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067)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卢平王秦超郝江涛树童于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龙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生物质
  • 6篇再燃
  • 6篇脱硫
  • 6篇脱硝
  • 5篇烟气
  • 4篇循环流化床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添加剂
  • 4篇流化
  • 4篇流化床
  • 4篇值模拟
  • 3篇循环流化床烟...
  • 3篇烟气脱硫
  • 3篇再燃脱硝
  • 3篇气脱
  • 3篇脱硝特性
  • 3篇NO
  • 3篇CFB-FG...
  • 2篇蒸汽活化
  • 2篇生物质热解

机构

  • 17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南京龙玖环境...
  • 1篇南京凯盛开能...

作者

  • 17篇卢平
  • 6篇王秦超
  • 5篇郝江涛
  • 4篇祝秀明
  • 4篇树童
  • 4篇于伟
  • 3篇刘玲
  • 3篇陆飞
  • 2篇章静
  • 2篇张宇飞
  • 2篇何楠
  • 2篇刘永生
  • 1篇王永桥
  • 1篇亓海明
  • 1篇徐森荣
  • 1篇陈丹丹
  • 1篇刘远见

传媒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锅炉技术

年份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再燃/高级再燃脱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稻壳、木屑、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成型燃料4种生物质为对象,利用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生物质种类、反应温度(乃)、化学计量比(SR2)、氨氮摩尔比(nSR)和添加剂等对生物质再燃/高级再燃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2=850—115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不断上升,而高级再燃脱硝效率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nSR=0-1.5条件下,生物质高级再燃脱硝效率随着nSR增加逐渐增加,当nSR〉1.5时脱硝效率逐渐趋于稳定。在SR2=0—1.0条件下,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随着SR2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生物质高级再燃脱硝效率呈现先增加后稍有降低的趋势。添加剂对再燃/高级脱硝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Fe203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郝江涛卢平于伟张宇飞祝秀明
关键词:生物质再燃脱硝添加剂
生物质热解焦吸附模拟烟气中SO_2和NO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以麦秆、稻秆、棉花秆、玉米秆和稻壳等5种生物质原料为对象,在热解温度Tp 673~1 073 K范围内,采用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方式制备了生物质焦,利用固定床吸附反应装置研究了焦粒粒径、热解温度、热解速率、烟气组成、吸附反应温度和生物质种类等因素对生物质焦吸附模拟烟气中SO2、NO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焦对SO2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量随着生物质焦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其增加趋势逐步减小。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质焦对SO2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快速热解生物质焦对SO2和NO的单独吸附效率和吸附量均高于慢速热解焦。生物质焦对SO2和NO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量均随着吸附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生物质焦对SO2吸附能力显著优于吸附NO的能力,模拟烟气中SO2组分对NO吸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SO2和NO同时吸附时,WS-RP873型生物质焦对SO2的吸附量较单独吸附时减少了22.3%,但其对NO吸附量却提高了112%。在Tp 873K快速热解条件下,各种生物质焦对SO2吸附量顺序为麦秆焦〉玉米秆焦〉稻秆焦〉稻壳焦〉棉花秆焦,对NO吸附量顺序为麦秆焦〉稻秆焦〉玉米秆焦〉稻壳焦〉棉花秆焦。
卢平陆飞树童王秦超
关键词:吸附量SO2NO
CFB-FGD一体化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一体化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流均布板、气室结构形式和锅炉负荷等对改进前后一体化除尘器的流场分布、处理风量、阻力特性及颗粒相流动状况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渐扩型滤袋室和一定开孔率的气流均布板可很好地改善除尘器内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与一体化除尘器原型相比,改进型除尘器内的颗粒流动更加均匀,同时灰斗积灰对颗粒相均匀分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考虑粉尘堆积情况下,改进型一体化除尘器总阻力损失与锅炉负荷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刘玲卢平黄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数值模拟
旁路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的数值研究
2012年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装置的文丘里管直流流化速度会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影响脱硫效率。在保证文丘里管直流流化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通过增设旁路的方式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的新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脱硫塔流场与旁路管径和数量关系的一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旁路管径和数量不仅能优化脱硫塔流场而且还可以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设置6根管径为φ500mm的旁路时,在相同阻力损失下脱硫塔负荷可以增加25%左右。
刘永生卢平黄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值模拟锅炉负荷
生物质再燃脱硝及异相还原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携带流反应器研究再燃燃料种类(稻秆、麦秆、棉花秆、稻壳、麦秆焦)、再燃燃料比Rff、再燃区反应温度t2、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α2、再燃燃料粒径dp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分析了麦秆焦异相还原NO对总脱硝效率的贡献。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中棉花秆脱硝效果最好,麦秆次之,稻壳和稻秆较差;在相同α2下,t2=900~1100℃内,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随着t2的提高而增加;对于粒径小于425μm生物质再燃燃料,其再燃脱硝效率随粒径减小略有增加;随着α2的降低和Rff的提高,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α2=0.7~0.8,Rff=20%~25%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各种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均在50%以上;在Rff=10%~26%,麦秆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在59%~68%,且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趋势。
王永桥陆飞刘永生卢平
关键词:生物质再燃脱硝NO
生物质热解焦对模拟烟气中汞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2012年
以桑树枝、核桃壳、麦秆和稻秆4种生物质为原料,利用固定床热解实验台制备不同的生物质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测量了生物质热解焦的比表面积及其孔隙结构参数.利用固定床吸附实验装置,研究了生物质种类、热解温度、吸附温度及汞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模拟烟气中汞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热解和吸附条件下,核桃壳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次是桑树枝热解焦和麦秆热解焦,稻秆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差;(2)在热解温度为400℃~800℃范围内,600℃热解温度下所得生物质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400℃热解焦吸附效果最差;(3)在吸附温度为60℃~120℃的实验范围内,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明显降低;(4)在汞初始浓度13.5~38.1μg/m3范围内,随着汞初始浓度的增加,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有所减小.
树童王秦超卢平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
生物质高级再燃脱硝的影响因素与元素释放特性被引量:5
2014年
以稻壳(RH)、梧桐叶(PTL)和木屑(SD)为对象,利用携带流脱硝实验装置,研究了生物质种类、再燃反应温度(t2)、再燃区化学计量比(SR2)、喷氨位置、水蒸气以及添加剂等对生物质高级再燃(AR)脱硝效率的影响,分析了高级再燃过程中钾和氯等元素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在t2为850-1 150℃,随着t2升高,生物质高级再燃脱硝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SR2为0.5-1.0,随着SR2增加,稻壳高级再燃脱硝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停留时间为0.4-1.0 s,氨气添加位置对稻壳高级再燃脱硝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其效果并不明显。烟气中水蒸气含量(0-15%)可提高稻壳高级再燃的脱硝效率,而且可拓宽脱硝温度窗口。不同再燃温度下,4%水蒸气含量模拟烟气的脱硝效率最大。添加剂(Fe2O3、KCl、NaCl和CaO)对稻壳高级再燃脱硝均有促进作用,其中,Fe2O3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稻壳高级再燃过程中,氯和钾元素释放率分别达到95.0%和59.8%以上。
郝江涛于伟卢平王秦超何楠祝秀明徐森荣
关键词:生物质脱硝添加剂
CFB-FGD布袋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布袋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烟道结构形式、气流均布板和锅炉负荷等对改进前后布袋除尘器的流场分布、阻力特性及颗粒相流动状况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渐扩型进口烟道和具有一定开孔率的气流均布板可很好地改善除尘器内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与布袋除尘器原型相比,改进型除尘器内的颗粒流动更加均匀,同时灰斗积灰对颗粒相均匀分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考虑粉尘堆积情况下,改进型布袋除尘器总阻力损失与锅炉负荷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刘玲卢平黄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布袋除尘器数值模拟
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采用固定床和螺旋式2种实验装置,以稻秆、桑树枝、杨树枝和竹子等4种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在热解温度为250~300℃、停留时间为10~30min条件下进行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生物质原料相比,生物质炭的表观体积缩小,外形收缩,颜色有不同程度加深,O/C质量比下降,热值得到大幅度提高,疏水性和研磨特性得到显著改善。随着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固体产物质量收率不断降低,较高的热解温度有利于气体的生成。桑树枝炭和稻秆炭的质量收率和能量收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且在相同热解条件下,生物质的能量收率始终高于质量收率。随着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生物质炭的能量密度不断增加;较低热解温度时,停留时间越长,生物质炭的能量密度增幅越大,但在较高热解温度下,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炭能量密度增加的效果并不明显。
王秦超卢平黄震陈丹丹夏良燕郝江涛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质炭低温热解炭化能量密度
CFB-FGD文丘里管阻力损失与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的脱硫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文丘里结构参数对脱硫塔及其文丘里阻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CFB-FGD烟气脱硫塔文丘里管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模拟结果表明,文丘里管是脱硫塔主要的阻力损失段,占脱硫塔总阻力损失的90%以上,文丘里喉部和渐扩管阻力约占文丘里总阻力的90%以上。通过改善文丘里管的渐缩管、喉部管道和渐扩管的结构型式可以显著降低文丘里及脱硫塔的阻力损失;与直面型文丘里管相比,曲面型文丘里可以减少脱硫塔及文丘里阻力损失的40%以上;相同条件下,全曲面型文丘里结构型式脱硫塔的系统阻力相较于双曲面型可降低17.2%,与原始文丘里结构相比下降幅度能达到77.8%,脱硫塔内压力场分布也相对更加均匀。
刘玲卢平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文丘里管数值模拟优化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