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B10201053)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余林余倩孙明李永峰李朝圣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分子
  • 4篇分子筛
  • 4篇催化
  • 3篇模板剂
  • 3篇抗磨
  • 3篇甲醚
  • 3篇二甲醚
  • 3篇KEGGIN...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氧化锰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凝胶法制备
  • 2篇钨硅酸
  • 2篇钨磷酸
  • 2篇流失率
  • 2篇摩擦学
  • 2篇摩擦学性能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分子

机构

  • 17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7篇余林
  • 11篇孙明
  • 11篇余倩
  • 9篇李永峰
  • 7篇李朝圣
  • 6篇郝志峰
  • 5篇余坚
  • 3篇张雷
  • 3篇谭朗
  • 3篇苏嘉成
  • 2篇卢业玉
  • 2篇麦荣坚
  • 1篇刁贵强
  • 1篇江晓锋
  • 1篇刘俊君
  • 1篇蔡曼钿
  • 1篇方奕文
  • 1篇彭兰乔
  • 1篇许洁瑜
  • 1篇王雪涛

传媒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精细化工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模板剂超声波辐射法快速合成纳米复合型微孔分子筛被引量:3
2008年
在60℃、无模板剂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辐射法快速合成了纳米复合型A/X微孔分子筛。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BET、TEM、FTIR表征。XRD结果表明,在低温、无模板剂条件下,超声波辐射20 min就能合成纳米复合型A/X分子筛。BET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外比表面为121.14 m2/g,微孔的比表面为257.70 m2/g。TEM结果表明,晶粒呈球型且均匀,粒径约为10 nm。证明样品的孔结构规整,骨架结构完善,晶粒小且分散性好。
李朝圣余林李永峰孙明余倩
关键词:功能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钨磷酸催化剂被引量:4
2007年
为改善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钨磷酸催化剂HPWA/SiO2,在有水参与的反应中活性中心Keggin结构钨磷酸(HPWA)的流失,换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ω(HPWA)=11.1%~40%的负载型钨磷酸催化剂HPWA—SiO2。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漫反射光谱联合表征,证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HPWA—SiO2催化剂中,钨磷酸依然保持Keggin结构,没有转变为钨硅盐等而失去酸催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HPWA—SiO2和浸渍法制备的HPWA/SiO2进行了水相中钨磷酸流失率考察,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HPWA—SiO2催化剂的流失率基本保持在0.71%~0.84%,而浸渍法制备的HPWA/SiO2催化剂的流失率为2.4%,是前者的3倍多,从而证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负载型钨磷酸催化剂,能够更好地防止钨磷酸活性中心在水相反应中的流失。
李永峰余林谭朗苏嘉成
关键词:KEGGIN结构钨磷酸流失率催化剂
纳米超细分子筛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纳米超细分子筛的制备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纳米超细分子筛的两种合成方法——控制晶化条件法(包括溶胶的控制晶化合成和凝胶的控制水热晶化合成)和微反应器模板内限制晶化法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分别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微反应器模板内限制晶化法由于优点突出,将成为纳米超细分子筛合成的重要路线。
李永峰余林李朝圣
关键词:纳米分子筛
二甲醚氧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估算了甲缩醛和乙二醇二甲醚的标准生成热△fHθm、标准熵Sθm和摩尔等压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二甲醚部分氧化和完全氧化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吉布斯自由能变△rGm和反应平衡常数K,分析了各热力学参数与其温度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反应压力和原料气配比对二甲醚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同时把计算结果与二甲醚在VOx-SnO2/MgO选择氧化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二甲醚部分催化氧化反应合成乙二醇二甲醚、甲缩醛以及完全氧化的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明余林余倩郝志峰李永峰
关键词:二甲醚甲缩醛乙二醇二甲醚基团贡献法热力学
利用聚合物的性质制备X型分子筛被引量:1
2009年
以聚合物甲基纤维素作空间位阻剂合成了X型分子筛。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BET与SEM等表征。结果表明,随甲基纤维素加入量的增加,合成样品的BET、孔体积与颗粒尺寸减小,而且BET与孔体积减小幅度增大,外比表面先增大后减小,但加入甲基纤维素量过多会导致合成样品的相对结晶度下降。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加入了空间位阻剂甲基纤维素成功地限制了颗粒的生长,合成样品的相对结晶度与外比表面增大,BET、孔体积与颗粒尺寸都减小,而且15g凝胶加2.5g甲基纤维素合成的样品最好,其相对结晶度为110%,外比表面为24.3cm2/g,BET为600.9cm2/g,孔体积为0.255cm3/g,平均颗粒尺寸为1.5μm,是常规水热法合成样品平均粒径的1/4。
吕逵弟李朝圣李学斌余林孙明余倩李永峰
关键词:甲基纤维素X型分子筛
8-羟基喹啉锆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0年
以8-羟基喹啉和硝酸锆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一种亮黄色的锆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XRD、红外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锆配合物为Zr(C9H6NO)4,是一个晶体结构的物质。用MRS-10A型四球机测试Zr(C9H6NO)4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Zr(C9H6NO)4能显著改善液体石蜡的抗磨性能,提高液体石蜡的极压性能,Zr(C9H6NO)4质量分数为0.1%时可使磨斑直径降低24%,质量分数为0.2%时可使承载能力提高29%。采用SEM和EDS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其抗磨作用机制为:在摩擦亚表面形成摩擦扩散层,使得摩擦表面的润滑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
江晓锋卢业玉余林王春伟
关键词:摩擦学性能抗磨性能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阴阳复合模板剂合成及二甲醚催化燃烧性能被引量:11
2008年
以阴阳复合表面活性剂调控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采用TG-DSC、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TEM、FTIR、UV-Vis、O2-TPD以及H2-TPR等技术对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锰氧化物材料对二甲醚催化燃烧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OMS-2材料属于cryptomelane结构,单独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时,制备的材料其外形均不规整,而采用二者按照一定物质的量的比混合时,可以得到均一的纳米棒状结构。O2-TPD和H2-TPR结果说明,制备的OMS-2材料具有丰富的氧物种,低温下易还原,因而在二甲醚催化燃烧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采用阴阳复合模板剂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低的氧脱附温度和氢气还原温度,因而在二甲醚催化燃烧中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二甲醚燃烧的完全燃烧温度T90为170℃,反应产物仅有CO2和H2O。
孙明余林方奕文余倩余坚
关键词:氧化锰模板剂二甲醚催化燃烧
离子液体[bmim]PF_6中制备纳米金属Ni及其催化苯乙烯加氢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化学还原手段分别在水溶液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制备了纳米金属Ni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热重(TG-DTA)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XRD表征结果显示:与水溶液制备纳米Ni相比,在[bmim]PF6中制备的纳米Ni具有立方相结构,无氧化峰出现;TEM结果显示:在[bmim]PF6中制备的纳米Ni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好的颗粒分布,团聚现象不明显;FT-IR显示:离子液体不仅仅作为反应的介质,而且和纳米颗粒表面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结合,吸附在纳米颗粒的表面,有效的阻止了Ni纳米颗粒的团聚和氧化;TG-DTA及UV-vis结果进一步验证了Ni表明离子液体层的存在。苯乙烯加氢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在[bmim]PF6中制备的纳米Ni催化苯乙烯加氢的活性显著高于常规制备的Ni催化剂。
王雪涛余林彭兰乔孙明许洁瑜余倩余坚
关键词:离子液体催化剂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的模板剂合成
<正>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是一种微孔材料,其晶体结构是由2×2共边的八面体MnO6链构成,链之间通过八面体顶点的氧原子相连构成0.46nm×0.46nm的一维隧道.。在[MnO6]八面体链中存在Mn2+,Mn...
孙明余林余倩郝志峰蔡曼钿
关键词:模板剂
文献传递
膜控制扩散制备纳米镧化合物及其摩擦学性能
2008年
通过石蜡膜控制沉淀离子扩散速率,采用尿素水解制备镧化合物,对其进行热重分析确定焙烧温度,运用XRD、TEM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物相分析表明焙烧产物主要成分为La5O7NO3,粒径约为40 nm。合成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镧化合物进行表面修饰,使其能稳定分散于液体石蜡基础油中。以液体石蜡为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基础油质量0.5%的表面活性剂修饰后的纳米镧极压抗磨剂,结果表明,极压性提高33.33%、磨损性减小20%左右。
张雷余林余倩孙明余坚李朝圣
关键词:极压抗磨剂油品添加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