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8075)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东旺沈小七刘泽民郑先进李军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震源
  • 1篇地震参数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考察
  • 1篇地震平静
  • 1篇地震预报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应力场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源机制解
  • 1篇震源深度
  • 1篇前震
  • 1篇浅源地震
  • 1篇强震
  • 1篇中强震
  • 1篇历史地震
  • 1篇聚类
  • 1篇公元
  • 1篇M

机构

  • 5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4篇刘东旺
  • 4篇沈小七
  • 3篇郑先进
  • 3篇刘泽民
  • 2篇李军辉
  • 1篇孙盼盼
  • 1篇李发
  • 1篇邵磊
  • 1篇陈安国
  • 1篇王健
  • 1篇洪德全

传媒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的时间扫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时间扫描是在平太阴时集中程度空间扫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计算结算结果反映某一地区的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由于计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时间扫描时涉及的扫描参数众多,首先分析了该方法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最小震级、时间扫描窗长对结果影响比其他参数大;但当所有的时间扫描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化时,结果曲线形态大体一致,相关性比较高,说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稳定性比较好。认为,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较高时为异常.并用该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结果显示具有比较好的预报效能。
刘泽民郑先进沈小七李军辉李发
安徽及邻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选择安徽及邻区观测精度相对较高的地震资料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不同空间范围内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初步讨论了震源深度与地质构造,地壳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及邻区平均震源深度10 km左右。中小地震震源深度在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大体上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深度优势分布为5~15 km。其中霍山地区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10 km。总体上,安徽及邻区地震多发生在5~20 km地壳的中上部,为浅源地震。
李军辉刘东旺洪德全孙盼盼
关键词:震源深度浅源地震
公元1831年安徽凤台地震宏观震中考察被引量:2
2010年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安徽凤台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史料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但现有各版地震目录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存在分歧,震中位置竟多达4处.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认为,应当对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进行调整,震中位置应改为32.88°N、116.89°E,名称相应变更为"安徽怀远西南地震".同时认为此次地震原来所确定的震级(614)偏大.
陈安国刘东旺沈小七邵磊王健
关键词:地震活动历史地震地震参数地震考察
华东地区M_L≥4.0地震平静预测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用统计学上的X^2检验方法对华东地区ML≥4.0地震平静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在较高的置信概率下可以将平静时间T≥140天作为平静异常的判别标准。总结了华东地区自1970年以来出现的平静异常,并分析了其对应中强地震的情况。研究表明,ML≥4.0地震平静异常是华东地区中强震前的一种普遍现象。62.5%的平静异常后发生了ML≥4.5地震;绝大多数平静异常前存在着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多次活动增强后连续发生了平静异常且之后发生了Ms≥5.0地震。
郑先进刘东旺沈小七刘泽民
关键词:地震平静
安徽地区应力场分区特征及中强震前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近震直达Pg波和Sg波垂直向最大振幅比方法,求出安徽及周边地区1974年以来246次ML2.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得到安徽不同分区不同时段的震源机制优势综合解,分析不同分区构造应力场的特点。对安徽地区中小震震源机制解中应力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其优势方向与华东地区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相同。研究安徽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特征发现,在中强震发生前,一致性参数均出现显著下降。
郑先进刘东旺刘泽民沈小七
关键词:应力场聚类震源机制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