总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呈下降趋势,雨季总雨量呈增加趋势,而降雨日数呈降低趋势,雨季雨强增加,降水向雨季集中;陕西全年和雨季小雨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呈现下降趋势,雨季10 mm以上的降水量和降雨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增加站点占所选站点的75.6%,雨季降水的增加主要是10 mm以上降水量的贡献。陕西全年总雨量的减少可能与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减少有关。全年和雨季5 mm以下降水量的减少应该与气溶胶对降水的抑制有关,雨季10 mm以上降水量增加与气溶胶对降水的促进作用有关。分析表明当AOD≥0.4时,雨季气溶胶对降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陕西全年小雨的减少以及雨季10 mm以上降水量增多,雨量向雨季集中应该与近几十年陕西气溶胶增加、气溶胶类型的转变有较大关系。
彭艳王钊董妍董自鹏李星敏陈闯
关键词:降水变率气溶胶
浙江省年平均气温百年序列的构建被引量:11
2014年
长时间气温序列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早期气温观测台站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区域性气温长序列的建立。将局部台站的气温观测值向代表全区水平的气温观测值转化,亦是一种有效利用早期少数气温站点构建区域性气温长序列的重要途径。基于浙江省气温观测台站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局部台站观测值全局修正(GAoSV)的气温长序列建立方式,并利用该方式构建了浙江省年平均气温百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区域内气温局部台站观测与全区台站观测,两者的气温年值变化具有高度的趋同相关性,所提出的GAoSV气温序列构建方式可在少数气温观测台站的情况下,有效保证全区气温序列的构建可信度,且随着观测台站数量增多,其构建可信度会进一步增大,该方式尤其适合早期气温观测台站稀缺(仅有1~2个)的省市级气温长序列的建立。以GAoSV方式建立的浙江省年平均气温百年序列显示,1905-2012年浙江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在逐渐升高,增温速率约为0.11℃/10a,1980-2012年期间气温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增温速率约为0.51℃/10a。
李正泉张青马浩肖晶晶
关键词:气温气候变化
气溶胶和城市热岛效应对秦岭地区近50年气温序列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高山站与平原站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研究了气溶胶和城市热岛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气候背景场平均气温增温幅度为0.178℃·(10a)-1,自1953-2005年气候背景的增温在0.97℃左右。对于四季的增温主要体现在冬、春、秋三个季节。(2)气溶胶主要起冷却作用,与气候背景的增温幅度大致相当,年平均气温的冷却幅度为-0.21℃·(10a)-1。气溶胶对于四季气温冷却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气溶胶冷却程度春季最低、秋季最高。(3)城市热岛效应对局地气温加热作用非常明显,达到0.38℃·(10a)-1。
杜川利余兴
关键词:气候背景温室效应气溶胶城市热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