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2021)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孙晓青炎萍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意向性
  • 2篇凯瑟
  • 1篇德波
  • 1篇言说
  • 1篇印象主义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社会转型期
  • 1篇身份
  • 1篇身份焦虑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体验
  • 1篇史书
  • 1篇视阈
  • 1篇素材
  • 1篇素材选择
  • 1篇题材
  • 1篇题材选择
  • 1篇拓荒精神
  • 1篇现象学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孙晓青
  • 1篇炎萍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历史如何言说——《教授的房屋》中的历史书写焦虑
2020年
薇拉·凯瑟的《教授的房屋》自1925年发表以来即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在这部作品中,凯瑟实际介入了当时美国史学界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论争。凯瑟将历史书写呈现在文本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史学研究根基客观性受到的围困及其对史学家的冲击。小说中历史学教授圣彼得陷入历史认识论的矛盾中,其对言说历史的失语体现了一战后史学界的分歧状况,表明19世纪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历史发展观受到严重挑战,20世纪初历史学面临重大变迁。这位历史学家的际遇包含着凯瑟对如何言说历史和追求“高尚的梦想”的迷茫、焦虑和反思。
孙晓青
关键词:历史书写焦虑
现象学美学视阈下的《我的安东妮亚》被引量:1
2015年
在众多对《我的安东妮亚》的评论中,主人公吉姆和安东妮亚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现象学美学视阈下可以看到凯瑟在小说中以一种"本质直观"方式呈现吉姆对安东妮亚的印象,达到"面向事物本身"的高度,通过直观直接把握印象本质。吉姆对安东妮亚的印象充溢着与客观事实紧密关联的主观意向性,是整个具体的主客体关系本身,这种印象表达是审美主体吉姆在审美对象安东妮亚世界中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体验,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意义与价值关系。
孙晓青
关键词:《我的安东妮亚》现象学意向性审美体验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建构——论薇拉·凯瑟的题材选择被引量:1
2014年
薇拉·凯瑟的创作时期是美国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也是传统美德被工业社会急速吞噬的时代。凯瑟见证了拓荒时代与工业社会的鲜明对比,呼吁人们重温和回归拓荒时代的精神和可贵品质,为此,凯瑟精心选择写作题材,在对拓荒精神与美德的回望中,她重申自己所珍视的道德标准,并通过透彻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赋予小说以价值信仰。
孙晓青
关键词:社会转型拓荒精神素材选择
现代性与身份焦虑——读艾伦·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2014年
《身份的焦虑》讨论了现代身份理想下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种种看法,分析了现代人身份焦虑的起因和缓解途径。当平等观念、精英崇拜、宗教衰落带给人们过高的期望和无限的焦虑时,德波顿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古老的哲学智慧和悲剧艺术,并呼唤一种更宽容、更温和的成功哲学。
炎萍
关键词:身份焦虑
文学印象主义被引量:8
2015年
文学印象主义的美学追求是谋求唤醒主观、感官印象,通过特定的主体意识过滤出某个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最初的核心客体。在现象学视阈下印象主义的"看"是本质直观,通过直观直接把握事物本质,其印象是与客观事实紧密关联的主观意向性,是整个具体的主客体关系本身。这种印象的表达是主体身心契合地在对象世界中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体验,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意义与价值。印象主义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在感性与理性、信仰与科学之间找到平衡和谐点。
孙晓青
关键词:印象主义意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