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Y[2011]3076)

作品数:13 被引量:148H指数:8
相关作者:陈训欧静刘仁阳李朝婵何跃军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科技厅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杜鹃
  • 4篇幼苗
  • 4篇种子
  • 4篇萌发
  • 3篇内源
  • 3篇内源激素
  • 3篇浸种
  • 2篇扦插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种子特性
  • 2篇贮藏
  • 2篇酶活性
  • 2篇接种
  • 2篇菌根
  • 1篇杜鹃花
  • 1篇杜鹃花属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机构

  • 13篇贵州大学
  • 10篇贵州科学院
  • 2篇科技厅
  • 1篇贵州省植物园

作者

  • 12篇陈训
  • 10篇欧静
  • 7篇刘仁阳
  • 3篇李朝婵
  • 2篇何跃军
  • 2篇赵云龙
  • 2篇韦小丽
  • 2篇钟登慧
  • 1篇巫华美
  • 1篇刘玲
  • 1篇周艳
  • 1篇李冠楠
  • 1篇陈雪梅
  • 1篇张伟丽
  • 1篇王丽娟

传媒

  • 3篇北方园艺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贵州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接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的促生效应及生理生化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通过12个不同ERM真菌菌株接种2年生无菌实生桃叶杜鹃幼苗,研究接种对幼苗生长势与生物量的影响,分析ERM菌株对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主根长和生物量。接种苗苗高比对照增加29.47%~73.68%,地径比对照增加11.16%~70.09%,总生物量比对照增长3.86%~61.22%;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99.69%,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27.27%。ERM菌株显著提高接种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ERM真菌可能是通过分泌激素或刺激植株分泌激素,几种激素物质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TY29,TY35,TY12,TY18,TY14和TY02是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欧静韦小丽何跃军刘仁阳陈训
关键词:促生效应内源激素氧化酶活性
长蕊杜鹃扦插内源激素变化及解剖结构观察被引量:33
2012年
以野生长蕊杜鹃半木质化茎段为试材,采用植物生长激素KIBA,KNAA和Hormodin对插穗进行处理,测定不同生根期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对扦插不同时期插穗茎段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先快蘸液态KNAA(3 000mg·L-1),再迅速蘸取粉状Hormodin#1处理对插条生根具有显著影响,插穗生根率达到了81.25%;较高浓度的内源IAA含量有利于根原基分化形成,GA3含量上升与插穗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根的形成呈正相关性,低水平的ABA更有利于长蕊杜鹃扦插生根;插穗在根原基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时期消耗內源ZR,在不定根长出后自身合成ZR;通过对淀粉粒研究表明扦插期补充糖类物质是必要的,簇状晶体产生表明钙调控等生理机制形成。
李朝婵赵云龙张冬林巫华美陈训
关键词:扦插生根率内源激素
糙叶杜鹃扦插技术及插条营养物质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糙叶杜鹃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采用KIBA、KNAA和Hormodin对插穗进行处理并测定不同生根期内可溶性糖和全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快蘸液态KIBA(3 000mg/L)处理对插穗生根具有显著影响,处理后的插穗生根率为92.55%,达到极显著水平;较高的C/N比有利于插穗生根,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碳水化合物是插穗不定根形成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原基的发生期需消耗一定的可溶性糖;高浓度的氮素不利于插条的生根。
李朝婵周艳巫华美陈训
关键词:扦插激素可溶性糖全氮
桃叶杜鹃菌根显微结构及侵染情况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对贵州不同地域分布的桃叶杜鹃根系染色压片,对其菌根进行显微结构及菌根侵染情况观察。结果表明,野生桃叶杜鹃菌根结构复杂,根外被密集的菌丝包被形成菌丝鞘,无根毛,在菌根中具有杜鹃花类菌根特有典型结构菌丝结,也有穿梭于细胞间的有隔菌丝和束状菌丝等结构。野生植株菌根侵染指标较高;不同地域的菌根侵染指标差异显著,贵阳鹿冲关成年开花植株高于百里杜鹃方家坪成年开花植株;不同季节侵染指标两地春季高于夏季。分布于百里杜鹃的开花成年树侵染指标明显低于幼树。播种苗侵染指标较低,2a播种苗侵染指标较1a呈上升趋势。
欧静刘仁阳陈训
关键词:显微结构
赤霉素浸种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刘仁阳欧静陈训张玉武
关键词:赤霉素浸种萌发
^(60)Co-γ射线辐射对大白杜鹃的矮化效应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对大白杜鹃生长特性、叶片气孔特征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对大白杜鹃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20~60Gy范围内,辐射处理的苗高低于对照;辐射后叶片的气孔密度、大小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气孔开放面积减小;辐射处理后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增加,较高水平的ABA含量有利于植株的矮化。
赵云龙李朝婵陈训
关键词:大白杜鹃内源激素
贵州省常绿杜鹃亚属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杜鹃花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我国是杜鹃花属主要分布区。贵州省杜鹃花属有111种,其中常绿杜鹃亚属49种,可观姿、观花、观叶,极具发展潜力。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列举28种主产于贵州省的原生高山常绿杜鹃种质资源,对其花的观赏性状及其分布作了简单阐述,并分析了其在不同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前景。
欧静陈训
关键词:杜鹃花属种质资源园林应用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光合性能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研究1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真菌对2 a生桃叶杜鹃无菌实生幼苗促生效应及叶片叶绿素、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ERM真菌菌株由野生桃叶杜鹃根系分离而得。【结果】表明接种苗侵染率较高。接种处理间在幼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重与总生物量指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与不接种对照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和叶片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而叶片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接种幼苗叶片中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除菌株TY19、TY24和TY34低于对照外,其余均显著增加;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淬灭qP均显著提高;非光化学淬灭NPQ除菌株TY29外其它均高于对照,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ΦPSⅡ与Pn、Gs的相关性大于Fv/Fm、qP、NPQ;ETR与Fv/Fm、Fv/Fo、NPQ、Pn、Tr的相关性大于qP和Gs;Pn与Gs的相关性大于Tr,与Ci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通过接种处理,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强了植株对有效光的利用,显著增加了幼苗生物量。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TY18、TY29、TY35、TY02、TY07和TY12是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欧静何跃军刘仁阳陈训
关键词: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
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欧静刘仁阳陈训钟登慧
关键词:菌根真菌接种萌发移植成活率
桃叶杜鹃种子特性与萌发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以桃叶杜鹃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及种皮抑制物质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温度+浸种处理和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桃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叶杜鹃种子细小,千粒重仅为0.319g。种子含水量较低,仅有10.24%。种皮透水性良好,种皮没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恒温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以赤霉素处理、在25℃萌发对桃叶杜鹃种子较好。桃叶杜鹃种子经贮藏后发芽势提高较大,且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密封保存较好。
钟登慧陈训欧静刑晋宁
关键词:种子特性温度浸种贮藏方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