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47009)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4
相关作者:包家立葛霁光王红王会平俞治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经皮给药
  • 4篇给药
  • 2篇药物
  • 2篇渗透通量
  • 2篇通量
  • 1篇电穿孔
  • 1篇生物制剂
  • 1篇皮肤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模型
  • 1篇网络
  • 1篇唯象
  • 1篇唯象理论
  • 1篇穿孔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华大基因...

作者

  • 4篇包家立
  • 3篇王红
  • 3篇葛霁光
  • 2篇王会平
  • 1篇杨媛媛
  • 1篇俞治平

传媒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药物经皮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被引量:6
2004年
阐述药物在经皮转运过程中皮肤通道导纳特性,为经皮给药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用药物经皮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建立药物浓度与渗透通量的定量关系,提出皮肤通道导纳由激活因子和失活因子控制的理论。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进行被动扩散(对照组)和电脉冲增强扩散(实验组)的离体漏槽实验,结果显示皮肤通道导纳的理论线与实验值拟合较好。理论线计算的激活因子初值m0、激活因子时间常数子m、失活因子初值h0、失活因子时间常数子h对分析皮肤通道特性有重要价值。
包家立杨媛媛王红葛霁光王会平
关键词:经皮给药
药物经离体角质层渗透的非平衡态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阐述药物在经角质层渗透过程中的非平衡态特性 ,为经皮给药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 把离体扩散池系统设定为孤立系统 ,建立系统达到平衡态的条件和网络热力学模型。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 ,进行非平衡态实验和漏糟实验。结果 非平衡态包括 :达到平衡态的长时程性 ;渗透启动的延迟性 ;初始通量的不确定性。漏糟包括 :渗透通量递减性 ;渗透时间常数的可变性。
包家立王红葛霁光
关键词:药物经皮给药渗透通量
物质经皮转运的唯象理论被引量:6
2004年
物质经皮渗透是一个非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驱使物质经皮转运的动力产生了物质经皮转运的通量,文章试图用唯象理论来阐述这种关系。假设扩散池系统恒温、无化学反应;溶液为非粘性流体,双组份、局域平衡。根据Gibbs方程,建立了扩散池系统的耗散函数,导出了其质量流与质量力、体积流与体积力。实验分对照组(被动扩散)和实验组(电脉冲扩散),分别做3次并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实验结果表明:(1)扩散池系统中不但存在物质的经皮渗透,而且存在溶液的体积缺失现象;(2)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唯象系数具有时变性,并且推断当时间延迟时,质量力对质量流和体积力对体积流的影响减弱;(3)溶液对流在皮肤表面产生的速度梯度可能产生体积流。结论是扩散池药物经皮渗透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
王红包家立王会平葛霁光俞治平
关键词:经皮给药渗透通量皮肤唯象理论唯象理论
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综述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脉冲形态、脉冲电压、脉冲时间、脉冲数、脉冲能量等是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因素。电脉冲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机制主要是依赖新孔道假设理论,脉冲能量转移到皮肤,皮肤出现局部转运区(LTR s)结构变化可能是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直接原因,但还缺乏皮肤结构动态观察的直接证据,复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促渗率。结论安全性、起效时间、药物渗透剂量是该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包家立
关键词:经皮给药电穿孔生物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