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74)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9H指数:6
- 相关作者:韩光辉李珊珊王长松王洪波宋豫秦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分形理论的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汶川地震"极端事件为时间分段点,基于ArcGIS网格法定量分析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分维特征,得出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在震前和震后均具有分形特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结构,无特征尺度。基于分形理论的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滑坡的敏感性、危险性及滑坡风险预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 李珊珊李军杰杨龙苑文颖宫辉力
- 关键词:分形分维汶川地震滑坡
- 清代直隶地区水利营田的演变被引量:2
- 2013年
- 清代直隶地区水患频仍,清政府对其治理可谓不遗余力。为了发展畿辅农业生产,清朝统治者在直隶地区有计划地发展水利营田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清代不同时期,朝野上下对于直隶地区应否发展水田、种植水稻的观点却不尽相同。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看到清政府对直隶地区水利营田事业认识的转变过程及因之而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等等。
- 何文林韩光辉
- 关键词:清朝
- 古代文人视野中泰山地理意象构成与演变——基于泰山历代诗词的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从文化地理学与计量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历代诗词中泰山的地理意象进行总结概括,指出泰山自秦汉以来经历了由"神山"、"仙山"向"风景山"、"民俗山"的演变。这一过程受到当时的人文背景、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泰山地理意象构成与演变的研究对于当代泰山景区景观规划、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王洪波叶友杰
- 关键词:地理意象
- 三角淀的形成与淤废过程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三角淀位于北运河、永定河、凤河等河流交汇的位置。元代三角淀开始形成;明代中期至清初,是三角淀的盛涨时期;清代中期,清廷对永定河下游筑堤束水,导致三角淀逐渐淤废。至民国年间,三角淀已经失去蓄洪沉沙的作用。三角淀的形成与消失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影响的经典历程。三角淀作为区域发展与开发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它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当今生态涵养修复的实践中,都拥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王长松尹钧科
- 关键词:淤积
- 洪武年间河南自然灾害时空特征探析
- 2014年
- 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课题之一,关于历史时期特定区域自然灾害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河南的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地区间灾害的类型、程度不相一致,呈现出了一定的时空特征。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减灾防灾方面的适应性对策更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 朱永杰韩光辉
- 关键词:自然灾害洪武年间
- 民国时期海河放淤工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海河淤积问题严重阻碍着近代天津港口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整理海河委员会、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和华北水利委员会先后办理了海河放淤工程,将含沙量最大的永定河洪水引入放淤区域,是永定河在官厅水库建成前防洪拦沙的最重要措施。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输入海河的泥沙量,同时也改变了放淤区域的农田耕种方式。放淤工程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王长松
- 关键词:环境效应
- 北京供水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北京地区上游来水量大幅度下降,深层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城市规模仍迅速扩大,水资源供给已到了极为严峻的地步。在对"十二五"时期北京用水量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南水北调并不能根本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局面。通过梳理历史经验,结合国外成功实践,提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打破完整流域被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现状,从全局出发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对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大有裨益。
- 韩光辉王洪波
-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补偿
- 基于点模式的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受自然环境因子(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和诱发因素(如降雨、地震等)的影响,滑坡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极其复杂,但其空间分布仍具有内在的规律。本文以"汶川地震"极端事件为时间分段点,采用基于样方的点模式分析法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滑坡点群在震前和震后均呈空间聚集模式分布。这说明由于受各环境因子及其因子组合作用,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的发生无论在震前还是震后并非随机事件,其滑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结构,且无特征尺度。
- 李珊珊黄翔宫辉力李靖叶俊涛
- 关键词:点模式汶川地震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从军事城堡到塞北都会——1429—1929年张家口城市性质的嬗变被引量:5
- 2013年
- 张家口作为明代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兴起的典型城市,在汉蒙民族对抗中产生,在民族交流与融合中发展。自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张家口堡修筑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张库商道断绝,城市由此衰落,500年间张家口经历了汉蒙对峙、汉蒙互市、对外通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逐步由一处单纯的军事据点成长为著名的塞北都会。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参考明清及民国有关张家口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对这三个阶段张家口的城市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张家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王洪波韩光辉
- 关键词:军事城堡中俄贸易
- 基于 In VEST 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区域尺度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 以北京为例被引量:161
- 2016年
- 为了探究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应用InVEST模型计算北京主要威胁源(城市、农村、主要交通干道、耕地)对生境退化的贡献,评估北京1990—2010年的生境质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生境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淀、朝阳、石景山和丰台四区,永定、潮白两河以及海拔75~100 m左右的平原-山区交界地带。威胁源对生境退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以及主要交通干道。20年间,耕地的贡献率逐渐减小(从77.79%降至61.15%),城镇用地的贡献率则从18.10%提高到31.54%。1990—2000年间,生境质量在东城、西城外围的海淀、朝阳、石景山、丰台四区呈环形集中退化趋势,生境质量总值下降2.3%。2000—2010年间生境质量在平原区呈现大范围分散式退化趋势;在房山西部山区以及密云、怀柔、昌平、房山海拔75~100 m左右的平原-山区交界地带呈现集中退化趋势;西北部和西部山区生境则得到明显恢复。总体看,第二个10年生境质量总值下降1.2%,退化程度较第一个10年有所减轻。未来的生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应重点关注生境退化最为突出的平原与山区交界区域。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陈妍乔飞江磊
- 关键词: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