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106)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健梅程龙朱悦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对峙
  • 2篇政区
  • 2篇政区建置
  • 2篇军事
  • 2篇建置
  • 2篇攻防
  • 1篇行政区
  • 1篇战争
  • 1篇三国时期
  • 1篇唐朝
  • 1篇屯田
  • 1篇军事地理
  • 1篇攻防策略
  • 1篇攻防体系
  • 1篇北宋
  • 1篇长江
  • 1篇长江沿线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3篇陈健梅
  • 1篇朱悦梅
  • 1篇程龙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政区建置看吴国在长江沿线的攻防策略--以吴、魏对峙为背景的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自孙策渡江,经过孙策、孙权两位吴主溯江而上的拓境,吴国实现了"全据长江"以割据一方的立国蓝图。三国鼎立期间,吴、蜀以联盟为主,吴国西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战争集中在与魏国对峙的江淮、江汉之间。吴、魏对峙中,吴国依托长江,通过相关政区建置,在"竟长江所及"的地理优势下,积极经营江北防线,以取得"固国江外"的战略优势,同时配合江南沿江的指挥中枢、滨江防御和后勤补给,兼顾中、下游之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效利用长江这一天然屏障,与北方政权长期对峙。本文即以吴、魏对峙为背景,考察吴国沿江政区建置中的军事方略。
陈健梅
关键词:长江政区建置攻防策略
北宋西北沿边屯田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差异被引量:7
2007年
屯田是宋军在对西夏作战中粮食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讨论宋夏战争背景下西北屯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差异。文章指出,屯田在宋夏灵州之战中开始出现,并逐渐由临时补给措施转化为常规补给方式。庆历时期,西北屯田在鄜延路、泾原路形成两大中心区域,并分别向宋夏边界东北部和西南部扩展。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战争因素的影响,北宋中后期,屯田向宋夏东北边界的扩展活动发展缓滞,而屯田在宋夏西南边界的扩展却极为顺利。
程龙
关键词:北宋屯田
从汉中东三郡的政区建置看魏国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被引量:3
2011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平定张鲁、据有汉中,随即按照山川形便将汉中分置为四郡,相对于汉中盆地所在的汉中郡,位于东部西康盆地和鄂西山地的三郡被称为"东三郡"。在魏、蜀对汉中的争夺中,东三郡一度随汉中入蜀,又因孟达叛蜀而再度入魏,此后一直为魏所据。东三郡僻处秦巴山地,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其战略地位并不突出,但作为同时邻近蜀、吴两个敌国的边境区域,东三郡又非无足轻重,孟达的反复更加剧了东三郡的复杂形势。魏国在东三郡频繁的政区建置及其在行政区划史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区域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实现。
陈健梅
关键词:政区建置
魏吴对峙中魏国的攻防体系与战略目标——基于行政区与军事区的考察被引量:5
2009年
文章依据军事区及其战略目标的定位将魏国沿江军事部署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攻防体系,通过对军事区和行政区的考察,对魏吴对峙中魏国的攻防体系及其战略目标作一全面梳理,以求从军事地理角度解读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陈健梅
关键词:行政区三国时期
唐蕃战争中的应龙城刍议被引量:3
2007年
应龙城是唐朝将领哥舒翰于青海湖海心岛上构筑之军城,旨在防御吐蕃在结冰期穿越青海湖向唐军发起进攻。由于该城地处青海湖中央,且岛屿面积较小,故学术界多怀疑其存在的意义,甚至认为是史书的虚构。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角度,指出该城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建成,阻断了吐蕃军队在结冰期穿湖北上的道路,对唐军在青海湖一带的驻防发挥了积极作用。
朱悦梅
关键词:唐朝军事地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