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YD66YB)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华吴素雄郑卫荣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政府
  • 3篇社会组织
  • 3篇社区社会
  • 3篇社区社会组织
  • 2篇社区居委会
  • 2篇居委会
  • 1篇模化
  • 1篇公共服务
  • 1篇公共服务供给
  • 1篇规模化
  • 1篇分工

机构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吴素雄
  • 3篇杨华
  • 1篇郑卫荣

传媒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管理世界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制度结构与政策选择——以浙江省杭州市为表述对象被引量:4
2012年
社区社会组织具有满足非规模化、异质社会需求的优势。杭州市及地方政府通过强化领导、网络结构调整、平台建设以及政策扶持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但仍存投入不足与权责倒置、评估缺失与科层管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管的社会化。
吴素雄杨华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政府
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供给的非规模化约束与整合主体选择被引量:6
2013年
社区公共服务存在行政事务与社区自主两个领域,由此而形成了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非规模化与规范化悖论,因而需要建立专门化的社区社会组织整合平台来化解。官办组织会增加成本、模糊产权,降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和供给效能。社区居委会作为行政事务域组织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特征而无法成为社区自主域组织的有效整合平台,政府需要通过合同制治理建构一种契约型关系的体制外整合组织。
杨华吴素雄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政府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主体选择:基于公共服务供给二次分工中居委会的局限性视角被引量:17
2012年
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除了来自于自身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在于外部的激励性环境。社区社会组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成长性特征决定了社区社会组织需要一个整合性和扶持性的培育主体平台,这一平台也成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二级服务提供方。政府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中要避免培育主体的官僚化和政府规模的扩张,并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社区居委会由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定位,无法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有效主体,政府有必要在体制外建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专门性平台。
吴素雄郑卫荣杨华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政府
共1页<1>
聚类工具0