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688)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傅涛苏庆郗平卢炜王宁利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河南宏力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棱镜排镜法和同视机法测量正常儿童双眼运动融合功能的差异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对比三棱镜排镜法和同视机法对正常儿童的融合性辐辏和融合性分开运动检查的异同.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8~15岁无眼部疾患并且进行充分屈光矫正的儿童100例,分别采用同视机和三棱镜排镜法测量融合性分开运动和融合性辐辏运动的破裂点和恢复点.各种检查均重复3次,取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异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当三棱镜排镜分别放置在主导眼和非主导眼时,融合性辐辏运动和融合性分开运动看远和看近时的破裂点和恢复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视机和三棱镜排镜检测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破裂点数据呈正相关(辐辏运动r=0.60,P<0.01,分开运动r=0.46,P<0.05) 视远时,无论融合性辐辏还是融合性分开运动,分别采用同视机和三棱镜排镜检查的破裂点和恢复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棱镜排镜法在检测正常儿童看远的融合性辐辏与分开运动时与同视机法可获得相近的效果。
- 傅涛郗平王京辉苏庆李育卢炜
- 关键词:同视机
-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控制能力与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关系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种斜视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评估对了解患者控制隐斜或间歇性偏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分析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融合性辐辏运动和分开运动与外斜视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63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双眼偏斜角度;采用修正纽卡斯尔控制分数(RNCS)方法评估外斜视的控制能力并进行评分;采用1△~40△的水平三棱镜排镜及调节性视标检测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破裂点、恢复点和恢复易度检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测量参数与间歇性外斜视控制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患儿右眼和左眼的平均屈光度分别为(-1.95±1.63)D和(-2.01±1.73)D,受检眼视远和视近时斜视度分别为(36.67±15.69)△和(38.25±1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0.57,均P〉0.05)。患儿视远及视近时融合性辐辏运动的破裂点与外斜视控制分数之间均呈明显负相关(rs=-0.41,P=0.03;L=-0.56,P〈0.01);而视远及视近融合性分开运动的破裂点与外斜视控制分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s=0.05,P=0.78;rs=0.04,P=0.75)。无论辐辏融合还是分开融合,融合恢复易度与外斜视控制分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融合性辐辏运动破裂点的检测能较好地提示间歇性外斜视的严重程度,有可能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指征之-。
- 傅涛王静苏庆郗平李育
- 大鼠前房抗原的引流及其在淋巴器官中的分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大鼠房水引流途径及抗原在淋巴器官中的分布。方法SD大鼠右眼前房内注入荧光素标记抗原FITC-dextran。对照组大鼠前房注射PBS。注射后24h取出右眼球、颈部淋巴结和脾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眼球内虹膜基质、睫状体前部、小梁网及脉络膜上腔可见荧光信号。颈部淋巴结及脾脏可见荧光抗原分布。对照组动物各组织均未见到抗原分布。结论大鼠前房内抗原的引流主要通过小梁网途径,而脉络膜巩膜通路也是抗原引流的途径之一。前房内抗原大部分到达了脾脏,颈部淋巴结也可见到前房内抗原的分布。
- 路晖王宁利傅涛张研霞
- 关键词:淋巴器官
-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融合功能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融合功能的状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间歇性外斜视儿童48例。方法采用同视机检测48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三级视功能,采用颜少明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视近立体视锐度,并以正常相同年龄儿童20例做对照。主要指标同时视、融合范围及立体视锐度。结果 48例患者中,8例无重合点,余40例中34例患者的重合点均落在外融合范围内。11例患者无Ⅱ级融合功能,余37例患者的内、外融合范围分别是(12.74±5.57)度和(4.97±2.11)度;正常对照组的内、外融合范围分别为(24.05±6.67)度和(3.52±0.96)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同视机检测,23例(47.92%)患者无立体视,而以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图检测,仅2例(4.17%)近立体视丧失。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融合功能异常,外融合范围扩大、内融合范围缩小;远立体视觉的丧失早于近立体视觉的丧失。
- 傅涛卢炜苏庆王京辉
- 关键词:外斜视同视机立体视
- 324例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A-v型斜视患者324例。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A-V型斜视的患者324例,其中A型斜视114例,v型斜视210例。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点、斜视度、斜视类型、眼球运动特点和双眼视觉等临床特征。主要指标发病年龄、就诊年龄、斜视度分布、伴随发生的斜视类型、眼球运动异常和双眼视觉。结果A型斜视患者和v型斜视患者中,1岁内发病者分别为70例(61.40%)和109例(51.90%)(体O.07),在3-9岁间就诊者分别为18例(15.78%)和127例(60.48%)(P〈O.01)。A型斜视患者中有25例(21.93%)是知觉性斜视,而v型斜视中知觉性斜视仅有3例(1.43%);在v型斜视中,先天性斜视有43例(20.48%),而A型斜视中仅有6例(5.26%)。A型斜视中48例(42.11%)患者单侧上斜肌亢进,64例(56.14%)患者双侧上斜肌亢进,1例(0.88%)患者不伴斜肌运动异常;v型斜视中,103例(49.05%)患者单侧下斜肌亢进,93例(44.29%)患者双侧下斜肌亢进,9例(4.29%)患者不伴斜肌运动异常。A型斜视患者中仅11例(9.65%)有同视机一级功能,所有患者均无远、近立体视。v型外斜视中有26例(12.38%)有近立体视,24例(11.43%)有不同程度的同视机立体视。结论A.V型斜视患者发病年龄早,伴知觉性斜视多见,而v型斜视多伴发先天性斜视;多数A.V型斜视伴有斜肌运动异常;A型斜视较V型斜视更易损伤双眼视觉。(腰科。2011。20:203-207)
- 傅涛卢炜王京辉
- 小鼠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常规蛋白激酶Cγ亚型的动态表达及单眼剥夺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弱视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有关,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synapsin参与视皮层的突触可塑性过程,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常规蛋白激酶C1亚型(cPKC-γ)可能是synapsin的上游激酶之一,其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是否发挥或如何发挥作用尚未明确。目的观察随着小鼠发育其视皮层中cPKC-γ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异常视觉经验对cPKC-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C57BL/6小鼠36只,分别于出生后(P)7、14、21、28、35、42d各选6只小鼠,取其两侧视皮层用于研究正常小鼠随鼠龄增加视皮层中cPKC-γ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外选取清洁级C57BL/6小鼠24只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发育期组和成年期组,每组12只。发育期组取6只P14小鼠行右眼上下睑缝合术以制备单眼剥夺(MD)模型,其余6只小鼠不进行干预作为对照,至P28取小鼠左右两侧视皮层;成年期组取6只P60小鼠以同样方法制备MD模型,其余6只不作干预作为对照,至P74取小鼠两侧视皮层。采用Westernbolt法检测小鼠两侧视皮层内cPKC-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P7小鼠可见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的微弱表达,表达量的相对值分别为(39.74+11.22)%和(40.78±10.37)%,随鼠龄增加cPKC-γ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21小鼠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的表达量达峰值,分别为(138.68±15.73)%和(138.47±23.48)%,此后随鼠龄增加cPKC-γ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并稳定。不同鼠龄正常小鼠视皮层中cPKC-γ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鼠龄=57.174,P=0.000),各组小鼠左侧与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左事=0.059,P=0.809)。发育期组MD小鼠与成年期组MD小鼠间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鼠龄=1.798,P=0.159),各组
- 郗平王静韩松李俊发傅涛
- 关键词:单眼剥夺
- 弱视治疗过程中视差和立体视觉恢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觉康复过程中远立体视觉、近零视差、非交叉视差和交叉视差的恢复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收集4—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58例,分别于初诊、治疗1、3、6个月时进行检影验光检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同时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采用同视机Ⅲ级功能定性图片检测患儿远立体视觉。应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在弱视患儿视力提高的过程中,对于具有较好的基础视力和治疗过程中视力恢复较好的患者,立体视锐度恢复较好[近零视差与基础视力的回归方程是Y=-0.92X+3.13(F=9.203,P〈0.01);近零视差与终末视力的回归方程是Y=-0.81X+3.23(F=9.886,P〈0.01);同视机远立体视觉的恢复早于随机点近立体视觉:近立体视觉中,近零视差首先恢复,交叉视差随之,非交叉视差最后恢复。并且这种恢复规律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更为明显。结论在弱视患儿视觉康复过程中,随着患儿视力的提高,远立体视觉、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顺次恢复。
- 傅涛苏庆郗平卢炜王丽丽
-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觉
- 大鼠房水外引流手术后前房抗原引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大鼠房水外引流手术模型,通过前房注射荧光标记抗原,观察房水外引流手术对前房内抗原引流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右眼行房水外引流手术后前房内注入荧光标记抗原FITC-dextran,对照组大鼠不行房水外引流手术,仅前房注射FITC-dex-tran。于注射后24h取出颈部淋巴结,一半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半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大鼠前房注射后24h,手术及非手术大鼠在颈部淋巴结均可见到荧光标记抗原分布。手术组大鼠颈部淋巴结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为(2.96±0.67)%,明显多于正常大鼠的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1.57±0.4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房水外引流手术影响了前房内抗原的引流,使其与局部淋巴结接触增多,可能对眼部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路晖傅涛王宁利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 Synapsin在正常发育小鼠视皮层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 视觉发育可塑性与弱视治疗时间和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synapsin(突触素)作为一种突触前特异性蛋白家族,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目的 动态观察正常小鼠视皮层内synapsin蛋白表达水平(T-synapsin)及其磷酸化水平(p-synapsin)随生长和发育发生的量的变化.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新生C57BL/6小鼠42只,分别于出生后第7、14、21、28、35、42、60天取左右两侧视皮层,每个时间点选6只小鼠.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不同鼠龄小鼠视皮层内不同亚型synapsin的表达量及其位点1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正常C57BL/6小鼠视皮层中synapsin的表达随生长和发育发生动态变化,出生后第7、14、21、28、35、42天,小鼠视皮层中T-synapsin Ⅰ a/b的表达量分别为成年小鼠(出生后第60天,P60)表达量的(21.32&#177;3.27)%、(56.27&#177;10.18)%、(77.05&#177;10.05)%、(83.75&#177; 10.52)%、(94.69&#177;11.46)%和(98.75&#177;5.86)%,不同鼠龄小鼠视皮层中T-synapsin Ⅰ a/b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538,P<0.001),其中P7、P14、P21、P28组表达量明显低于成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35、P42组与成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80、0 798);不同亚型T-synapsin在视皮层中的表达趋势随小鼠的生长和发育略有不同,其中T-synapsinⅡa、Ⅲa增长相对缓慢,P60时仍呈增长趋势,不同鼠龄间T-synapsinⅡa、Ⅱb、Ⅲa表达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492、55.595、39.172,P<0.001);p-Synapsin Ⅰ a/b的表达在出生后随小鼠的发育而逐渐增高,P21左右达高峰,为成年小鼠磷酸化水平的(2.86&#177;0.17)倍,此后迅速下降,成年后维持低磷酸化水平,不同鼠龄间小鼠视皮层中p-synapsin Ⅰ a/b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20,P<0.001).结论 小鼠视皮层中synapsin的表达量随生长和发
- 苏庆韩松郗平李俊发傅涛
- 关键词:视皮层神经元可塑性磷酸化水平
- 大鼠前房内抗原在淋巴器官分布的定量研究
- 2010年
- 目的通过前房注射荧光标记抗原,观察抗原在淋巴器官的分布,并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淋巴器官抗原含量。方法 SD大鼠右眼前房内注入荧光标记抗原FITC-Dextran。对照组大鼠前房注射PBS。分别于注射后1d、3d、5d、7d、12d取出颈部淋巴结和脾脏,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FITC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在大鼠前房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大鼠在颈部淋巴结及脾脏均可见到荧光抗原分布,对照组动物各组织均未见到抗原分布。不同时间点颈部淋巴结中FITC阳性细胞比率保持较低水平;而在脾脏中,前房注射后前3d,脾脏内抗原阳性细胞含量稳定,到第5天,明显升高趋势,第12天有所降低。结论前房内抗原可以到达脾脏和颈部淋巴结。而定量研究表明抗原大部分被引流到脾脏仍是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 路晖傅涛王宁利
- 关键词:淋巴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