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5-01A)

作品数:15 被引量:326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云贵张晓娜张莹陈志飞王红俊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青贮
  • 6篇萌发
  • 5篇紫花
  • 5篇紫花苜蓿
  • 5篇苜蓿
  • 5篇胁迫
  • 4篇营养
  • 4篇幼苗
  • 4篇幼苗生长
  • 4篇青贮品质
  • 4篇种子
  • 4篇苗生长
  • 3篇燕麦
  • 3篇羊茅
  • 3篇营养价值
  • 3篇早熟
  • 3篇早熟禾
  • 3篇生育
  • 3篇种子发芽
  • 3篇高羊茅

机构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藏职业技术...

作者

  • 17篇杨云贵
  • 7篇陈志飞
  • 7篇张莹
  • 7篇张晓娜
  • 6篇王红俊
  • 6篇宋书红
  • 3篇郭婷
  • 3篇杨雪娇
  • 3篇张越利
  • 2篇许岳飞
  • 2篇孙永芳
  • 2篇程天亮
  • 2篇林艳艳
  • 2篇李欣悦
  • 1篇曹社会
  • 1篇褚希彤
  • 1篇杜欣
  • 1篇呼天明
  • 1篇杨雨鑫
  • 1篇辛亚平

传媒

  • 5篇草地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被引量:26
2016年
为研究PEG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赤霉素浸种处理:0,100,200,300,400mg/L,浸种后分别在0%,5%,10%,15%,20%5个浓度PEG胁迫下进行萌发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丙二醛,电导率和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和100 mg/L赤霉素浸种后种子的电导率显著高于(P≤0.05)其他3个浓度,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P≤0.05)其他3个浓度。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PEG浓度高于15%时,种子发芽率和根,芽长有明显下降。在5%和10%PEG胁迫时,100mg/L赤霉素与0mg/L浸种相比发芽势提高了47.06%、37.33%,发芽率提高了19.46%、16.95%。在5%,10%PEG胁迫时,200mg/L赤霉素与0mg/L浸种相比根长分别提高了53.26%、30.12%,芽长提高了79.87%、50.75%,随着PEG胁迫增大,赤霉素缓解PEG胁迫抑制根芽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PEG胁迫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比根长更强,而且经赤霉素浸种后幼苗的根冠比明显变小。综上所述,促进高羊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缓解干旱胁迫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00~200mg/L。
陈志飞宋书红张晓娜张莹李欣悦杨云贵
关键词:高羊茅赤霉素
五氨基乙酰丙酸对逆境下草地早熟禾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五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Cd胁迫、盐胁迫及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午夜’(Poa pratensis‘Midnight’)品种为材料,在Cd(2mg·L^(-1)),NaCl(50 mmol·L^(-1)),PEG(15%)3种处理下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5-ALA(0,5,25,50,100mg·L^(-1)),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胁迫下较低浓度(5,25mg·L^(-1))5-ALA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等指标,而较高浓度(50,100mg·L^(-1))的5-ALA起抑制作用。综合比较4种不同浓度的5-ALA发现,25mg·L^(-1)对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优,其Cd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67%;NaCl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22.67%,23.67%;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5.33%,10.67%。25mg·L^(-1) 5-ALA对NaCl,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显著,分别提高了6.5和3.8μg·g-1,对于Cd胁迫,可溶性蛋白含量虽有提升但不显著。
林艳艳杨雪梅杨云贵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胁迫萌发
生育期和品种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为了获得最佳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和刈割期,分别对‘关中苜蓿’、‘阿尔冈金’、‘金皇后’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进行刈割,了解不同苜蓿品种在各生育期的产量及营养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金皇后’的粗蛋白、粗灰分、相对饲用价值含量最高,分别为16.86%DM,7.97%DM和106.22%DM;‘金皇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51.08%DM和41.04%DM。‘金皇后’在现蕾期,粗蛋白、粗灰分、相对饲用价值含量最高,分别为18.99%DM,9.07%DM和127.15%DM,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44.98%DM和35.78%DM。综上所述,3个苜蓿品种中,‘金皇后’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最高,品质最好,现蕾期是最佳的刈割时期。
张晓娜宋书红林艳艳陈志飞张莹李广艳杨云贵
关键词:生育期紫花苜蓿
消毒处理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选择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的最佳消毒处理方法,选用6种常用种子消毒处理方法:0.1%HgCl_2浸泡10 min、10%H_2O_2浸泡20 min、0.5%KMnO_4浸泡10 min、75%C_2 H_5OH浸泡5 min、2.0%NaClO浸泡20 min、0.16%HCHO浸泡30 min进行消毒处理,对其消毒效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H_2O_2浸泡20 min和0.5%KMnO_4浸泡10 min的消毒效果较好,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没有负面影响,可以作为高羊茅种子理想的消毒方法优先选用;0.1%HgCl_2浸泡10 min和2.0%NaClO浸泡20 min的消毒效果虽好,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对种子萌发速度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慎重选用;75%C_2H_5OH浸泡5min和0.16%HCHO浸泡30 min的消毒效果不佳,对幼苗的生长也有影响,且0.16%HCHO处理对种子的伤害较大,不宜选用。
杨云贵王红俊杨雪娇程天亮
关键词:高羊茅消毒处理消毒效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为研究PEG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赤霉素浸种处理:0、100、200、300、400mg·L-1,浸种后分别在0%、5%、10%、15%、20%5个...
陈志飞宋书红张晓娜张莹李欣悦杨云贵
关键词:高羊茅赤霉素
文献传递
不同刈割期对春播、秋播燕麦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7
2016年
本试验以秋播燕麦科燕1号、UITIMA、白燕9号、T045和春播燕麦科燕1号、白燕5号、白燕9号、Dancer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产量并对其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关中地区春播燕麦和秋播燕麦越冬返青牧草最佳刈割时期。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燕麦品种鲜重、干重均呈现逐渐积累的趋势。秋播燕麦科燕1号抽穗期刈割表现最佳,其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时期(P≤0.05),达到1625g/m^2,干草产量于灌浆期达到最大值524g/m^2;粗蛋白含量达到12%。春播燕麦白燕9号拔节期刈割表现最佳,鲜草产量0.73kg/m^2,干草产量0.16kg/m^2;粗蛋白含量为15.42%。各品种燕麦不同时期刈割蛋白质含量在9%~19%。科燕1号、白燕5号、白燕9号、Dancer在拔节期刈割,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19%、10%、15%、14%。
张莹陈志飞张晓娜宋书红杨卓杨云贵
关键词:燕麦刈割期
紫花苜蓿品种及刈割茬次对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为了探讨收割茬次对紫花苜蓿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了3个紫花苜蓿品种(新牧1号、新牧2号、当地苜蓿),分别年收割三茬,并测定其单位面积鲜重、干重,测定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新牧2号和当地苜蓿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新牧1号紫花苜蓿(P<0.05)。新牧1号、新牧2号和当地紫花苜蓿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含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茬的营养价值优于第二茬和第三茬。总体来看,新牧2号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优于新牧1号紫花苜蓿。
杜书增杨云贵辛亚平王红俊
关键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
浸种时间和浸种剂对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为了筛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最佳的浸种处理,选用10种浸种剂[H2O、20.0%PEG-6000、2.0%NaCl、2.0%CaCl2、2.0%Ca(NO3)2、2.0%KNO3、2.0%KH2PO4、0.5 mmol·L-1 SA、0.3%H2O2、0.01%KMnO4]和3个浸种时间(浸种1、2、3d)共30种浸种处理组合,对各浸种剂、浸种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表明,2.0%Ca(NO3)2(浸种1、2、3d)和2.0%KNO3(浸种1、2、3d)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P<0.05),且对幼苗的影响小,尤其以2.0%Ca(NO3)2(浸种2d)和2.0%KNO3(浸种2d)的浸种效果最好,可以作为草地早熟禾种子浸种处理优先选用;2.0%NaCl(浸种1d)、2.0%CaCl2(浸种1、2、3d)、2.0%KH2PO4(浸种2d)和0.5mmol·L-1 SA(浸种1、2、3d)处理虽然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延长了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且幼苗的生长也受到抑制,用于浸种时要慎重;水(浸种1、2、3d)、20%PEG-6000(浸种1、2、3d)、2.0%NaCl(浸种1、3d)、2.0%KH2PO4(浸种1、3d)、0.3%H2O2(浸种1、2、3d)和0.01%KMnO4(浸种1、2、3d)处理的浸种效果不明显,不适宜选用。
王红俊陈志飞张莹杨云贵杜书増郭婷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浸种时间浸种剂种子发芽
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营养价值和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玉米(Zea mays)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混合青贮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品质的影响。拟以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和玉米为材料,利用紫花苜蓿粗蛋白高、玉米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特点,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形成...
李雅斐
关键词:青贮饲料玉米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文献传递
2种玉米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63
2012年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密封后60d内,水分含量变化很小。pH在第2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5左右,带穗切段玉米青贮pH低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乳酸菌数量剧增,在第6、7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9数量级,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15~20天时稳定在107数量级,去棒揉丝玉米青贮的乳酸菌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在第6天出现最高峰,其稍高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酵母菌在青贮初期数量有些波动,出现最高峰到达107数量级后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去棒揉丝玉米青贮时酵母菌数量迅速下降,第4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在青贮12h之内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第5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霉菌因密封后氧气缺乏而数量很快减少,最晚在第11天左右便检测不到,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中霉菌数量下降较迅速,第4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比较平缓,直到第11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综上所述,在玉米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对玉米秸秆进行纵切揉丝处理有利于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
杨云贵张越利杜欣刘桂要曹社会
关键词:玉米青贮酵母菌霉菌微生物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