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223C70)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孙建国王广基彭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动学
  • 1篇英文
  • 1篇体内药动学
  • 1篇HPLC
  • 1篇大黄酸
  • 1篇大鼠体内药动...

机构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篇彭英
  • 1篇王广基
  • 1篇孙建国

传媒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黄酸及其酯化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黄酸羧基酯化对其在大鼠体内药动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酸甲酯和大黄酸乙酯作为模型药, 大黄酸作为阳性对照, 对大鼠单次灌胃70 mg·kg-1或者单次静注 0.7 mg·kg-1, HPLC 荧光同时监测大鼠血浆中三种分析物的血浓经时变化。结果:大黄酸甲酯和大黄酸乙酯灌胃和静注给予大鼠后, 血浆中均测不到酯类原型, 但能测到一定量的大黄酸。将甲酯和乙酯衍生物灌胃后在大鼠血浆中所测得的大黄酸成分的经时变化与直接灌胃大黄酸后大鼠血浆中大黄酸成分的经时过程相比较, 其主要的药动参数分别为:cmax (0.058 ± 0.035)、(0.95 ± 0.090)、(42.66 ± 14.41) mg·L-1; Tmax (6.7 ± 2.3)、(10.7 ± 2.3)、(0.9 ± 0.1) h; t1/2β (6.0 ± 1.7)、(6.4 ± 1.0)、(3.2 ± 0.6) h; AUC0-∞ (1.03 ± 0.76)、(12.79 ± 0.96)、(80.28 ± 13.59) h·mg·L-1。结论:羧基酯化降低了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有效暴露剂量, 提示此类衍生物不适于作为大黄酸的前体药物进行开发。
彭英孙建国王广基
关键词:大黄酸大鼠体内药动学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