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

作品数:1,363 被引量:7,034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杨瑞刘永贤彭宏祥江泽普廖青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59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7篇农业科学
  • 70篇生物学
  • 65篇经济管理
  • 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理学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2篇甘蔗
  • 122篇栽培
  • 98篇水稻
  • 87篇基因
  • 81篇土壤
  • 69篇种质
  • 63篇葡萄
  • 56篇性状
  • 56篇抗性
  • 55篇玉米
  • 55篇香蕉
  • 54篇选育
  • 48篇栽培技术
  • 46篇种质资源
  • 35篇农业
  • 35篇高产
  • 34篇杂交
  • 31篇施肥
  • 31篇甜瓜
  • 29篇胁迫

机构

  • 1,038篇广西农业科学...
  • 265篇广西大学
  • 119篇广西作物遗传...
  • 86篇广西壮族自治...
  • 4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6篇广西壮族自治...
  • 25篇广西壮族自治...
  • 16篇南阳师范学院
  • 15篇长江大学
  • 15篇广西壮族自治...
  • 14篇广西现代农业...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68篇李杨瑞
  • 41篇刘永贤
  • 39篇彭宏祥
  • 37篇江泽普
  • 37篇廖青
  • 33篇谭宏伟
  • 32篇邢颖
  • 30篇龙丽萍
  • 29篇朱建华
  • 28篇洪日新
  • 27篇武鹏
  • 27篇刘俊仙
  • 27篇周柳强
  • 26篇李松
  • 26篇梁潘霞
  • 25篇覃斯华
  • 25篇蒋菁
  • 25篇黄金艳
  • 24篇段维兴
  • 22篇罗群昌

传媒

  • 21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25篇西南农业学报
  • 78篇广西农业科学
  • 45篇中国南方果树
  • 38篇安徽农业科学
  • 37篇热带作物学报
  • 28篇农业研究与应...
  • 24篇中国糖料
  • 24篇江苏农业科学
  • 23篇北方园艺
  • 23篇热带农业科学
  • 20篇中国蔬菜
  • 19篇中国农学通报
  • 19篇广西农学报
  • 16篇中国瓜菜
  • 15篇种子
  • 15篇作物杂志
  • 15篇分子植物育种
  • 14篇中国种业
  • 14篇中国热带农业

年份

  • 71篇2023
  • 117篇2022
  • 104篇2021
  • 64篇2020
  • 87篇2019
  • 116篇2018
  • 147篇2017
  • 112篇2016
  • 76篇2015
  • 66篇2014
  • 73篇2013
  • 67篇2012
  • 58篇2011
  • 52篇2010
  • 39篇2009
  • 41篇2008
  • 41篇2007
  • 25篇2006
  • 22篇2005
  • 13篇2004
1,3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象条件对淮山新品种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为淮山新品种经济合理栽培和反季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利用遮光处理和悬空栽培等试验方法,对"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6号"等淮山品种开展了气象条件影响研究,找出光照、温度、水分与淮山某些生理特性的关系。研究...
廖雪萍黄梅丽韦本辉韦威旭
关键词:气象条件生理特性光照温度水分
文献传递
水旱两用型杂交稻“培杂桂旱一号”单季旱作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7年
唐建淮李道远
关键词:杂交稻旱作栽培
老挝香蕉产业概况与发展前景被引量:7
2018年
老挝地处热带,毗邻中国,是香蕉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随着中国与老挝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香蕉产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详细了解老挝香蕉产业的内部条件及外部因素,阐述老挝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出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发展香蕉产业的建议。
李贤高赵明王歆昕潘曦邹瑜林志城高营营张露
关键词:香蕉
米修链霉菌TF78对香蕉枯萎病的田间防效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生物防治是遏制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前期的研究中,从健康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盆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米修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ionensis)TF78,但其对香蕉枯萎病的田间生防潜力和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评价米修链霉菌TF78对香蕉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明确其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选取两块发病香蕉园,测定该生防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施用菌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共12份香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结果】米修链霉菌TF78对两块香蕉园的田间防效分别达55.30%和45.32%。该生防菌株处理组的物种稀释曲线坡度大于空白对照组,并显著富集了优势种群梳霉门(Kickxellomycota),消减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苔藓杆菌(Bryobacter)的丰度,对土壤中优势种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木霉属(Trichoderm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影响不显著。【结论】米修链霉菌TF78塑造了不利于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存活的土壤环境,有效降低了田间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同时对土壤中大部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抑菌功能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米修链霉菌TF78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黄穗萍李其利韦绍龙唐利华陈小林黄素梅郭堂勋
关键词:链霉菌香蕉枯萎病田间防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甘蔗家系的遗传测定与选择被引量:5
2016年
以2013—2014年配制的108个甘蔗常用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新1宿家系试验。通过测定家系新植和宿根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及新植丛重、新植锤重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家系的综合指数选择。结果表明:除宿根丛有效茎数之外,其他所有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植蔗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均高于宿根蔗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锤度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植家系的性状相关分析中,只有锤重与丛重之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指数选择,选出了湛蔗74–141×CP72–1210、桂糖05–3084×粤糖91–976、云蔗02–588×ROC22、福农39号×桂糖03–1229、桂糖02–901×桂糖03–2357、桂糖05–2743×桂糖03–1229、桂糖92–66×ROC22、德蔗93–88×ROC22、桂糖05–3445×桂糖03–2309、粤糖00–319×CP72–1210、桂糖03–3089×ROC22、粤糖91–976×CP84–1198、粤辐90–95×CP72–1210、云蔗99–601×桂糖00–122、粤糖00–236×ROC22共15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的丛重和锤重的遗传增益较大;综合指数选择与以锤重单性状选择的结果不完全相同,秩次相关系数为0.748,达极显著水平。
唐仕云杨荣仲王伦旺张保青邓宇驰杨翠芳周珊贤武谭芳谭宏伟杨丽涛
关键词:甘蔗家系
香蕉枯萎病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为探索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遗传多样性与生理小种类型、地理来源和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从2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优化其退火温度,对来自广西、...
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唐利华陈军吴玉东魏晴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
文献传递
甘蔗愈伤组织、组培幼苗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被引量:6
2002年
以甘蔗愈伤组织、组培幼苗分别在附有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研究甘蔗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甘蔗对卡那霉素敏感 ,在200~400mg/L的浓度范围内 ,愈伤组织失去分化能力 ,组培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白化苗现象非常严重 ;甘蔗对潮霉素较敏感 ,在1~40mg/L的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均有分化能力 ,但在20~40mg/L时幼苗不能存活 ;对头孢霉素不敏感 ,在100~1000mg/L处理浓度中 ,愈伤组织均有分化能力 ,组培幼苗生长受抑制不明显。
陈丽新李松谭芳陈廷速
关键词:甘蔗愈伤组织幼苗抗生素
SCoT分子标记技术在丝瓜上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体系基础上,从8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0条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每条引物扩增获得10-17条100-2100 bp的条带;10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比例87.57%。81份丝瓜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0.9200,在0.5900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46份有棱丝瓜材料,第Ⅱ类包括35份普通丝瓜材料,广西和广东的丝瓜种质材料主要聚在第Ⅰ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0和0.7900处,第Ⅰ、Ⅱ大类丝瓜材料均可划分为5个组,每组丝瓜材料主要来自相同地区。【结论】SCo T分子标记可作为ISSR、SRAP等标记的有效补充,为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的工具。
蒋雅琴黎炎李文嘉吴永官王益奎康德贤
关键词:丝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
供港毛节瓜连作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贺州市是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菜篮子基地,近年来大户承包土地种植以出口香港为主的毛节瓜逐年增多,但由于连作严重,已危及到产业的发展。文章介绍毛节瓜连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从提高产量、质量到病虫害防治进行全方位的阐述,旨为毛节瓜生产提供参考。
卢发仕程章清卢亚成张晓程陆振裕康德贤黎炎
关键词:毛节瓜连作高产
不同抗氧化剂预处理防止优质籼稻种胚愈伤组织褐化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优质籼稻桂华占和油占8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0.1%的3种抗氧化剂对离体稻胚作不同时间预处理,研究抗氧化剂对2个籼稻品种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防褐效应。结果表明,柠檬酸的适宜处理时间为18h和24h,抗坏血酸(V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适宜处理时间均为3h;柠檬酸的防褐效果最好,但会降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抗坏血酸的防褐效果次之,且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促进愈伤组织生长;PVP仅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有一定的防褐作用。
韦鹏霄覃伟岑秀芬陈远孟
关键词:籼稻抗氧化剂预处理褐化
共1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