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020700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卫星张赤罗华姜春玲蔡文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炎症反应综合...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全身
  • 2篇全身炎症
  • 2篇全身炎症反应
  • 2篇全身炎症反应...
  • 2篇综合征
  • 2篇聚体
  • 2篇二聚体
  • 2篇反应综合征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SIRS
  • 1篇D-二聚体
  • 1篇D二聚体
  • 1篇ICU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2篇姜春玲
  • 2篇罗华
  • 2篇张赤
  • 2篇张卫星
  • 1篇蔡文训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症患者SIRS状态下D-二聚体规律性变化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ICU患者SIRS状态下不同时点D-二聚体水平,探讨非血栓病患者和血栓病患者D-二聚体变化的差异,以指导临床进行正确诊疗和评估预后。方法 162例入选者连续5d每6h一次复查血常规、CRP、D二聚体水平和凝血四项。根据D-二聚体水平演变,以Microsoft Exel 2003分别描绘血栓病、非血栓病患者及复合病变者的规律曲线图;描绘非血栓病SEPSIS患者和非SEPSIS患者规律曲线图。并对比以上曲线在D-二聚体水平峰谷变化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四组患者72h内高峰时间均出现在30h内,除全部为非栓塞病复合病变组外,低谷时间均在60~66h左右;非栓塞病组均较栓塞为主组曲线波动大,下降支72h后具有明显反弹和多峰多谷现象;复合病变组峰值和平均值均较单病种组高,下降支更长,其中栓塞病为主组峰值最高,全部为非栓塞病组平均值最高。结论非栓塞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在峰值、谷值、平均值、波动幅度和下降到正常的时间等方面均有别于血栓病组,描绘D-二聚体水平规律变化图有助于鉴别两种不同的原发病状态。感染和炎症是D-二聚体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存在SEPSIS的患者D-二聚体更高。
罗华张赤姜春玲张卫星蔡文训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D-二聚体影响因素
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ICU复合病变患者SIRS状态下不同时点D二聚体变化,摸索影响D二聚体水平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评估各因素影响力大小。方法所有入选者连续5d每6h一次复查血常规、CRP、D二聚体水平和凝血4项。把年龄、性别、基线心率、呼吸、体温、基线CK-MB、基线氧合指数、WBC平均值、CRP平均值、ALT平均值、CR平均值、SIRS状态、SEPSIS状态、原发病、用抗凝剂或止血药情况作为自变量,D二聚体平均值作为因变量,采用ENTER法引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摸索影响复合病变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原发病、ALT平均值、WBC平均值、CRP平均值、SEPSIS状态和用药情况等自变量和D二聚体平均值密切相关,关系最密切的为CRP平均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为lnD100=0.276×lnCRP100+0.250×使用止血药+0.223×SEPSIS+0.193×年龄-0.251×基础心率-0.151×男性-0.258×使用抗凝药+4.912(R2=0.421,校正R2=0.234P=0.008)。结论 SIRS患者D-二聚体水平受炎症状态、用药情况、脏器功能状态和原发疾病多种因素影响,炎症最容易导致非栓塞性复合病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
罗华张赤姜春玲张卫星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D二聚体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