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5A03)

作品数:28 被引量:848H指数:15
相关作者:黄贤金陈志刚朱道林郑新奇赵俊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土地利用
  • 6篇农户
  • 6篇建设用地
  • 5篇征地
  • 5篇农村
  • 5篇村镇
  • 5篇村镇建设
  • 5篇村镇建设用地
  • 4篇意愿
  • 4篇征地意愿
  • 4篇生态
  • 4篇能值
  • 4篇农村居民
  • 4篇农村居民点
  • 4篇居民点
  • 4篇集约利用
  • 4篇村居
  • 3篇统计分析
  • 3篇土地开发整理
  • 3篇能值分析

机构

  • 17篇南京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土地勘测...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国土资源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 1篇天津市测绘院

作者

  • 13篇黄贤金
  • 10篇陈志刚
  • 9篇朱道林
  • 6篇郑新奇
  • 4篇赵俊锐
  • 3篇胡初枝
  • 3篇王伟林
  • 2篇钟太洋
  • 2篇曲福田
  • 2篇陈江龙
  • 2篇张兴榆
  • 2篇江文亚
  • 2篇周建春
  • 2篇李楠
  • 2篇刘欣
  • 2篇魏文佳
  • 2篇刘瑞
  • 1篇常春
  • 1篇揣小伟
  • 1篇范文瑜

传媒

  • 5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土地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2010年全...
  • 1篇2008’全...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被引量:41
2012年
为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在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给农村居民点整理带来契机的基础上,提出先确定整理模式类型和评价单元再进行评价的整理模式评价流程,采用地图叠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巴山镇农村居民点分为4种整理模式,即城乡一体化、生态搬迁式、迁移合并式和内部改造式,各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分别为71.50、2.67、108.73、329.23 hm2;迁移合并式农村居民点斑块是当前巴山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拆旧地块主要来源,城乡一体化式和内部改造式斑块可有选择地作为农民安置地。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的研究有利于具体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的科学开展,可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张晓平朱道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迁移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6
2009年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结构分析定量方法以及威弗-托马斯组合类型分析法对南京市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区位进行分析,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多样化和均匀化,土地利用区位组合数由3增加到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呈线性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王伟林黄贤金钟太洋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统计分析
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市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基于农用地集约利用和市场可达性评价方法,计算了兴化市各乡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并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2)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为0.23,在α=0.05的置信水平上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尺度下农业用地集约利用与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之间的空间模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农业生产方式—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农业区位论模式。
朱天明杨桂山姚士谋苏伟忠
关键词:秩相关系数
我国土地违法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揭示土地违法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提高土地执法与督察的工作效率,节约公共管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特征作了系统分析与提炼,并进一步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的...
陈志刚王青赵小风黄贤金
关键词:土地违法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风险与生态修复被引量:7
2010年
资源型城市的过度开发,致使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风险主要有地形地貌破坏、地表塌陷和裂缝、尾矿废石污染、矿坑水污染等多种类型。要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边开采边治理,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等生态修复原则,落实好各项政策,将生态风险降至最低,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格局。
赵俊锐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风险生态修复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被引量:30
2010年
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已引发了一系列农村土地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土地质量急剧退化、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这些问题产生的诱因在于土地制度的缺陷、政府管理的不善和市场发育的滞后三大方面。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职能;培育土地市场体系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陈志刚曲福田韩立高艳梅
关键词:农村土地问题诱因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被引量:88
2009年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高;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密度也较低。公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91.1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离主要公路距离小于1500m的范围内;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农村居民点密度越低。
刘仙桃郑新奇李道兵
关键词:VORONOI图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被引量:85
2009年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是城市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在分析了1996年~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动态,总结其时空扩张特征的基础上,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从空间形态上看,主要围绕原有城市建设用地向四周扩张,其中向原有城市以东扩张是主要扩张方向;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制度政策,以及内部自然区位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其中反映政府制度政策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最后才是人口的变动。
刘瑞朱道林朱战强杨文治
关键词: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
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后评价的能值分析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窑峪流域与花林流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13
2010年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选取固碳制氧、土壤肥力保持、表土生成、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项因子,以山东省淄博市窑峪流域与花林流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前后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无偿能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两个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效益为正值,但由于大面积开发未利用土地,导致植物种类面积的减少,造成O2的释放、CO2的吸收及生物多样性的能值减少.分析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与周围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减少开发,增加整理,注意维护生物多样性.
赵俊锐朱道林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后评价能值分析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镇空间布局战略是主线。因此,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今后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和整理提供参考。本文运用Google Earth软件,通过对全国范围农村居民点布局形式的考...
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新农村建设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