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781)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富建华薛辛东张慧潘丽纪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市妇产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高氧
  • 4篇新生鼠
  • 4篇早产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肺发育...
  • 4篇气管
  • 4篇发育不良
  • 4篇肺发育
  • 4篇肺发育不良
  • 3篇新生大鼠
  • 3篇早产儿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肺
  • 3篇慢性肺疾病
  • 3篇肺疾病
  • 3篇肺组织
  • 3篇产儿
  • 2篇蛋白
  • 2篇上皮钠通道
  • 2篇体积

机构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作者

  • 13篇富建华
  • 12篇薛辛东
  • 5篇张慧
  • 2篇于晓岩
  • 2篇潘丽
  • 2篇孙艳丽
  • 2篇纪卫华
  • 1篇岳晓红
  • 1篇胡玲玲
  • 1篇聂宏光
  • 1篇杨海萍
  • 1篇张秋月
  • 1篇高红
  • 1篇胡瑜
  • 1篇郭春艳

传媒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早产大鼠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早产大鼠肺组织p16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将早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吸人氧浓度0.90)和对照组(吸人氧浓度0.21),每组均为40只。分别采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p16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p1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照组中不同日龄早产大鼠均未发现有甲基化发生。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高氧组甲基化发生率为52.5%(21/40),高于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甲基化的发生率(42.5%,17/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氧组肺组织p16mRNA表达水平在7、14、21d时分别为1.73±0.40,1.29±0.19和0.95±0.2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1±0.37、1.60±0.27和1.72±0.34),t分别为2.19、2.95和10.43,P均〈0.05。高氧组肺组织p16蛋白表达水平在7、14、21d时分别为88.1±8.7、65.7±4.5和50.4±4.9,也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5.0±4.1、83.5士13.6和86.7±11.9),t分别为2.27、3.95和13.40,P均〈O.05。甲基化大鼠肺组织p16mRNA表达水平为1.06±0.61,蛋白表达水平为62.32±25.65,均低于非甲基化大鼠,分别为1.63±0.62和94.93±2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OR=0.86,P〈0.01;t=4.28,OR=0.85,P%0.01)。结论高氧可导致早产大鼠的肺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且其甲基化的发生率随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高氧诱导的p16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p16mRNA及蛋白的低水平表达的机制之一,但并非基因沉默。
岳晓红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高氧症肺疾病基因甲基化早产
新生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早产儿肺损伤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手段。方法取出生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肺组织,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经离心和免疫吸附法纯化后培养。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18~24 h贴壁,呈多角形,岛状生长。培养24~48 h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颗粒明显,72 h后细胞内颗粒减少,6~7 d细胞失去正常形态。透射电镜可见特异性结构板层小体,免疫荧光可见表面活性蛋白C表达。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分离和纯化新生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方法,可用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功能及早产儿肺损伤的体外研究。
张秋月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新生鼠原代培养
高氧对胎鼠远端肺上皮细胞液体转运功能及上皮钠通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氧对胎鼠远端肺上皮(FDLE)液体转运功能及上皮钠通道(ENaC)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大鼠FDLE细胞,随机分成高氧组和空气组,分别在氧浓度为85%和21%的细胞培养箱中原代培养。检测高氧暴露24h和48h经FDLE细胞单层液体转运量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高氧暴露后α-ENa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高氧48h使大鼠FDLE液体转运增加(1.78±0.19VS.1.06±0.11,P〈0.001),并且该促进作用可被阿米洛利抑制。高氧24hFDLE中α-ENaC蛋白表达与空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44±0.04VS.0.40±0.04,P=0.22),而高氧48hα-ENa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气组(0.35±0.03VS.0.47±0.06,P=0.03)。结论高氧增强了FDLE液体转运功能,且以阿米洛利敏感性液体转运增加为主。该促进作用并非通过增加α-ENaC蛋白表达来实现。
纪卫华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高氧液体转运上皮钠通道
肌成纤维细胞在高氧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肌成纤维细胞(MF)在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规律,并探讨其在BPD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对照组,建立高氧致新生大鼠BPD的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病理组织学技术观察BPD过程中MF分布的动态过程及表达规律。结果:高氧组在高氧暴露7 d开始,体重与空气组相比下降(p<0.05),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体重差异逐渐明显(p<0.01)。对照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7 d1、4 d时主要表达于次级隔顶端,与弹性蛋白表达部位基本一致,间质少有表达。高氧组7 dα-SMA表达开始增加(p<0.05),表达部位主要在间质,14 d在上述部位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胶原蛋白表达部位一致。结论:在高氧致在BPD新手大鼠肺组织中,MF不再表达于肺泡分隔的顶端,而主要表达于间质纤维化的部位,并随着暴露高氧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这与BPD的发展密切相关。
张慧富建华薛辛东潘丽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氧新生大鼠
高氧诱导新生鼠肺纤维化中CDK2及P27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2(CDK2)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7)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鼠肺纤维化中的动态表达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高浓度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CDK2及P27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并同时测定肺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4、21dCDK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2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DK2的动态表达变化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02),P27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765)(P<0.05)。结论 CDK2及P27的异常表达与高氧致CLD肺纤维化密切相关。
于晓岩孙艳丽胡瑜富建华
关键词:高氧新生鼠
TGF-β1影响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早产鼠的肺成纤维细胞(LF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孕19dWistar大鼠剖宫取出的仔鼠为对象,原代培养LFs,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1ng/mL、5ng/mL、10ng/mL)和不同作用时间(12h、24h、48h)TGF-β1刺激LFs,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即0ng/mL)。应用RT-PCR方法检测LFs的CTGF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Fs的CTGFmRNA水平增高(P<0.05),且随TGF-β1作用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CTGFmRNA表达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刺激肺成纤维细胞中CTGF基因表达,并且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上调CTGF基因表达。
富建华杨海萍潘丽薛辛东高红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肺成纤维细胞
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NICU住院治疗并存活28d以上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机械通气治疗61例,2l例诊断为BPD(BPD组),40例为非BPD组,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BPD总发病率为10.7%,有机械通气史者发病率高达34.4%;BPD组患儿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均较非BPD组低。BPD组有胎膜早破史及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产后感染、应用静脉营养时间长者较非BPD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5〉;性别、窒息史、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气蜂压、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及总吸氧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n05〉;合并NRDS、产后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为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3.683、1.541、1.188、1.647。结论避免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长时间高气道压力、高氧浓度机械通气,预防NRDS、产前及产后感染,减少静脉营养应用时间是防治BPD的关键。
张慧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危因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威胁早产儿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新生儿治疗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新”BPD已经替代了“老”BPD。BPD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很多预防和治疗策略已用于BPD。
张慧薛辛东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管理策略早产儿
组蛋白H2AX在高氧致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X在高氧致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氧组)和对照组(空气组),建立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模型,在实验开始后1、2、3、5、7天取肺组织标本,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高氧肺损伤过程中H2AX的表达规律。结果实验组大鼠肺组织H2AX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在实验开始后第1、2、3天(P<0.01)和第5天(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H2AX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F=45.02,P<0.01),在第7天时接近对照组水平。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法结果相同,实验开始后第1天明显升高,并随着暴露高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结论 H2AX可能与高氧致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张慧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H2AX肺损伤高氧新生大鼠
组蛋白H2AX在高体积分数氧暴露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X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高氧致肺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AECⅡ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在实验开始后6 h、12 h、24 h、48 h收集细胞,运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ECⅡ中H2AX的表达规律。结果高氧组H2AX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在实验开始后6 h、12 h均明显高于空气组(Pa<0.05),24 h与空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明显低于空气组(P<0.05)。高氧组H2AX蛋白平均荧光强度随着高氧暴露时间延长渐下降(F=62.7,P<0.01),空气组无明显变化(F=0.3,P>0.05)。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和H2AX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法结果基本相同,高氧暴露6 h后明显升高,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逐渐降低(F=126.6、244.4,Pa<0.01)。结论在高氧暴露早期,H2AX表达明显升高,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H2AX逐渐降低,这可能造成AECⅡ中DNA双链断裂修复障碍,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提示H2AX可能与肺损伤密切相关。
张慧富建华薛辛东
关键词:H2AX肺损伤高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