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ZC054)

作品数:11 被引量:212H指数:9
相关作者:孟庆雄吕世懂廉明周降生吴远双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香气
  • 5篇顶空
  • 5篇顶空固相微萃...
  • 5篇质谱
  • 5篇色谱
  • 5篇气相
  • 5篇气相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香气成分
  • 5篇固相微萃取
  • 4篇茶叶
  • 2篇质谱法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乌龙茶
  • 2篇挥发性
  • 2篇挥发性成分
  • 2篇白茶
  • 1篇大叶
  • 1篇顶空-固相微...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机构

  • 1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普洱市质量技...
  • 1篇云南天士力帝...

作者

  • 11篇孟庆雄
  • 10篇吕世懂
  • 7篇周降生
  • 7篇廉明
  • 6篇吴远双
  • 3篇王晨
  • 3篇姜玉芳
  • 1篇宋玉竹
  • 1篇张晓珊

传媒

  • 3篇光谱实验室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被引量:37
2013年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在香气组成上差异不大,共有香气成分76种,但和安化黑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均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安化黑茶则以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1,2,3-三甲氧基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咖啡因、1,2,4-三甲氧基苯和植醇等;大叶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咖啡因、1,2,3-三甲氧基苯、植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而安化黑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酮、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经对比发现,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吕世懂姜东华杨凡周降生廉明孟庆雄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月光白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探明景谷大白茶(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 cv.Jinggu-dabaicha)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利用景谷大白茶制成的月光白茶的香气成分,并比较其与利用同一品种制成的景谷绿茶的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从月光白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60种,从景谷绿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73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酮类化合物为主;月光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2,6,10,14-四甲基十五烷、植酮、水杨酸甲酯和橙花叔醇等;而景谷绿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十六烷酸、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β-紫罗酮、植酮、橙花叔醇、香叶基丙酮和植醇等.通过对比发现,月光白茶和景谷绿茶在香气组成上较接近,它们的共有香气成分为53种,但景谷绿茶比月光白茶多检测出香气成分13种,它们在香气组分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的加工工艺有关.
张晓珊吕世懂刘伦刘川周降生廉明王晨孟庆雄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香气成分
三种不同发酵程度的台湾乌龙茶香气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种不同发酵程度的台湾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种乌龙茶之间香气成分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3种乌龙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2种,其中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茶香气成分较接近,但和东方美人茶之间差异较大;文山包种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茉莉内酯、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咖啡因、茉莉酮酸甲酯和β-紫罗酮等;冻顶乌龙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α-法呢烯、橙花叔醇、吲哚、茉莉内酯、香叶醇、2,6,10,14-四甲基-十五烷、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咖啡因、β-紫罗酮、十六酸甲酯和香叶基丙酮等;而东方美人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芳樟醇氧化物、橙花叔醇、十六酸、β-紫罗酮、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香叶醇、己酸-3-己烯酯、香叶基丙酮、植酮和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等。经对比发现,不同发酵程度的乌龙茶在香气成分上的相似和差异性可能与茶叶的加工工艺密切有关。
廉明吕世懂吴远双周降生贺宜龙王晨孟庆雄
关键词:乌龙茶香气成分发酵程度
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被引量:66
2014年
对3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在5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53种;各乌龙茶样品中,除铁观音中酮类物质含量较低外,均以醇类、酯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它们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在共有香气成分中,其中16种化合物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它们分别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咖啡因、茉莉内酯、吲哚、植醇、植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基丙酮、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γ-癸内酯、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经对比发现,5种乌龙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吕世懂吴远双姜玉芳孟庆雄
关键词:乌龙茶顶空固相微萃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茶黄素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茶黄素最早是于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发现的,一类由多酚类物质经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色素。它能够显著改善茶汤的色泽以及茶汤滋味的强度和鲜爽度,是评价红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茶黄素还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茶黄素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周降生吴远双吕世懂贺宜龙廉明孟庆雄
关键词:茶黄素红茶药理作用
茶叶挥发性成分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它不仅是区分不同茶类品质特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对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挥发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上,对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则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从萜烯醇类的生物合成、胡萝卜素类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微生物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述。
廉明吕世懂吴远双贺宜龙周降生孟庆雄
关键词:茶叶挥发性成分
普洱茶香气分析方法及香气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4年
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是目前市场上决定普洱茶价格的重要因子。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十分复杂,但是其中具有香气活性的物质并不多。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普洱茶香气的研究报道、普洱茶香气的分析方法、香气成分中具有香气活性的物质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吕世懂孟庆雄徐咏全刘顺航
关键词:普洱茶分析方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安吉白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0
2013年
以安吉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 tractio n,HS-SPM E)提取其香气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 C-M S)鉴定香气组分,并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安吉白茶中检出香气成分73个,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59%,主要以酯类(30.17%)、醇类(27.75%)、酮类(13.75%)和碳氢化合物(9.24%)为主。安吉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甲酯、香叶醇、十六烷酸、亚麻酸甲酯、植醇、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亚油酸甲酯、B-紫罗酮、雪松醇、茉莉酮、橙花叔醇、芳樟醇、咖啡因、香叶基丙酮等。
姜玉芳吕世懂吴远双孟庆雄
关键词:安吉白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香气成分
茶叶减肥降脂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肥胖是由于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功能长期紊乱引起的体内脂肪积累。肥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的减肥药物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茶叶因其良好的降脂减肥效果,日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茶叶减肥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对茶叶减肥作用的机理研究,即茶叶及其组分抑制营养吸收、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脂肪细胞凋亡和调节肥胖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姜玉芳吴远双宋玉竹孟庆雄
关键词:肥胖茶叶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与滋味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茶多糖、维生素等是茶叶滋味的重要组分,其相对含量和比例共同决定着茶叶的口感和质量。不同茶叶中因化学组分、含量及比例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涩味、鲜爽味、苦味、甜味、酸味等方面介绍不同茶叶的滋味组分的变化和滋味转化的相互关系。
周降生吕世懂贺宜龙廉明孟庆雄
关键词:茶叶化学成分滋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