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2026)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姝王晓姝陈晶王欣鲁晓晓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华侨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意象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狂飙
  • 2篇笔下
  • 1篇到灯塔去
  • 1篇动物小说
  • 1篇动物意象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课
  • 1篇战争
  • 1篇人性
  • 1篇社会
  • 1篇身心
  • 1篇审视
  • 1篇生态学视角
  • 1篇生态意识
  • 1篇赎罪
  • 1篇双性同体
  • 1篇斯托克

机构

  • 9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王晓姝
  • 1篇张慧瑾
  • 1篇陆晶菁
  • 1篇付景川
  • 1篇王琪
  • 1篇秦翰
  • 1篇王涵
  • 1篇鲁晓晓
  • 1篇王欣
  • 1篇王军

传媒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外国语文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房中天使”到“叛逆者”的擅变——《到灯塔去》女性形象管窥被引量:1
2013年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同时也是闪亮于由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史中的女性主义先驱。《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作为"房中天使"卑躬屈膝,逆来顺受;而莉丽作为男权社会的"叛逆者"追求独立,特立独行。从传统女性拉姆齐夫人到新女性莉丽的转变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重新定位自我,完善女性自我的历史过程,伍尔夫"双性同体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因而看似对立的两个女性形象实则相互关联,同体共生。
王欣王琪
关键词:叛逆者
马克·吐温笔下汤姆与哈克成长道路之比较
2014年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部小说成功塑造了汤姆和哈克两个形象。二人都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这也开启了他们的成长之旅。所不同的是,在两位主人公的成长道路上,汤姆从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到成长为社会栋梁,他经历了入世的过程;而哈克一直游离于社会之外,在认清社会本质后,他选择了出世的道路。
王晓姝陆晶菁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课微博式教辅初探
2013年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了传统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现状,指出生态因子失衡是传统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弊端,提出了微博辅助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深入探讨了利用微博短、频、快等特点建立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的具体方法。
王晓姝张慧瑾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美文学课
“骷髅之舞”——当代美国哥特小说狂飙的社会美学审视被引量:2
2014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哥特小说迎来了新一轮的狂飙,随着1959年美国加州女作家雪莉·杰克逊《鬼屋传奇》的发表,"闹鬼的大宅"再次回到了美国小说的舞台。紧随其后的安妮·赖斯和史蒂芬·金两位恐怖大师分别以他们的"恐怖哥特"和"吸血鬼哥特"征服了二战后的美国世界。本文以史蒂芬·金的哥特美学著作《骷髅之舞》的中心思想为理论依据,在对当代美国哥特小说进行梳理的同时,审视此轮狂飙背后的社会美学意义,为哥特小说的社会功用和美学价值扬名正身。
王晓姝
关键词:哥特小说狂飙美学
从拜伦、斯托克到赖斯笔下吸血鬼意象的文学嬗变被引量:1
2012年
以文学中的吸血鬼为研究对象,追溯吸血鬼意象在拜伦、斯托克和赖斯三位英美作家笔下的"成长史",并绘制这一意象在英美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嬗变的轨迹。在经历了三个阶段(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当代)的"成长"和嬗变后,吸血鬼意象具有了一些"常量",而其中亘古不变的就是爱与负罪感。
王晓姝
关键词:嬗变
身心漫游 双重成长——《马丁·伊登》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出版于20世纪初并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极强的社会意义闻名于世界文坛。作者通过对主人公马丁·伊登悲剧一生的描写,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以他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本文尝试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双重成长并分析了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
王晓姝秦翰
关键词:马丁·伊登成长小说
充满罪恶的世界——解读《赎罪》中的罪恶主题
2015年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利用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因少不更事所犯下的错误而忏悔的故事。本文从人性的罪恶、等级制度的罪恶和战争的罪恶三方面对小说的罪恶主题进行解读,以此来告诫世人只有从根本上弃恶向善,消灭一切不公平现象,人类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救赎,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发展,世界也才能真正和平安宁。
王军王涵
关键词:人性战争
从《宠物墓园》看史蒂芬·金的后现代哥特世界被引量:1
2016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哥特小说迎来了新一轮的狂飙。本文从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出发,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哥特文学的交集——后现代哥特的理论源头,并以史蒂芬·金的《宠物墓园》为文本,挖掘小说中的后现代哥特特征,从而揭示后现代哥特的本质,即对极端现实的超极端书写。
王晓姝付景川
关键词:狂飙后现代
《狼图腾》与《野性的呼唤》中动物意象之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王晓姝鲁晓晓
关键词:动物小说狼意象《狼图腾》《野性的呼唤》动物意象生态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